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斯大林知悉德日两国协定内容后,十分担忧苏联腹背受敌,两拳难敌四手,于是,利用中国的力量以牵制日本的念头愈加执着。恰好这时中国发生了西安事变,斯大林的态度对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很大的作用。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日本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在美、英主导的华盛顿体系中,同样受到了抑制。由于无法在综合国力方面和英美竞争,日本政友会总务长森格说:“日本的生存权眼看只有日复一日地趋于土崩瓦解,要挽回这种局面,除发动国力(战争)以外别无他法。”于是,日本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据中国东北。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纷纷遣责与制裁日本,日本愤而退出国联,孤立于国际社会。如此,境遇相似的德国和日本惺惺相惜,慢慢走到了一起,但是日本和德国还不敢公开对抗英、法、美,也害怕两国的合作会遭致英、法、美的反弹。在德、日两国的眼里,除了英法美以外,还有一位

二战期间,德国与苏联的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一度有结盟趋势,差点形成德意日苏四国轴,最终在利益面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反目成仇,血流成河。

一战之后,由英国、法国和美国主导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德国和日本受到制约。

德国是一战的发起国与战败国,因此英法想通过凡尔赛条约以削弱和惩罚德国。用英国人的话说是非常“残酷”。于是,受到强烈压制德国心怀怨恨,就有了重建世界秩序、重新瓜分世界的强烈要求。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1)

一战后德国丧失大片国土

日本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在美、英主导的华盛顿体系中,同样受到了抑制。由于无法在综合国力方面和英美竞争,日本政友会总务长森格说:“日本的生存权眼看只有日复一日地趋于土崩瓦解,要挽回这种局面,除发动国力(战争)以外别无他法。”于是,日本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据中国东北。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纷纷遣责与制裁日本,日本愤而退出国联,孤立于国际社会。

如此,境遇相似的德国和日本惺惺相惜,慢慢走到了一起,但是日本和德国还不敢公开对抗英、法、美,也害怕两国的合作会遭致英、法、美的反弹。在德、日两国的眼里,除了英法美以外,还有一位实力不容小觑,同样也是德、日两国共同对手的大国——苏联。

1936年8月,日本广田内阁正式将“北进”和“南进”定为国策,所谓“北进”就要对苏联作战。因此,德、日两国于1936年11月25日出台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和《秘密补充议定书》,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个协定。这样的所谓三国合作当时有一举两得之效,表面上是针对社会主义苏联,实际又对英、法、美进行威慑。让他们在德国争取生存空间的斗争上,不要说三道四,碍手碍脚。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2)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斯大林知悉德日两国协定内容后,十分担忧苏联腹背受敌,两拳难敌四手,于是,利用中国的力量以牵制日本的念头愈加执着。恰好这时中国发生了西安事变,斯大林的态度对事变的和平解决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三国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虽然被德意日媒体大肆宣传,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壮声势而已。

而德日两国虽因“同病相怜”走到了一起,但是关系并不紧密,因为两国的处境和战略目标并非完全一致。

德国的目的是:日本不仅要牵制苏联,而且还要在远东地区牵制英法,以便于德国在欧洲大陆重整军备,进行侵略扩张。为此德国希望与日本展开更紧密的军事合作,1938年1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日本驻德武官大岛浩提议缔结日德军事同盟,但日本态度暧昧。

日本的谨慎源于其尴尬的处境,此时日本已陷入中国战场,自感没有余力在北方对苏联开战,也没有力量在东南亚对英美开战,因此无法配合德国。面对德国发动的欧洲战争,日本的态度也很明确:“日本无意卷入(欧洲战争),它将集中力量处理中国事件。”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3)

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希特勒与英国首相张伯伦握手

直至1938年慕尼黑协定,德国吞并捷克后,德国仍希望能够升级德日关系,建立紧密的同盟。但是日本十分担心被卷入到德国和英法之间的战争中,于是德国只好先和意大利单独签订了一个《德意钢铁同盟》。

德国一心要冲破凡尔赛体系,从美、英、法手中夺回瓜分世界的权利,虽拉拢了意大利,仍觉势孤力单,而日本又不愿意积极配合德国以牵制英美,在这种形势下,德国只得向苏联伸出了合作之手。当时的德国和苏联有着许多经贸往来,彼此是对方的第一贸易伙伴。苏联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有两大功臣:即美国与德国。前者的“援助”,来自大萧条时期的资本家与失业者,如大批美国的工程师被苏联“保证就业”的承诺吸引,移民苏联;后者则更看中苏联人的资源,希望用技术和产品换取苏联人的粮食、石油。

1939年8月19日,苏德两国在柏林签订贸易贷款协定。根据这项协定,德国在今后七年内将给苏联提供两亿马克的贷款。在友好合作的氛围中,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缔结赫赫有名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4)

斯大林会见里宾特洛甫

那时德国进口的石油,有三分之一来自罗马尼亚,有大约三分之二来自苏联。

在苏联源源不断的输血下,希特勒决意要完成建立大德意志国家的最后一举,即夺权波兰走廊,连接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作为波兰的盟国,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德国为了能在欧洲抗衡英法,于1940年9月跑到东京与日本举行谈判,当时法国已战败,日本垂涎法属印度支那的无主之地,而英国已将大部分军事力量投入到了欧洲和地中海,其在东南亚和印度的力量十分虚弱,几乎就是不设防的,如果日本南下,那么将轻易的攫取这部分大英帝国的资产。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加上日本的“北进战略”屡屡受挫,因此日本当局决定立即推行“南进”战略,如此就面临着与美英发生正面冲突的危险,因此也需要德国的配合,这样两国结盟就有了坚实基础。随后德国又拉意大利加入谈判。9月27日,三国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三国轴心协定》。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5)

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而这个《三国同盟条约》实际上也是和当年的《德意钢铁同盟》相类似,在对英国的战争陷入僵局的时候,美国巨大的身影已经在大西洋上隐隐晃动,希特勒担心美国随时都有可能加入到战争中来,为了阻止美国参战,于是有了这个《三国公约》。目的很明确,警示美国不要轻举妄动。因为按照公约规定:如果一旦发生战争,对德意日三国中的任何一国进行攻击,那么缔约国将以一切政治 经济和军事手段进行相互援助。

用希特勒的话来说,这个公约的主要目的是震慑“美国的战争贩子们”,这样如果美国参加英国对德国的战争,那么它就必须同时和德意日三个国家进行战争。

缔结这个协议的第二个目的是,德国想尽快结束对英国的战争,拖下去的话美国随时可能参战,而苏德关系因双方都在扩张,矛盾不断滋生。时间对于德国来是一个不利的因素。问题的关键是和英国达成妥协,只要与英国停止了战争,那么美国就没有理由加入战争。但英国一直对美国参战抱有期望,迟迟不愿讲和,战争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6)

这时恰好苏联对三国协议提出了抗议,希特勒有了一个新的点子——为什么不能像对待日本人一样也利用俄国人呢。不妨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作为战利品吸引苏联参与对英作战,然后再利用苏联的力量恐吓美国人,这样就能尽快结束和英国的战争。

用希特勒对未来的想法就是:“英国即将被征服,大英帝国这份幅员四千万平方公里、范围遍及全世界的的产业,就像一个破了产的庄园一样,等待被瓜分。在这份产业中,俄国会分到可以进入不冻和真正的公海的通道。”

“所有想要参加瓜分这份破了产的产业的国家,都必须停止他们本身之间的一切争执,一心参与对英帝国的瓜分。这个原则适用于德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

为此德国进行了一些列缓和德苏双方矛盾的活动,1940年11月12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应希特勒邀请,率领庞大的苏联外交使团访问柏林,双方就四国同盟与苏德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会谈。对四国同盟,德国的方案是:

第一,日、德、意、苏四国共同为国际新秩序而努力;

第二,苏联要与日、德、意三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步调一致;

第三,四国不与四国中任何一敌对国订立协定;

第四,四国在经济上互相援助;

第五,在势力范围划分上,德国、意大利控制欧洲和非洲;日本控制整个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苏联控制波斯湾和整个印度。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7)

莫洛托夫在柏林检阅德军仪仗队

当时莫洛托夫对苏联与德国在联手瓜分世界,共同主导世界新秩序的总原则上是一致的,准备接受四国协定,但对德国的方案提出了附加条件:

第一,德国首先要先从芬兰撤军;

第二,苏联要有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建海军基地的权力;

第三,在巴尔干地区要承认苏联对保加利亚的领有权;

第四,日本要放弃在库页岛开采煤、铁和石油的权益。

可见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上。按照德国的设想,土耳其将加入轴心国,作为德国的伙伴和区域性大国,它将有可能分到一些希腊领土和英国占领的塞浦路斯。

由于双方始终无法就如何划分东欧与土耳其的势力范围的问题达成一致,经过两天的艰苦谈判后,不欢而散。11月14日莫洛托夫带着德国方面给出的一份《德、日、意、苏四国政治合作协定草案》,悻悻而归。

苏德转折性的战役(从四国同盟到三国轴心)(8)

希特勒会见莫洛托夫

11月26日,苏联高层深入研讨之后,斯大林召见了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表态同意德国提出的“四国同盟草案”,但是苏方所提的几点要求必须在战前兑现。

莫洛托夫的访德及此后斯大林的答复无疑是个重大的转折,苏联贪得无餍的胃口令希特勒非常不满与愤怒。此后,德国的外交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由拉拢苏联改为击溃苏联的方式来应对美国可能参与欧战的局面。希特勒的结论是:“德国的胜利是俄国人不能容忍的,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使俄国人屈服。”至此,苏德两国的亲密合作关系急转直下,希特勒最终于1941年6月22日首先进攻了苏联。如果1940年11月12日苏德达成共识,那么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极有可能被改写。虽然苏联和纳粹德国早已消亡,但二战爆发初期的苏德两国,作为意识形态、文化和地缘政治利益大相径庭的两个国家竟然能合作无间,差一点成为同盟国,每每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