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变迁之路(浑身都是历史印记的那一代人)
历史上真实的变迁之路(浑身都是历史印记的那一代人)广东是近代共和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民国初年众多历史大事的汇聚之地。那时期生活在广东的年轻人们无一不知“北伐战争”、“粤桂战争”这样的大事,即便战火没有在家门口燃起、但参与过战争的人还是很多的。我家先人当中,就有位伯父曾在该时期远赴海外留学,“五四运动”期间、十九岁的他正是地方学生运动的带头人之一。伯父曾对我说:“如果一个人在十九岁时还未能辨明黑白是非、还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那他其后的数十年岁月都算是白活了!”那时候他们已八岁,但是对相关事件尚处于懵懂状态,比如“为什么那个小孩(溥仪)比我还小却能当皇帝?为什么这么多大人们要给一个小孩下跪?”在孩子们的记忆中、他们跪的都是父母和长辈,这才是天经地义的。那时候,四到八岁的孩子会接受到一些蒙学教育(类似我们的学前班),被灌输的多数还是“人之初、性本善”和少量“天地君亲”等观念;还没等他们消化完这些知识、辛亥革命又爆发了!剪辫子、护国战争、军阀混战…
电影《海上钢琴师》(别名:1900传奇)里面,生于1900年的主人公带着未知的迷惘与生他养他的巨轮共存亡,这样的设定给影片带来了众说纷纭的隐喻:明明可以直面未知人生、为何他偏要如此执拗?
我无意在这里为该影片解读什么,因为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无法代表我国的历史现实;现实中的我国、大量生于1900年前后的人群恰恰是最能直面未知人生的一代人,若他们个个都“迷惘执拗”的话,就没有今日辉煌伟大的新中国。
1900年时虽还是感觉颇为遥远的清朝,不过在座许多人(如七零后)或许正是由这些“前朝老人”带大的;在老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耳濡目染之下,过去的历史一点都不久远,而且这一代人身上的历史印记也非常全面,堪称近代史的“活化石”也不为过。
1900~1921年生于1900年的人,孩提时代最先留下深刻印象的大事恐怕是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驾崩、以及“宣统帝的登基”(1908年)。
那时候他们已八岁,但是对相关事件尚处于懵懂状态,比如“为什么那个小孩(溥仪)比我还小却能当皇帝?为什么这么多大人们要给一个小孩下跪?”在孩子们的记忆中、他们跪的都是父母和长辈,这才是天经地义的。
那时候,四到八岁的孩子会接受到一些蒙学教育(类似我们的学前班),被灌输的多数还是“人之初、性本善”和少量“天地君亲”等观念;还没等他们消化完这些知识、辛亥革命又爆发了!剪辫子、护国战争、军阀混战……从此,神州大地上再难得一丝安宁。
这过程中有阅读过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一部分人,他们很快便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生力军;没错,他们也正是“觉醒年代”里最早的一批觉醒者。
我家先人当中,就有位伯父曾在该时期远赴海外留学,“五四运动”期间、十九岁的他正是地方学生运动的带头人之一。伯父曾对我说:“如果一个人在十九岁时还未能辨明黑白是非、还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那他其后的数十年岁月都算是白活了!”
1921~1937年广东是近代共和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民国初年众多历史大事的汇聚之地。那时期生活在广东的年轻人们无一不知“北伐战争”、“粤桂战争”这样的大事,即便战火没有在家门口燃起、但参与过战争的人还是很多的。
该时期里,一个年轻人选择怎样的道路、基本就会奠定他以后的人生走向,我们熟悉的叶挺将军就是这当中的佼佼者。最近有大量献礼电视剧重点描述了这段历史中的许多细节,但无论电视剧如何刻画、始终都远不及时人的亲身经历;那个年代里谁都可以“制造舆论”,假如自己没有清醒的思想和清晰的目光、很容易就会随波逐流,进而淹没于时代洪流当中。用今人的话说,“选边站队”很重要,但无论你选择的是什么,风险都是巨大的、将来都是未知的!
这时候再回顾电影《海上钢琴师》,难怪主人公在船梯上犹豫良久后、最终还是决定“不选”了。不得不说、该时期但凡选择进入“黄埔军校”的年轻人们都极具勇气,虽然他们曾由于“选择”问题分道扬镳过,但历史很快又将他们推上了同一辆保家卫国的战车,这也是他们无法料到的一种“未知”。
当曾经的同学、敌人在对外战场上重新携手时,我想怎样的选择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曾“共同拥有过同一腔热血”!
1937~1945年在抗战时期,生于1900年的人们都已步入人生的“黄金时期”、不少人已能够在某方面有所建树或独当一面。
自懂事开始,这个群体连轴转的各种生涯都是无法停歇的,关键是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涯尚看不到彼岸。如果换成今天的我们,三四十岁时一切都“看不到彼岸”会是什么感觉?是躺平还是憋口气继续“顶硬上”?很庆幸的是,“全民抗战”当中、绝大多数中国人无分政党、无分出身、更没有倦怠,而是将他们生命中的“黄金时期”全都奉献给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还是以我那位伯父为例,他有位自小就非常要好的发小、后因赌博欠下巨债、不得已上山当了土匪。那时候伯父手头尚有些赚钱的营生,他那位发小一直记恨伯父的“袖手旁观”、当土匪后二人关系曾一度“老死不相往来”。抗战爆发后、奇迹就发生了:有人有枪的这位“土匪”竟然担起了地方上的“保家卫国”任务,在他的抵御之下,八年抗战期间仅八名日军曾“成功”进村(后被消灭)、战火纷扰对当地的影响也就降到了最低。
我问伯父:“那时候你就没做过点什么吗?”他回答说:“我确实没有替他还过赌债,但他能够搞到枪支、还不是我在背后出钱出力?”现在我无以得悉他们二人之间是怎么想的、不过这样的“老死不相往来”之下都能携手抗战,这确实是我国当年非常普遍的一个缩影。
1945~1949年抗战结束后不久,我国各地陆续进入了“打土豪、分田地”阶段,借助强大的农村后盾、解放战争可谓摧枯拉朽。这过程当中,大量类似我伯父这样的“工商士”人群也有了人生中最为巨大的转变、人群中的贫富差距进一步被抹平。
电视剧《乔家大院》、《大宅门》等对此都有过详细描绘,有人说:“人家奋斗了大半生的经营成果就这样被抹平了,这岂不是很不公平?”殊不知、贫富悬殊才是那时候最大的不公,为这样的大局牺牲小我、该时期的“工商士”人群都是以此为荣的。无法理解这种思想境界的话、建议大家细看相关电视剧里乔致庸和白景琦的故事。
1949年,1900年生人五十岁了。五十岁人群根据心态的不同、有“知天命”的、有“老当益壮”的。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五十岁则恰似一种新生:新社会、新制度、新中国!过去两千年都没有过的一种“新”!
1949~1978年如果你是一位七零后,1978年的时候有些人正恰似1908年时他们的爷爷辈一样、又处在巨大社会变革中的一段懵懂时期。1978年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始,当中的巨大成就我们今日已有目共睹,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又有多少人曾对未来“迷惘”过?
这时候,自1900年一路走来的那一代人则“心镜自明”:在他们的这大半生岁月里,所有曾经的迷惘都一一写进了现实,他们还需疑惑什么吗?即便是建国初期发生了“抗美援朝”战争、跟前苏联产生分歧导致“勒紧过三年腰带”……以上种种困难跟过去的军阀混战时代相比、已不再属于同一片天地;这也是他们能坦然面对、能对作为晚辈的我们谆谆教诲的主因。
这种教诲的作用无疑极其巨大,因为如今在各行各业担任“主心骨”的大多数人正是当年的“七零后”。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过去百年的历史印记还是极其深刻和全面的、就好比自己曾亲历过一般!
1900~1978年,这几乎就是整整一代人的全部生命时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以上历史印记,这才换来了今日的一切辉煌。
而这所有的过去、如今的八零后、九零后及零零后又会存在多少体会呢?没几人能活到一百多岁、也没几人能从1900年一路走来、亲眼目睹今日之华诞;但我相信在他们心里、如今这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而非某种“迷惘忐忑”的未知。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本号将坚持文章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文化史论内容;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