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重甲骑兵了(南北朝时期威风凛凛的重装骑兵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到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重甲骑兵了(南北朝时期威风凛凛的重装骑兵是如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从三国到短暂的西晋之后,是大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当时南北双方都有大量步兵,这使得冲阵作战成为常态。魏武《军策令》曰: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东汉末年,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百炼钢技术制造铠甲,陈琳 《 武库赋 》 中记:“销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函师震旅,韦人制缝.元羽缥甲,灼檎流光”即是对这种铠甲的描述。汉末到三国的这段时间是我国铠甲的大发展时期,我国铠甲的主要类型基本均在此时期产生,例如筒袖铠,明光铠,锁子甲,两当铠等等。
1、
甲骑具装重骑兵,即人甲和马甲的合称,是古代重装骑兵的防护装具。《宋史·仪卫志》:“甲骑,人铠也;具装,马铠也。”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给战马披上铠甲的记载,如齐晋鞍之战中,齐侯“不介马而驰之”,意思就是齐侯还没给马披上铠甲就冲出去了。
此外,著名的曾侯乙墓考古发现中,随葬车马坑的战马身上,就有皮制的甲胄。
东汉末年,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百炼钢技术制造铠甲,陈琳 《 武库赋 》 中记:
“销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函师震旅,韦人制缝.元羽缥甲,灼檎流光”即是对这种铠甲的描述。
汉末到三国的这段时间是我国铠甲的大发展时期,我国铠甲的主要类型基本均在此时期产生,例如筒袖铠,明光铠,锁子甲,两当铠等等。
魏武《军策令》曰: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从三国到短暂的西晋之后,是大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当时南北双方都有大量步兵,这使得冲阵作战成为常态。
由于骑兵在冲击步兵军阵时,会受到密集的箭矢,以及密集的长矛,战马及骑士非常容易受伤,所以反过来迫使马铠成为一种非常必备的装备——“甲骑具装”也就应运而生。
2、
“八王之乱”中,骑士和战马都披铠甲的“铁骑”日益成为主力兵种,当时第一支投入战争的铁骑军队,来自赵王司马伦,史书记载这支军队“精甲曜日,铁骑前驱”。
此后,“甲骑具装”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前赵皇帝刘曜“召公卿以下子弟有勇干者为亲御郎,被甲乘铠马,动止自随,以充折冲之任。”
永嘉六年(312年)12月,王昌、阮豹进攻石勒的襄国,大败,“枕尸三十余里,获铠马五千匹”。
进入南北朝对峙后,立国南方的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因为没有战马来源,在军队建设上,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骑兵。
所以战争模式就演变成了:北方政权的优势骑兵VS南方政权的重装步兵。
既然要面对南方政权众多的重装步兵,北朝对“披坚执锐冲坚阵”的具装铁骑需求也就更高,北魏孝文帝亲征南朝的时候,给南齐印象最深的就是魏军“铁骑为群,前后相接”的盛大场面。
不过,更加可怕的还是具装重骑兵对步兵军阵背后冲击时,那一锤定音的可怕力量。
如北魏将领韦珍面对南朝将领苟元宾,后者“据淮逆拒”,结果“韦珍乃分遣铁马,于上流潜渡,亲率步士与贼对接。旗鼓始交,甲骑奄至,腹背奋击,破之”。
《隋书》载隋炀帝征高句丽,派出骑兵24军,每军骑40队。十队为团,一团皆青丝明光甲,二团绛丝连朱犀甲,三团白丝连明光甲,四团乌丝连玄犀甲。
整个远征军拥有96000具装骑兵之多!
3、
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指出,骑兵的“王牌为速度和时间,而不是打击力”。
“甲骑具装”装备的沉重的具装铠甲虽然加强了防护力,却偏偏减弱了骑兵的机动性!
据考古发现,一件完整的铁具装约重40至50公斤,特制的重铠可达100公斤。又据《宋史》载,南宋初年一领铁甲的重量是45至50斤(约26.86-29.84公斤)。战马驮载的人甲和马具装的重量至少有66-80公斤,最重者可达130公斤。
很显然,骑兵不会在整个行军与战斗中,始终端坐在披挂全具装马铠的战马身上,这会让坐骑在真正需要强力冲锋的场合精疲力竭。
骑兵为节省马力,往往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靠更换备用战马。往往是一匹战马披挂具装铠,而另一匹备用马则不披,一些游牧民族或优良马匹较为丰富的定居民族往往这么做。
第二种方式则是步行与步兵一同前进。
第三种就是将马铠放置在辎重队中,待需要的场合再对马铠进行安装。
如果是第三种行军运输方式,而随从或者后勤人员过少,甚至是没有随从的情况下,“组合”式马铠相对是不太实用的,难以应对突发性战斗,战斗准备时间也过长。但如果拥有较多随从或后勤人员的同时工作下,“组合”式马铠的安装或脱卸会更快。
根据记载,中国的运载马铠方式就是第三种,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会不同程度降低军队的机动性。
此外,重铠增加了战马的负担,使其过早疲倦,影响奔跑,这个弱点在交战双方分别为骑兵和步兵的情况下,并不明显。
但当双方都是骑兵时,比拼的是机动性,马铠对战马速度的制约,就会成为致命的因素。
公元7世纪前后,从西亚、北非到东亚,重骑兵都面临着轻骑兵的挑战,在西亚,北非,阿拉伯轻骑兵击败了波斯和拜占庭的重骑兵,在中亚,新兴的突厥轻骑兵击败了隋的重骑。
《隋书·杨素传》中记载,隋军与突厥交战时,“每虑胡骑奔突,皆以戎车步骑相参,舆鹿角为方阵,骑在其内”,这说明隋军的甲骑具装重骑兵虽然对付步兵有很大优势,但很难单独抵挡突厥骑兵的机动灵活进攻。
617年,李渊起兵于太原,西取关中,隋将“桑显和率骁果精骑数千人”夜袭唐军,唐军初战不利,“诸军多已奔退”。
此时,率部众随唐军出征的西突厥特勤史大柰“将数百骑出显和后”,发挥机动灵活轻骑兵速度优势绕到隋军阵后,击败了防护力强但机动性差的甲骑具装。
正如一战期间的堑壕和铁丝网催生了坦克一样,隋唐与突厥等游牧民族的战争,再次促使中原王朝的军事思想发生变化,那就是更加重视军队的机动性。
如唐代名将李靖就一再强调指出,“用兵上神,战贵其速”。
李靖本人在用兵时,就非常善于发挥骑兵速度大范围机动突击,如贞观四年(630年),他率军进攻东突厥,趁其不备,突然以三千骑兵“夜袭定襄”,大破突厥。
不久,又趁唐俭等前往突厥牙帐抚慰时,“选精骑一万,赉二十日粮往袭之”,从而一举歼灭突厥主力。
所以,当敌人发生改变后,原先主要对付步兵的甲骑具装变得越来越华而不实,这是它退出历史舞台的第一个原因。
4、
导致隋唐之际甲骑具装退出历史舞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步兵武器的发展。
唐代装备了大量的破甲箭,除了一般的弩箭以外,还有一次可以发射七支铁羽箭的车弩,射程可达700步!
车弩可以装在兵车、战船、城墙等处使用,对骑兵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不仅如此,唐朝军队还实现了弓弩的普遍装备,除了每个战兵都有弓外,装备弩的比例达到了20%,专职弓弩手的比例也达到了战兵的30%。
唐代还出现了由斩马剑发展而来的陌刀。
陌刀两面有刃,全长一丈,重15斤,据《太白经》记载,唐代一军中战兵为12500人,配备陌刀2500口。
隋唐之际的战斧也有较大改进,刃部加宽,柄却减短,砍杀效能相当之猛烈。
相比之下,甲骑具装铠的防护面积虽大,马腿却难以防护,虽然弓弩难以射中马腿,陌刀却正可以砍马腿。
这样一来,马身着甲再多,也无济于事了。
这种单打独斗只存在想象中
诚然,步兵以陌刀对阵重骑兵风险极大,一击不中敌骑已至身前。但考虑到重骑兵高昂的成本,用每天吃粮比人多十几倍的马、需要熟练训练才成的一名骑士以及打造精良的铠甲,去换几个敌军步兵的性命,这买卖无论如何都是不合算的——而这对于“甲骑具装”的存在,简直如同釜底抽薪。
隋唐之际,步兵用于对付骑兵的另一大利器,长矛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唐代称矛为枪,每个战兵配备一杆,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比起前代的矛更容易洞穿铠甲。
突厥人使用的长矛,每个棱上都有一个专门用于刺穿铠甲的窄翼,这都使得甲骑具装的威力相对下降。
5
隋唐之际,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最大的就是崛起于塞北的突厥帝国。
突厥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极强,《新唐书》中如此描述突厥骑兵,
“突厥众不敌唐百分一,所能与抗者,随水草射猎,居处无常,习于武事,强则进取,弱则适伏,唐兵虽多,无所用也。 ”
正因为此,唐朝骑兵在训练、战术、战略等方面都深受突厥影响,从而导致盛行于南北朝期间的甲骑具装逐渐走向衰落。
1972年,在陪葬乾陵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中出土了千余件造型各异的骑兵俑,其中一批保存完好,色泽艳丽,骑士身穿铠甲,骏马面帘贴金,通身彩绘,披挂铠甲。
这是目前所见数量最多,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唐代甲骑具装俑。
根据《新唐书·仪卫制》记载,
“次外铁甲佽飞二十四人,带弓箭、横刀,甲骑具装,分左右厢,皆六重, 以属步甲队。”又“次左右骁卫郎将各一人,(各领翊卫二十八人,甲骑具装,执副仗槊,在散手外,均布曲折至后门。”
结合考古发现,可以证明甲骑具装虽然退出了战场,但依然保留在唐代骑兵建制中,被唐代帝王用以彰显气势、显示豪华和代表威仪。
辽金两宋期间,“甲骑具装”一度回光返照。南宋将领的总结,金人有四长:骑兵,坚忍,重甲,弓矢。
女真骑兵的重甲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而轻甲也把身体大部分区域都护住了。按一些宋朝官员记载,女真骑兵防护差的也是能够用皮甲护住膝盖以上。
而且女真骑兵还会下马步战,把重骑兵变成重步兵方阵。比如完颜宗弼至江宁时,派遣阿里、蒲卢浑先到达杭州。在离杭州十余里地方,金军与二千宋军相遇,阿里下令骑兵下马步战,结果宋军被击败,乃至全军覆没。
但毕竟中原军队早在几百年前就总结出了步兵应对重甲骑兵的战法,在建炎元年(1130年)的建康之战中,宋军就缴获了金兵马甲293副。金军“堵墙而进”的“铁浮图”更是在顺昌、颖昌两战中遭到宋军步兵陌刀战法的致命打击,随后再不见诸史籍。
继辽、金后兴起的蒙古骑兵中的大多数甚至是骑手也不披甲的轻骑兵。即使是蒙古军中的“重骑兵”,也只是给马披上皮革甲胄而已,与“甲骑具装”实在不能同日而语。
明代以后,当欧洲骑兵披挂上板甲,再次向重装化发展的时候,中国的冶炼技术却越来越落后,盔甲也越来越轻。
甲骑具装这样的场景,也就只能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