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在法庭上,黎黄氏说明的那五个女孩的来历,和桂花等人的陈述相符合。关絅之认为黎黄氏随行的女孩都是亲戚来信托买,都具有作为丫鬟或奴婢的身份凭证。另外随船有一百多件行李衣物,不是人贩子所为。黎黄氏的案子送到会审公廨后,作为正会审官的关絅之和副会审官的金绍城,以及作为陪审的英国副领事德为门会同审理此案。这一次震惊中外的血案,便是“大闹会审公廨案”。那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公审公廨

在1905年的12月18日,上海公共租界的商人集体罢市,英国商人的船坞厂和工厂的华工也集体罢工。

愤怒的上海百姓围攻了当年的老闸巡捕房,也就是在今天的上海黄浦区贵州路靠近南京路一带。不仅在当时的工部局市政厅前有大批群众集会示威,还有人纵火烧了巡捕房。

于是,印度巡捕便朝百姓开枪,当场打死华人三人,打伤多人。除此地段外,其他地方也有流血事件。这一天,华人死伤三十几人,其中有十一名死者。

而洋人方面,也有因斗殴受伤的人。包含当时的德国和比利时驻上海的总领事外出时遭到攻击,另外部分外国人私人财产受损,英国副领事汽车被毁。

这一次震惊中外的血案,便是“大闹会审公廨案”。

那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1)

公审公廨

黎黄氏的案子送到会审公廨后,作为正会审官的关絅之和副会审官的金绍城,以及作为陪审的英国副领事德为门会同审理此案。

在法庭上,黎黄氏说明的那五个女孩的来历,和桂花等人的陈述相符合。关絅之认为黎黄氏随行的女孩都是亲戚来信托买,都具有作为丫鬟或奴婢的身份凭证。另外随船有一百多件行李衣物,不是人贩子所为。

故此认定,黎黄氏没有诱拐人口的事实依据。商请羁押在公廨女监,查验黎黄氏亲戚信件和买卖凭据后再做定夺。副会审官金绍城知道广东人有蓄婢习俗,也从旁验证。

但是英国值庭捕头却跳了出来,他认为金绍城有包庇黎黄氏的嫌疑。案件需要复查,得把黎黄氏等人羁押在巡捕房看押候审,英国副领事德为门也跟着帮腔。巡捕房的牢房是外国人设立在租界的牢房,简称“西牢”,也就是出名的提篮桥监狱。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2)

英国巡捕

关絅之就说:“根据《洋泾滨设官会审章程》,并没有将女犯羁押在西牢的规定。我没有得到道台大人改章的命令,关押西牢的事情,恕不从命。”

德也门轻蔑地说:“我只听从我们英国领事的吩咐,命令捕房把人带回女牢而已。你说的上海道道台是什么?听都没有听过!”

关絅之一听这话,跟着就上火了,争锋相对道:“你既然不知道上海道,那我也不知道你英国领事是谁!”

说着,金绍城行使职责,下令公廨差役把黎黄氏等人带下送去公廨女监。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3)

公共租界华捕

德也门登时火冒三丈,于是仗着人多势众,越权命令众捕头上前抢夺各犯人,两名公堂差役也被打伤。金绍城上前劝说,英国捕头爱尔斯目无长官,竟撕破了他的朝服,并持警棍殴打了这位中国副会审官。这就引起了旁听席的华人公愤,为了保护金绍城,大家群起殴打了英国捕头,整个法庭乱作一团。

公廨差役见势不好,赶紧关闭了法庭大门。夺得了人犯的英国人出不去,竟然直接找关絅之拿钥匙。

关絅之便怒骂道:“你们要么毁门出去,要么打烂公堂,要么杀了本官也可以!”

英国巡捕虽然胆大妄为,但还不敢杀朝廷命官。最终强行破门而出,把黎黄氏等人塞入囚车扬长而去。

黎黄氏便被羁押在西牢,而那15个女孩子则被送到济良所(救济妇女,教其从良的地方——其实也就是收留改造妓女的地方)。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4)

济良所(汕头)

第二天,申报第四版以《公廨讯案巡捕房大起冲突》为标题,详细报道了黎黄氏的案件。并评论此事为:“像这样的冲突,从设立会审公堂以来,从来没有过!”

由此,黎黄氏案件引发了上海民众对此案件的广泛关注。

这里得说明,黎黄氏的案子从性质上来说是属于华人的刑事案件,中国官员具有完全的发落权,而英国副领事只有旁听权,本就无权干涉审议的。

究竟为什么,会因为犯人羁押在哪个牢房而引发如此大的冲突?

我们先从关絅之本人说起。

关絅之名絅([jiǒng),1879年4月13日出生于湖北汉阳。他父亲季华先生颇受张之洞的器重,擅长诗词书法,着重理学实践,是一代名儒,被尊称为“汉阳先生”。关絅之在父亲的熏陶之下,聪慧好学。也深受张之洞影响,抱有科学强国,外抗列强的信念。

他16岁中秀才,本因在第二年赴省乡试,但因为父母接连去世而耽搁了。后来在陈曾寿帮助下,创办了湖北第一所民办普通中学及速成学堂,也获得了张之洞的赞誉。

数年下来,名声昭著,颇具影响力,被人称为“小汉阳先生”。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5)

晚清名臣张之洞

22岁时,他考中举人。鉴于他的社会威望,经省里推荐,在23岁担任同知,为正五品官员。

1902年,上海道台袁树勋正处洋务交涉困惑、涉外人才奇乏的窘境。由于关絅之声名远播,便招至麾下,在道辕任洋务翻译。

1904年,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谳员邓鸣谦因办案不力被撤职,关絅之于2月3日接印上任。当时他年仅25岁,在官场还显得非常稚嫩。尽管袁树勋看中,但江苏布政司却另选亲信黄耀宿,将于3月18日来接任。

虽然任期短暂,关絅之仍做了两件好事:首先纠正了前任的错案,将因经济民案被英商所控而枉押的华商释放;其次首创了将被拐从妓的妓女由公廨主持择良婚配。

关絅之卸任后,仍在道辕任职洋务翻译,为道台翻译涉外文件和起草照会,有时受道台委派处理些涉外事务。

1905年2月,谳员黄耀宿因擅自允许将女犯押入西牢而被革职。新谳员未到,袁树勋再行委任关絅之为谳员。关絅之于3月17日接印视事,就擅将女犯押入西牢一事向外国陪审官展开了索还斗争。虽然12天后新委谳员屠兴之到任,但关絅之仍在会廨审案到5月底。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6)

关絅之

不久,屠兴之也因为擅失主权,造成公愤而遭撤职,袁树勋于是再次力荐关絅之。经过两江总督核准,关絅之在7月7日第三次接印上任会审公廨谳员。由于关絅之在道辕任译员二年多,对会审公廨的产生和沿革已了如指掌,并有两次谳员的实践,对会廨内部也洞晓宿弊。

他上任后便着手两件事:一是整顿会廨内部,力除旧衙的腐败恶习。在廨门颁发告示,严禁文书差役舞弊勒索,并改善押所环境和伙食,以示人道。以免被外国领事落为口实,藉口干涉我司法主权。

二是积极抗争主权,力争中国谳员的当堂发落权。

会审公廨本是中国政府设在租界的司法衙门,当时允许外国领事“会审”本身就是领事裁判权的扩展,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侵犯。但是侵略者并不满足,得寸进尺、千方百计地破坏会审章程。

到1905年,无论什么案子外国领事都想插手,还派巡捕到会廨巡察监视发落犯人。甚至发展到将中国女犯任意押入西牢的地步,中国谳员几乎丧失了当堂发落人犯的权利。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7)

上海道台袁树勋

关絅之上任后多次照会英、美、德三国领事,依据会审章程阐明立场,并强硬表示:“上海虽然是租界,但并不是你们国家的地方”。

关絅之的对策是:“当堂发落权不争回,审案时就停止发落人犯。”

照会时坚定表示:“此事一日不定,即一日不能发落”,

并强烈要求:“以后所有责放人犯仍归敝廨,当堂释放,以符向章。”

此后,美、德等陪审官均照章办理。唯独英副领事德为门总是多生枝节,加以阻挠。与此同时抗争的还有“西捕监视会廨”问题,经多次照会抗议交涉无效,关絅之愤然决断,以牙还牙,针锋相对。

于12月6日派出廨役两名到福州路中央巡捕房昼夜轮换巡察,以此作为西捕监视会廨的报复。

自会廨建立以来,中国谳员第一次采取如此强硬态度,外国领事非常震惊。一贯逞强凌弱的英国副领事德为门尤其蛮横,认为关絅之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冒犯大英帝国,决定要给他点厉害看看。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8)

1908年关絅之与德国副总领事在公审公廨审理刑事案件

于是两天后,便有了因为黎黄氏案的大闹公审公廨事件。

与其说,黎黄氏案是事件的爆发点,不如说黎黄氏被拘留可能都是英国为了报复而实施的阴谋。

关押西牢与否,可以说是关系到当堂发落权。甚至是主权是否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原则问题,这也就是关絅之一直在谋求抗争的。

事情发生以后,关絅之和金绍成立即向道台报告事件详情,并引咎辞职。道台袁树勋婉言慰留二人,赞扬他们能尽职守力保主权,为当今官场所少见。并支持关絅之继续力争主权,同意他提出的停讯罢审之策,随即照会各领事。

此等辱我国体、损我主权的消息传出,百姓呼声甚烈,义愤填膺,上海社会团体纷纷集会抗议。道台袁树勋遣责洋人肆意践踏我司法主权行径,向外务部、商部发出通电,强烈要求洋人立即释放黎黄氏,撤换德为门,惩办向长官行凶的捕头爱尔斯。

北京公使团(外国人的使团)迫于清朝政府外务部的抗议,12月13日命令上海领事团将黎黄氏送回公廨释放。而捕房却故意蔑视会审公廨,15日竟将黎黄氏一行送到广肇公所直接释放。

领事团则悍然不顾民众的抗议,拒绝撤换德为门,这些举动激怒了刚刚经历过抵制美货运动的上海民众。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9)

上海提篮桥监狱

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提到的12月18日的血案,当日聚集抗议的民众多达数千人。流血事件后,上海道台袁树勋亲自前往现场弹压,劝告华商开市,并发布了严禁暴乱的布告。

但是,罢市、罢工、罢审在继续,繁华的租界陷入瘫痪之中,洋人对此束手无策。

12月19日,工部局总董安徒生等便拜访道台袁树勋和谳员关絅之,口头上承认巡捕哄闹公堂确实错误。表示行凶巡捕待查明从严处理,答应以后女犯概归公廨收禁。

至于德为门撤换一事由中英政府外交解决,现暂易他人陪审,并恳请关絅之出面劝说商人开市,恢复秩序。

关絅之要求派英水兵和西捕或印捕各五十名听其调遣,安徒生一口答应。关絅之就率领英兵和西捕、印捕骑马上街,沿街声言:“工部局、巡捕房已经认错悔过,女犯今后不再押西牢了。”

租界内英军、西捕听从中国官员命令率领上街,可谓租界史上第一次。因此众怒始平、秩序渐复。

12月23日,会审公廨重新开审。第二天,又值英方陪审,德为门竟然厚颜出席,当即被关絅之拒绝,英方只得换人。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10)

公共租界范围图

大闹公堂案的最终交涉结果是:

1. 释放黎黄氏;.

2. 领事团同意今后女犯一概由会廨收押发落,并将以前所押西牢女犯都送回会廨;3.

3. 互派差捕至捕房和会廨巡视(但巡捕不准擅入上房及办公场所,廨差不得入总巡写字间);4.

4. 德为门未予撤换,但不久调往海南琼州;5.

5. 捕头木突生未予惩办;(实际上指认有误,会廨重新开审时金绍城当堂认出殴差辱官的西捕是杨树浦房的捕头爱尔斯,并非木突生,故前文笔者都注明打人英捕爱尔斯)6.

6. 北京公使团完全放弃年初开议的修改会审章程,双方重申承认原来1868年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经此一案,关絅之赢得了国人拥戴,声名鹊起,被擢升为知府。

1907年徐世昌奏请调关絅之赴东北,上海各界乃至领团挽留,未能成行。半年后,旋调通州。关絅之临行前,各商会学界纷纷特制德政牌、匾额,送往会廨。起程这天,民众沿途夹道欢送,依依不舍。

关絅之调任通州以后,他的精彩还在继续。在之后主审了“宋教仁案”和“五卅惨案”,还曾在辛亥革命以后重回上海担任会廨谳员。结束法官生涯后,又皈依了佛门,与印光大师、王一亭、黄涵之等成立了弘化社前身——佛教敬业社流通部。

清朝衙役还原(清朝末年的大闹会审公廨案)(11)

关絅之筹建的居士林

有一件事,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出来。那就是:“对于血案中造成的人员财产的损失,中外双方曾经互相提出索赔要求。但是大家都懂的,彼时的中方索赔,对于西方列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最终中方自然什么赔偿也没有得到,而做为上海道台的袁树勋,最终以个人名义赔偿给英国白银五万两,大闹公审会廨的事情才尘埃落定。

回望那个弱国无外交的时代,清朝朝廷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尚且唯唯诺诺。

而一个官员敢耿直强硬地和列强争取主权,其勇气实在值得钦佩。因为那年头,据理力争而需要付出代价的,可能不仅仅是个人,还有很多很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