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文明文物(1.3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文物(1.3两河流域文明)通过武装夺权的萨尔贡深知军队的重要性,于是他把征召的这5400名精兵打造成了常备军(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并对这支部队进行了严酷地训练。趁着乌玛、乌鲁克联军攻打拉格什城遇挫,人困马乏之机,萨尔贡率领这支铁血之师长驱直入,一举击溃联军,生俘卢伽尔扎吉西。随后,萨尔贡更是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乌尔,乌鲁克,拉格什等大小数十城邦,一路打到波斯湾,统一了整个巴比伦地区。然而,作为一个征服者,萨尔贡并未停下脚步,他一生先后34次出征,西到叙利亚、黎巴嫩,北达苏巴尔图(即亚述),东及埃兰。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帝国--阿卡德帝国就此诞生(阿卡德语头像的眼睛中本来嵌有宝石,但现已遗失,成了两个空洞。出土于尼尼微,现收藏于伊拉克巴格达博物馆在乌尔萨巴巴拉失去民心,基什城危在旦夕之时,萨尔贡果断发动政变(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政变),成为基什城的新王。他暂时向卢伽尔扎吉西妥协,以稳定外部;然后征召了5400名
咱上回说到在苏美尔城邦彼此攻杀之时,一位自称“世界四方之王”的英雄在北方的基什城崛起,征服了整个苏美尔……
在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统一苏美尔的征战过程中,曾与北方城邦基什有过一次正面交锋,基什军队以惨败收场,基什国王乌尔萨巴巴拉的懦弱表现使得国民上下都对其非常不满,乌尔萨巴巴拉的宠臣萨尔贡乘机发动政变,取而代之。苏美尔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四方之王”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萨尔贡一世(约前2354~前2279年,大约相当于我国史料记载的五帝时代晚期,考古学界的石峁文化时期),阿卡德帝国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常备军的君主。他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统一者,古代近东地区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相传,萨尔贡是一个私生子,一出生就被遗弃在底格里斯河边,被一位名叫阿奇的园丁捡到并抚养成人。从小耳濡目染,从养父这里学了很多园艺技能。由于技艺精湛,被基什国王乌尔萨巴巴拉征召为王家园艺师兼献杯人(即厨师),并很快得到国王的信任。
在乌尔萨巴巴拉失去民心,基什城危在旦夕之时,萨尔贡果断发动政变(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政变),成为基什城的新王。他暂时向卢伽尔扎吉西妥协,以稳定外部;然后征召了5400名新兵,软硬兼施地平定了内部叛乱,使基什城重新走上正轨。在政权巩固之后,萨尔贡迁都到了阿卡德城。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萨尔贡一世青铜头像:
头像的眼睛中本来嵌有宝石,但现已遗失,成了两个空洞。出土于尼尼微,现收藏于伊拉克巴格达博物馆
通过武装夺权的萨尔贡深知军队的重要性,于是他把征召的这5400名精兵打造成了常备军(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并对这支部队进行了严酷地训练。趁着乌玛、乌鲁克联军攻打拉格什城遇挫,人困马乏之机,萨尔贡率领这支铁血之师长驱直入,一举击溃联军,生俘卢伽尔扎吉西。随后,萨尔贡更是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乌尔,乌鲁克,拉格什等大小数十城邦,一路打到波斯湾,统一了整个巴比伦地区。然而,作为一个征服者,萨尔贡并未停下脚步,他一生先后34次出征,西到叙利亚、黎巴嫩,北达苏巴尔图(即亚述),东及埃兰。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帝国--阿卡德帝国就此诞生(阿卡德语
mātAkkadi;苏美尔语:
agade,闪米特人一支,约前2334年-前2192年)。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阿卡德时期地图:
图中标注出阿卡德帝国末期,库提人的入侵路线,以及乌尔第三王朝末期阿摩利人和埃兰人的入侵路线
萨尔贡一世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体系:
- 他以10日行程为范围划出行政区,派王族管理,并挑选贵族子弟任政府官员。
- 重农但不抑商,兴修水利的同时,也鼓励对外贸易,阿卡德商人东南曾经到达过印度河流域,西北造访过小亚细亚半岛。
- 统一度量衡(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都很看重这点,比如秦始皇、大流士一世、伊凡三世,弗朗索瓦一世、阿克巴大帝……)。
- 全盘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化,包括天文历法,语言文字(文字略加改动)等等,并将相关著作刻在泥板上,收藏于书库中。(如今对阿卡德历史的研究,多来自于这些出土的泥板)
到了萨尔贡之孙纳拉姆辛(Naram-Suen,亦作Narām-Sîn;在位时间约为前2254年—前2218年,阿卡德帝国第四位国王)在位时期,国力达到顶峰。但是,随着不停地对外军事扩张,人民也已经不堪重负,边疆时有叛乱发生。
纳拉姆辛死后,来自扎格罗斯山脉的蛮族库提人入侵阿卡德帝国。约公元前22世纪中期,整个阿卡德帝国落入库提人手中,阿卡德帝国灭亡。但是,库提人属于游牧民族,文化落后,根本不懂得如何统治一个先进的农业文明,于是很快就被新苏美尔帝国(即乌尔第三王朝)推翻。
下一篇,咱们就简单聊聊乌尔第三王朝!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纳拉姆辛石碑:
以红色石灰岩雕刻而成,石碑最高处站立着的就是纳拉姆辛。出土于苏萨,现存卢浮宫博物馆
——文:大脸猫
「文明与地缘」1.2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公元前4300~公元前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