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8岁开始当皇帝(8岁那年就成了皇帝)
谁8岁开始当皇帝(8岁那年就成了皇帝)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潦倒书生从八岁登基,到十五岁擒拿鳌拜,康熙皇帝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顽强的成长了起来,并最终靠着过人的智慧与坚毅的品格彻底打败了权势滔天的鳌拜集团,夺回了属于帝王的尊严与权力……《康熙大帝》一书共分“夺宫初政”、“惊风密雨”、“玉宇成祥”、“乱起萧墙”四部分,本次我们共读的是第一部分《夺宫初政》,来一起领略少年康熙与权臣鳌拜之间的龙争虎斗吧!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是由著名作家二月河所著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笔法,将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聪明才智与政治品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位被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不仅开创了“康乾盛世”的不朽伟业,也通过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抵御了外侮、安定了内政。
从八岁登基,到十五岁擒拿鳌拜,康熙皇帝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顽强的成长了起来,并最终靠着过人的智慧与坚毅的品格彻底打败了权势滔天的鳌拜集团,夺回了属于帝王的尊严与权力……
《康熙大帝》一书共分“夺宫初政”、“惊风密雨”、“玉宇成祥”、“乱起萧墙”四部分,本次我们共读的是第一部分《夺宫初政》,来一起领略少年康熙与权臣鳌拜之间的龙争虎斗吧!
潦倒书生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在北京城城西的永兴寺街,有一家小小的客店,掌柜的姓何,名叫何桂柱。这天清晨,店里刚摘门板,只听“扑通”一声,倒进一个人来。
店老板何桂柱听到伙计们喊叫,赶紧前来察看。一看地下躺着个人,约莫有二十岁出头,双目紧闭,人已是冻僵了。何桂柱不由得叹了口气说:“罪过!这也是常事,送到城外左家庄化人场吧。唉,今天真晦气!”
伙计们正张罗着找一领破席将死人卷起来,忽听有人喊道:“慢!”
店主人回头一看,忙赔笑道:“二爷早,这是冻死在门外的一个穷秀才。”
“死没死要看看再说。”来人一边说,一边走上前蹲下身子,用手在青年鼻子下试了试,拉起手来搭上脉摸了摸:“人还没死哟!快熬一碗姜汤,不,先弄点热酒来!”
伙计们面面相觑,站着不动,何桂柱连忙说:“爷已经吩咐了,还不快点?”
这位掌柜口中的“二爷”是个扬州举人,叫伍次友,他是个闻名大江南北的才子。家世豪富,祖上曾做过几任大官,开店的何桂柱先前就是他家的佣人。
这时,人们七手八脚把那快冻死的书生抬进店,一碗热酒灌下去,过了一会儿,那青年渐渐有了知觉。到了掌灯时分,那青年终于醒过来了。
他看见伍次友举着灯笼推门进来,便挣扎着要起来。伍次友忙按住他,说道:“朋友,别动,你就好好儿躺着。”
那青年屈起上身,在枕头上连连叩头:“恩公,是您救了我!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大恩不言谢,我总要粉身碎骨报答您老的!”说着,一串泪珠从他的面孔上流了下来。
伍次友拉了张椅子在他身旁坐下,关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来北京?怎么会落到这般地步?”
那青年半靠在枕头上,喟然长叹一声说道:“恩公,我是正黄旗人,叫明珠,说来先祖也是龙子凤孙。先父是睿亲王多尔衮帐下一员佐领,从龙入关。
多尔衮坏了事,先父被株连罢官,气得一病不起,家道也就败落了。我孤身一人进京,不想沦落至此……”
伍次友听到这里,不觉凄然心酸,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就先在这儿住下吧,我会帮你谋条出路的。”
明珠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听伍次友如此说,挣扎着从床上下来,在地下咕咚咕咚磕了三个响头,说:“上头有青天,我明珠若负心忘了伍大哥救命之恩,犹如此笔!”说着从袖中抽出一枝湖笔,"咔"的一声折成两截。
从此,明珠便在伍次友的关照下,住在店里,将养身体。两人虽然一满一汉,却都是读书之人,倒也十分谈得来。
先皇“驾崩”
这一天,伍次友和明珠,正在兴致勃勃地谈古论今。何桂柱突然走了进来,低声说道:“二爷,不好了,宫内传来消息:顺治爷驾崩了!”
“皇上驾崩了!”这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了北京城。但在明发诏旨之前,人们还只能躲在一旁悄悄地讨论。
伍次友是个书呆子,因天气冷,也不出门。明珠却是年轻人性子,身子稍好一点,便要到外边走走。这一天,他转到正阳门东瞧热闹,正瞧得发愣,忽觉背后有人轻轻拍了一下,回头看时,只见雪光下一位英俊少年手按腰刀,正含笑看着他。
“您是……啊呀!老弟!”犹豫片刻,明珠惊喜地张开双臂扑了上去,他一下子认了出来,站在他面前的正是当今三阿哥的乳母孙氏的独生子,他阔别了五年的表弟魏东亭。
五年不见,魏东亭已出落得一表人材,明珠拉着魏东亭的手,问道:“表弟,一别五年,你比以前大不一样了,还在承德皇庄上当差么?”
魏东亭笑道:“我也才进京。去年母亲托了好多人情才把我调了出来,现在巡防衙门上当个闲差。母亲说我年轻,需要磨练几年才能给皇上出力呢!”
明珠听了,不由得低垂了头,叹息一声:“哥哥我可惨了!现在家破人亡,前途多舛,命运不济,唉,这人生真是没意思极了。”
魏东亭不等他发完牢骚,一把扯着他的衣袖说:“你也用不着伤心,不久就有大事,说不了还要再加恩科!”
明珠道:“何出此言?”
魏东亭看了看四周,放低了声音说:“哥哥,顺治爷已经归天了!”明珠一听,不由得惊喜交集。
康熙皇帝
其实,这顺治皇帝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为僧了。顺治帝生平最宠爱皇贵妃董鄂氏,但不想董鄂氏却在如花的年龄上凋零了,从此,顺治帝万念俱灰,悲痛之下居然发誓放下尘缘,遁入空门,秘密地到山西五台山出家了。
顺治走了,他到五台山当和尚去了,可是,这个消息却不能让宫外的人知道,公开宣布的是顺治帝"驾崩"了,而且,这位皇帝的"大丧"办得煞有介事。
当六十多岁的首席顾命辅政大臣索尼来到慈宁宫请训的时候,孝庄太皇太后心里边一阵辛酸,眼泪早流了下来,只见她缓缓说道:“你是先朝老臣,要节哀顺变。三阿哥玄烨是很聪明的,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你把我这个话转告顾命的列位,也告诉他们,我的这个小孙子我是保定了的。你们素知我的本性,惹恼了我也会够你们受的!就这些话,苏麻喇姑,你送皇太子去养心殿吧。”
乾清宫外,皇亲重臣早就焦急地等待着新皇驾临了。只见玄烨缓缓踏进殿内,坦然接受着群臣的朝拜。从此刻起,中华泱泱大国,一十八行省,一百兆众生,便归了这八岁的"康熙爷"来掌管。
康熙耐着性子接受了贺礼,慢慢站起身来,走到四位顾命大臣前面,将他们一一扶起。一边扶一边问:“你叫索尼?”“你叫苏克萨哈?”“你叫遏必隆?”“你叫鳌拜?”四人一一顿首称臣。
康熙道:“先帝大行之前曾说,你们都是满洲豪杰,是忠臣。要朕听你们的话,你们就好办事了!”四人一听先帝有此遗命,都十分感动。
八岁的小皇帝,仍是依恋长辈,康熙每次下朝后,都会第一时间奔向慈宁宫,去见他的祖母与母亲。
一见康熙稳稳重重地走来,太皇太后便会习惯性的将他拉过来搂在怀里,问长问短:“孩子,天这么冷,没着凉吧?你饿吗,拣能克化的多吃一点儿!”
这天,康熙又像往常一样来到慈宁宫,但今天的太皇太后却没有说一些嘘寒问暖的话,而是神色严肃地说道:“眼下皇帝跟前要添个得用的人,我就把亲信苏麻喇姑指给他,早晚侍候也放心些。”
苏麻喇姑听到懿旨后忙蹲身施礼道:“尊太皇太后懿旨!只是奴才还有下情,不知当说不当说?”
太后忙问:“什么话?”
苏麻喇姑道:“奴才跟万岁爷,只能管个知疼着热的。万岁爷当下最要紧的是调几个能干的心腹侍卫。不是奴才斗胆,万岁爷到底年纪还小。古语说:'人心难测',难道这么多的朝臣、侍卫里头就没有使坏心眼的……”
太皇太后听了默然不语,良久才说道:“曼姐儿(苏麻喇姑的小名)心细,所虑极是。不过皇帝也累了,这事先就说到这里。曼妮子,去侍候他歇着罢。”康熙向两位老人跪了安,起身离去了。
老皇晏驾,新皇登极,大赦天下,开科选士,这是几朝传下来的惯例。
新皇登极,加科选士。伍次友与明珠得到消息后都十分高兴,何桂柱还专门为此准备了一席盛宴,并请来了嘉兴楼的翠姑唱曲助兴。
几人正当酒酣耳热之际,忽听门外有人说:“兄弟们一味快乐,怎地就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