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20个春秋战国成语典故(义正辞严和刚毅不屈)

20个春秋战国成语典故(义正辞严和刚毅不屈)“那你怎么全副武装到了这里?难道要对我们宣战吗?”士弱又换了话题来谴责。子产受命出使到晋国解释出兵的原因。子产特地穿着戎制与晋国的重臣士弱会晤。他从郑、陈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掀起战端的原因:“数百年来,郑国一直为陈国出力,哪知道近年来,陈国居然恩将仇报,仗着楚国在撑腰,出兵郑国。幸亏老天有眼,方才能出兵痛击惩处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在下专程来奏报详情。”子产说起这个事滔滔不绝,士弱看他振振有辞,就眼珠一转,直接诘问:“为什么要侵略弱小国家呢?陈国比郑国还要弱小,当时诸侯会盟中,再三重申,大国不能侵略小国。”子产这样反驳:“先王遗命,有罪就要按照它的轻重诛罚。古时候天子的领土广达千里,诸侯的领土广达百里,依着次序,随着地位高低,领土是有规制的。目前,大国的领土有的已经广达千里,这不是从侵略小国中夺取的吗?”

都说弱国无外交,强国握命途。这是在历史上有着血淋淋的教训的。

外交辞令伶牙俐齿

公元前549年,郑国这个小国被楚、陈两国联合攻打,以晋国为盟主的诸侯也组织了联军,援救郑国。陈国是位于郑国东南方的很小的国家,论国力比弱国郑国还差了一大截,遭到这种侮辱,郑国自然怀恨在心。于是,第二年就组织军队攻打陈国。

这时候,中原的盟主晋国,对郑国的这次军事行动表示了强烈不满,责备郑国出兵攻打陈国。对郑国来说,这个事情要是提出不合理的解释,就会得罪晋国。

20个春秋战国成语典故(义正辞严和刚毅不屈)(1)

子产受命出使到晋国解释出兵的原因。子产特地穿着戎制与晋国的重臣士弱会晤。他从郑、陈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掀起战端的原因:“数百年来,郑国一直为陈国出力,哪知道近年来,陈国居然恩将仇报,仗着楚国在撑腰,出兵郑国。幸亏老天有眼,方才能出兵痛击惩处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家,在下专程来奏报详情。”

子产说起这个事滔滔不绝,士弱看他振振有辞,就眼珠一转,直接诘问:“为什么要侵略弱小国家呢?陈国比郑国还要弱小,当时诸侯会盟中,再三重申,大国不能侵略小国。”

子产这样反驳:“先王遗命,有罪就要按照它的轻重诛罚。古时候天子的领土广达千里,诸侯的领土广达百里,依着次序,随着地位高低,领土是有规制的。目前,大国的领土有的已经广达千里,这不是从侵略小国中夺取的吗?”

士弱又换了话题来谴责。

“那你怎么全副武装到了这里?难道要对我们宣战吗?”

“在城濮之役,晋文公破楚称霸的一次战争,贵国文公奉天子之命,下令国君立刻着军装会师攻打楚国,我不过是遵守那次的先例罢了。”

子产雄辩让士弱词穷。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也大加赞赏。

20个春秋战国成语典故(义正辞严和刚毅不屈)(2)

对外交往刚毅不屈

公元前529年,晋国在平丘召集诸侯,举行会盟,史称平丘之会。子产代表郑国出席。晋国君为了夸耀盟主实力,用战车4000乘,围在会场四周,一眼望去,只见车马罗列,仪仗鲜明。会中各国代表都依次为盟,只有子产对晋君提出减少会费分摊的问题。

20个春秋战国成语典故(义正辞严和刚毅不屈)(3)

“自古以来,缴纳给天子的献款都依照爵位等级而定,只有京畿地区诸侯必须缴纳实际等级以上的献款。我们郑国的等级是伯男,却要负公侯级义务,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站在霸主的立场,晋国自然不能轻易答应这项要求,若是此例一开,其他的诸侯也纷纷提出同样的要求那可麻烦了。

子产不死心,采取紧迫盯人的方式,这个问题从中午讨论到傍晚,一直僵持着。大部分时间就全花在这个议题上面,会盟的主题还没有开始讨论,万一这样散去,身为霸主的晋君颜面何在?为顾全大局,晋君只好接受子产的这项要求。

其实,子产早就看准了晋国的这个弱点,才会当仁不让再三请求。

20个春秋战国成语典故(义正辞严和刚毅不屈)(4)

子产的心腹子大叔,事后说,“我可真是捏了一把冷汗,要是弄得晋君恼羞成怒,挥兵我郑国,那就糟了。”

子产笑着说:“晋国目前内部不和,派系林立,哪有余力攻打别的国家呢?何况,该说的话就要坚持到底,畏畏缩缩,反而让他们瞧不起我们。”

子产的伶牙俐齿和据理力争,真实活灵活现。

20个春秋战国成语典故(义正辞严和刚毅不屈)(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