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镇河妖源于哪个故事:水淹泗州城故事中降伏水母娘娘的并非张果老
宝塔镇河妖源于哪个故事:水淹泗州城故事中降伏水母娘娘的并非张果老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在他的注重《舆地纪胜》中写道,"水母洞,在龟山寺。俗传泗州僧伽降水母于此"。可见僧伽和尚降伏水母娘娘的故事,在南宋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比张果老的版本早了几百年时间。而京剧的版本又只是在张果老版本上的改编,算是拾人牙慧的作品。对于为何这个故事会从佛教高僧僧伽和尚,演变为道教神仙张果老,在民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我个人还是认为这是当时全真教传教活动对民间的影响造成的,是这个造神运动的结果。在八仙故事中还有相当多的故事是来自于其它仙人的传说,如我曾经提到的黄鹤仙人、壶公等等。
从历史考证来看,早在张果老版本之前,已经有了水母娘娘水淹泗州城的故事。这个老版本故事内容比张果老的版本更丰富,也更有传奇色彩。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有唐僧误入小雷音寺的片段。这个片段孙悟空去请大圣国师王菩萨帮忙对付黄眉老怪,这里就提到了大圣国师王菩萨降伏水母娘娘的故事。由此看来在明朝中叶之前,水母娘娘水淹泗州城的故事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降妖除魔的主角并非张果老,而是大圣国师王菩萨。小说中的这位大圣国师王菩萨,其原型便是唐朝高僧僧伽和尚。
僧伽和尚是西域高僧,出生于葱岭以北的何国,唐高宗时期进入中原,最后留在江淮一带传教。他在当地显露出各种神异,尤其是显出观音十一相化身,被认为是观音菩萨下凡。他在泗州城建立寺庙,在北齐香积寺庙的基础上建立了普照王寺,受到江南佛教信徒的推崇。由于在传教之中成就斐然,被称为和唐玄奘并称的高僧,受到唐高宗、武则天和唐中宗的多次赏赐,还被敕封为唐朝"国师"。僧伽在唐宋时期名气很大,在《宋史》之中被记入了《高僧传》,还被宋太宗赐予谥号"大圣"。
由于僧伽和尚建立的普照王寺就在泗州城,所以他的故事中有过多次保护泗州城的记录。水淹泗州城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现在流传的版本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的朱元璋时期。在这个版本之中的水母娘娘并不是京剧中提到的水牛精,而是淮河水怪无支祁,《西游记》中称为水猿大圣。故事中水母娘娘与泗州城太守的儿子相恋,太守将儿子囚禁起来,不让两人见面。于是水母娘娘大怒,率领水军攻打泗州城,泗州城太守战败只能逃到普照王寺躲藏。这个事情也惊动了明太祖朱元璋,还把朱家在泗州的皇陵都淹没入水。
朱元璋上表天庭,请玉帝派天兵天将对付。于是玉帝派了托塔李天王的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带领天兵天将下凡降妖。结果打了半天还是搞不定,于是泗州太守又在庙中向僧伽和尚的塑像祈求,最终使得僧伽和尚现身降妖。僧伽和尚是观音化身,他变化为老妪形象用金钢铁索,铣锁水母娘娘的锁骨,使其动弹不得,将其打入地井之中。据说当地还流传着诗,"永宁寺外水母井,观音足下金莲生。本是上古淮水神,累犯天条洪泽深。历经千辛勤修炼,尝尽万苦换脱人。虹桥遗梦江水恨,弥天怒淹泗州城。"
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在他的注重《舆地纪胜》中写道,"水母洞,在龟山寺。俗传泗州僧伽降水母于此"。可见僧伽和尚降伏水母娘娘的故事,在南宋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比张果老的版本早了几百年时间。而京剧的版本又只是在张果老版本上的改编,算是拾人牙慧的作品。
对于为何这个故事会从佛教高僧僧伽和尚,演变为道教神仙张果老,在民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我个人还是认为这是当时全真教传教活动对民间的影响造成的,是这个造神运动的结果。在八仙故事中还有相当多的故事是来自于其它仙人的传说,如我曾经提到的黄鹤仙人、壶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