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这时候有个居士站出来提了个建议,修庙祭拜不是一个人的事,现在咱们生活还比较困难,不愿意修庙的人不要勉强。愿意修庙的人咱们要联合周围村子的居士香客一起募资,不知道族长意下如何?这一天石家道口的族长在祠堂前的麦场上召开了一次民意调查会,会议主题是:一、要不要重修药王庙?二、该怎样才能修好药王庙?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和辩论。正方意见:修。朝廷靠不住,我们必须虔诚拜神才能保证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反方意见:不修。拜神无用,神仙只享受供拜不办事,神仙灵验的话,俺爷俺奶咋能在药王洞被害。正方有人就说了,那是你爷你奶当年就不去庙里烧香磕头,神仙就不保佑你家人。反方提出异议,那时候,庙里藏的人满满滴,拜神仙的还是大多数,为啥照样被害?讨论进入白热化,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族长有点犯难了。族长其实心里明白修不修庙不是重点,重点是修庙的银子从哪里来?所以他只能不偏不倚。老百姓生活在战后的水深火热之中,也

文/望北

作者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很多历史的传统的东西在慢慢的流逝乃至消失。这些对于历史多元化和有许多传说掌故的古国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失。作者搜集了家乡古庙会的一些历史和传说,运用或诙谐调侃、或凝重肃然、或平铺直叙的方式,力求能够完完整整的把事情的经过展现出来……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1)

(十一)

陕甘回乱是历史问题,它的起因结果姑且不在这里评断孰是孰非。但是这场战事对陕甘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经济停滞甚至退后。西安府的霸陵川道亦不能幸免,百姓也是被大肆屠杀,有的甚至被屠村,历时三百年造就气势恢宏药王庙也是被烧成灰烬。百姓的生活此后历经半个世纪也恢复不了元气,百姓要吃饭,朝廷也要吃饭,人口减少了,然而税赋却依旧。百姓难解食不果腹之忧,更不要说过像战乱前那样衣食无虞,悠游自在的过日子了。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2)

老百姓生活在战后的水深火热之中,也管不上朝廷谁坐在龙椅上。就在同治帝忍气吞声地长到刚懂点事的时候,却又意外驾鹤西游,换上还带着尿不湿和涎水帘帘只有三岁半的光绪帝,光绪帝依然和当年的同治帝一样坐在龙椅上吃着糖葫芦,依然是垂帘之后的慈禧老佛爷说了算。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3)

老百姓不操心这些,操心的是朝廷能不能减轻税赋,何日能填饱肚子。这些也是长大后的光绪帝想做的事情,光绪帝在十七岁时貌似强势地亲政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和外交政策,却还是被慈禧无情地打压瓦解掉了。老百姓们一看朝廷终究是靠不住,算了,我们还是依靠信仰吧。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4)

霸陵川道的老百姓也是这样想的,物质上我们要吃饱穿暖,但是我们也要精神上的满足。经过几十年的生养将息,虽然生活还不能达到小康甚至是温饱,但是川道上的村庄人丁资源已渐渐丰富起来了。这时候有一些老人们(也就是当年的碎娃们)提议重修药王庙,再塑当年辉煌。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5)

这一天石家道口的族长在祠堂前的麦场上召开了一次民意调查会,会议主题是:一、要不要重修药王庙?二、该怎样才能修好药王庙?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和辩论。正方意见:修。朝廷靠不住,我们必须虔诚拜神才能保证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反方意见:不修。拜神无用,神仙只享受供拜不办事,神仙灵验的话,俺爷俺奶咋能在药王洞被害。正方有人就说了,那是你爷你奶当年就不去庙里烧香磕头,神仙就不保佑你家人。反方提出异议,那时候,庙里藏的人满满滴,拜神仙的还是大多数,为啥照样被害?讨论进入白热化,一时半会还解决不了,族长有点犯难了。族长其实心里明白修不修庙不是重点,重点是修庙的银子从哪里来?所以他只能不偏不倚。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6)

这时候有个居士站出来提了个建议,修庙祭拜不是一个人的事,现在咱们生活还比较困难,不愿意修庙的人不要勉强。愿意修庙的人咱们要联合周围村子的居士香客一起募资,不知道族长意下如何?

有人接盘族长当然求之不得,就发话了:“只要能募够修庙的银子,你们就修吧。原来的庙址是咱仙人请人看的,是龙脉,就修建到老地方吧。这事就交给你了,弄不来银子,就包再说修庙的事了。”

既然族长如是说,反对的人也就不吭声了,反正修不修庙和我没关系,你们爱咋折腾随便折腾,我有那闲功夫不如太阳坡晒暖暖去,一个个都抄着手散了。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7)

居士欣然领命,集合了村子里的信男善女开小会。这个说他认识邻村挖窑洞的,那个说他姨家村有个专门塑像的,还有说和泥瓦匠相熟的等等。居士打断他们的话:“那你们谁家有亲戚是财主、员外、做大生意的?不如直接给咱捐点钱,事情不是就好办多了。”他们一个个都鸦雀无言了。

翌日居士就带着人兵分两路,一路往以东挨村联系,一路向以西挨户募资。折腾了半个月还是没弄到多少银两,目下百姓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能拿出铜钱的都寥寥无几,把这居士愁的无计可施。这一点倒是和当年的王举人与牛秀才的遭遇差不多,一个是受灾后,一个是战乱后,都攒到百姓吃穿都发愁的时候募资,这确实是难为他们了。这居士就是有心卖了他的几间草庐,也值不了几个钱。不过这几天倒是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了,听说石家道口牵头又要修建药王庙,热衷于磕头烧香的信男善女都纷纷向石家道口而来。虽然我们还吃不饱穿不暖,显得面黄肌瘦,但是我们都有一颗虔诚丰满热忱的朝拜之心。

人稠自然主意多。有人就提议说,既然咱们有这么多人,不如请一个大工,,自己挖窑打洞,就是塑像咱们弄不了,非得花银子请匠人。这一点又和当年隆庆时期初建药王庙的情形不谋而合。居士心想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于是安排人找大工,然后给这些善男信女也安排了具体的事宜。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8)

村子里有个算命先生,虽然是二把刀却也聊胜于无。居士上门去请教何日何时为良辰吉日事宜动土开挖。这算命先生本就是不赞成再修庙,心想都去拜神求仙谁来找我算命呢?这不是砸我饭碗吗?见居士领人上门来求帖算卦,有心刁难又怕遭乡党诟病,于是掐指装腔作势一番,胡乱给写了个日子,居士接贴连连拱手感谢算命先生。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9)

原来的庙址已经没有参天的松柏,只有零零散散营养不良的小树苗在风中凌乱着。放眼望去满坡塬的荒草、枣刺、藤蔓,偶尔也有几朵孤芳自赏小野花。居士没见过当年药王庙的辉煌,只是从老一辈的只字片语和放光的眼神中,领会老药王洞的雄伟与壮阔。从这么大一块儿烧焦的遗址上也可以想象到当年药王庙的雄壮,虽然现在只能看到野草,裸露出来的黄土和些许残垣碎砾,地势也被年月摧残的坑洼不平。居士和一些虔诚的香客在这里动手除草平地,寻找老药王洞的痕迹。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10)

按照算命先生给的日子开工,又请来了灞河对面蓝田岭上一个在庙里挂单的游方和尚做动土洒净仪式,僧道祭拜方式看似大同小异,也是摆上香案供桌,上面供奉香烛花果,不过蜡是小蜡,大的买不起也买不到;香是草香,烧起来烟很大还呛人;花果都是纸糊的,因为实在是弄不来真的水果;甚至黄表纸都是用草纸代替了,想着颜色相近就应该可以了。供桌前放一个烧纸瓦盆,就等和尚启动法事。山上山下黑压压地站满了信男善女和看热闹的百姓。

老洞庙会今年还有么(戏说老洞庙会历史)(11)

和尚身披一件很旧的百衲衣,也就是袈裟,这是做法事必须穿的法衣,这袈裟看不出和尚的修为道行来,因为佛门讲究众生平等,基本上和尚都是如此打扮。这和尚点蜡请香,开始双手合十深鞠三躬,然后在案桌前的蒲团上盘腿坐下敲木鱼念经,刚唱几句经文忽然蜡烛无风自灭了,众人都是一惊。

待续……

【戏说“老洞庙会”历史(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