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刘邦带领着近十万众的胜利之师,浩浩荡荡开进了秦都咸阳,数万民众或被迫、或自愿的夹道欢迎,刘邦当年在咸阳街头赞叹秦始皇的“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一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这是读书人宏涛的第31篇原创作品

本文约6900个字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刘邦带领着近十万众的胜利之师,浩浩荡荡开进了秦都咸阳,数万民众或被迫、或自愿的夹道欢迎,刘邦当年在咸阳街头赞叹秦始皇的“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当他进入秦都宫殿,看到金碧辉煌的楼台亭阁、琳琅满目的珍奇异宝、倾国倾城的后宫嫔妃,不由得目眩神夺、意乱情迷,恨不得立即搬入宫中,畅享帝王尊贵。

打小就和刘邦在一起的连襟樊哙给了刘邦当头棒喝:沛公是想拥有天下?还是只想小富即安?难道忘了正是眼前这些奢侈荣华,把秦推向了灭亡。请沛公立即还军霸上,不要留在秦宫之中。

樊哙的这番话语,后世学者均颇加赞赏。

例如清代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议:刘邦此时的见识还不如樊哙,樊哙为刘邦谋的是“拥有天下”的打算,而不仅仅是“怀王之约”的限定。

刘邦还在为自己想留在秦宫中犹豫,张良又进言:沛公先入咸阳,是为天下诛暴安民而来,现在应该换上丧服,祭奠阵亡的将士,抚慰秦地的民众。如果留在秦宫中,那和昏庸残暴的秦二世胡亥有什么分别?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请沛公听取樊哙的劝谏。

刘邦终于清醒了,他从谏如流立即起身出宫,下令封闭府库宫廷,除了萧何等人加快接受各类律令账簿、典籍资料外,其余人等不得擅自进入秦宫。刘邦全盘接受关中地区的各级官吏,加快恢复各级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咸阳城里除留下少数兵力维持治安外,其余部队均撤回灞上。

刘邦军进入咸阳后,最惊恐不安的就是旧朝官员们,他们是秦暴政的爪牙,是受苦民众的直接压迫者,是起义军的仇敌,刘邦不仅没有惩办,反而要求各安其位、继续各行其责。秦吏们由惊恐转向心安,对于刘邦不由得感激涕零,发自内心的竭力维持新政权统治。

刘邦安抚完官吏,面对民众渴盼废除秦苛政的愿望,随即宣布: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严苛的秦朝法律皆废止。

这三条只规定“杀人、伤人、偷盗”的简单律令,成为关中地区新的行为规范,获得关中百姓的广泛认可,被史称为“约法三章”。

在出台“约法三章”后不久,旧秦的一位叫解生的博士建议刘邦:关中乃是天下最富饶之地,地形地势之胜天下无可比拟,听说秦将章邯已经投降项羽,项羽赐封雍王,要把关中给他治理。沛公应该赶紧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军队进来,随后征发关中子弟准备抵抗诸侯。

刘邦很是认可解生的建议,于是照此安排。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1)

当刘邦一路向西,攻入咸阳,项羽却在与秦军主力艰难鏖战。

项羽军分别在巨鹿、漳河、汙水大破秦军,章邯在兵力损耗殆尽、军粮补给告罄、队伍士气低迷的背景下,在殷墟率20万秦军向项羽投降。项羽立即率大军沿黄河向西,浩浩荡荡进军咸阳。

公元前207年11月初,项羽军行至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东)时,投降秦军与起义军之间各类冲突矛盾不断发生。

秦降兵担心如果随楚军攻秦失败,项羽则携俘虏回撤江东,秦朝必会将投降秦兵的父母妻子诛杀。于是降兵们情绪低落,彷徨不安。其实此时刘邦已经灭亡秦朝,出台新律法,秦降兵们的家人安全都已经得到了保障,但这个信息秦降兵们并不知道。

秦降兵的思想情绪问题已经比较突出了,项羽在和身边亲信商量后,担心20万秦军日久生变,不仅不做消除秦降兵思想疑虑的工作,而是决定全部予以击杀。一天夜里,项羽调动兵将突然袭击降卒,将20万人坑杀于新安城南。

这起坑杀20万降卒的愚蠢残暴野蛮事件,是项羽给自己埋下了与关中民众不可调和的血海深仇,也把刘邦所极力呈现的宽厚长者形象衬托的更加突出。

11月中旬,项羽军到达函谷关,才得知刘邦已破咸阳,而且派军驻守阻拦自己部队进关。项羽大怒,立刻攻击夺关。随后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长驱直入,驻军于离灞上约40多里的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区东),既震慑咸阳,又与刘邦形成对峙之势。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2)

刘邦派往驻守函谷关的军官,是左司马曹无伤的属下。曹无伤随刘邦从彭城起兵反秦,看到刘邦的沛县故人和沿路投奔的新人纷纷升官重用,而自己职级并没有多大变化,于是心生不满。他得知项羽率领号称“百万”的联军攻入函谷关后,便判断项羽、刘邦必定会翻脸对战,在审时度势后,他认为项羽成功机率更大,于是决定弃暗投明另攀高枝。

曹无伤派出特使向项羽表达自己投诚之意,并且报告:刘邦已决定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为丞相,还把秦宫中的奇珍异宝全部占位己有。

项羽因为叔父项梁被秦军所杀,这两年多来与秦军无数次浴血奋战,心中充满了对秦朝统治者的仇恨。当他得知秦王子婴还要受到刘邦重用,而且最重要的是秦宫中财宝已被刘邦夺得,当场火冒三丈,咬牙切齿。

项羽谋士范增趁机进言:刘邦本是爱财好色之徒,这次入关后不取百姓财物、不近嫔妃女色,说明他野心勃勃、志向高远!我派人看过他头上之气,是形如龙虎、灿如五彩,这是天子之气!必须立刻出兵消灭刘邦,不可错失良机。

曹无伤特使的汇报,范增的火上浇油,使项羽下定剿灭刘邦的决心,他立即传令楚军上层:明早起兵突袭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一直随同项羽军伐秦,担任项羽的左尹。他在起兵之前就同张良交好。项伯得知突袭刘邦的消息后,担心好友张良在乱军中丢了性命,于是连夜骑马跑到刘邦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计划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没必要陪刘邦一起死。

项伯是侠义之人,侠义之人崇敬的一般也是侠义之人。

张良说:当年韩王派我随沛公出征,现在沛公遇到危险,我先逃走就是不义,这种事情我做不到,我还是得把情况告诉他。

这个“不义“两字,让项伯无话可说,他便在张良营帐中等待,计划等张良向刘邦告别后一起走。

张良把情况告诉刘邦。刘邦大惊,连忙询问:这可怎么办?

张良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谁替大王出的镇守函谷,不让联军入关的计策?

张良此时已经称刘邦为大王,说明刘邦团队均以刘邦要封秦王自居,而派兵函谷关一事,张良应该不知情。

刘邦面红耳赤的回答:我是听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建议,想着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就可以称王了。

张良追问:大王估计我们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刘邦当然明白张良这是故意设问,他甚觉难堪,沉思片刻说:论兵力,我们不如人家,您说现在该怎么办呢?

张良说:那就当面请求项伯帮助,向他解释沛公决不敢背叛项王。

张良这句话中,悄然将“大王”改为“沛公”,意思是现在到了服软欺骗的时候,这是唯一的应对之策。

张良的主意为刘邦指明了方向,刘邦神色稍定,他突然起疑心,这等机密大事,项伯为什么要夜闯敌营,告诉张良。

于是假装平淡的问道:你怎么和项伯会有交情?

张良解释说:在秦朝时候,项伯就和我有交往,有一次项伯杀了人,我设法救了他。今日发生危难,所以他来救我。

刘邦继续问:你们两人年龄,谁大谁小?

张良说:他比我大。

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礼节待他。

这寥寥几句话,刘邦探清了项伯张良关系,又以一句“兄长礼节待他”,在内心情感上把张良和自己定义为兄弟亲密关系,而且以沛公或准秦王的身份称项伯为兄,也是给足了张良、项伯面子。

刘邦与项伯见面后,首先举杯敬酒,祝愿身体康健;随后介绍家人,结为儿女亲家;接着充满真诚和委屈的诉说:我进入关中后,秋毫不犯,登记吏民户口,封查府库宫殿,都是想摸清秦朝家底等待项将军接收,函谷关的驻军是为了防范盗贼和处理异常情况。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何曾有过丝毫叛逆之心,恳请您代我向将军解释,不负我对将军的赤诚。

项伯被刘邦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他认为与刘邦都成了儿女亲家,肯定不会给自己撒谎,而且刘邦解释的函谷关驻兵理由合情在理,应该是项羽冤枉了好人,这些情况要赶紧告诉项羽。

项伯起身告辞,临别时叮嘱刘邦:明天一早就来鸿门,亲自向项王赔罪解释。

项伯连夜回到项羽军营,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并特别强调说:如果刘邦不先入关灭秦,将军怎么能轻松进来呢?现在刘邦有大功,而我们却要灭了人家,这是不仁不义的做法。不如就趁机好好款待,缓和一下双方关系。

项伯的劝说,项羽最后同意了。

鸿门宴的结局,其实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决定了。

这就是刘邦的政治才华和公关能力,于不动声色中,把两个即将刀戈相见、敌对阵营的人能结为盟友亲家;遇事能屈能伸、随机应变,甚至把函谷关驻兵都包装为忠心之举,这些本事项羽没有,而且也学不来。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3)

第二天清早,刘邦由张良陪同,带领樊哙、夏侯婴等几名心腹将领,与一百多骑兵赶到鸿门拜见项羽。

在项营的宴会帐中,刘邦在向项羽,以及其他随项羽一并进入关中的诸侯行完礼后,满脸委屈,恭恭敬敬说: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谁也没有料想到,我能够先入关灭秦,又在这里与将军相会。只可惜现在有小人挑拨离间,使将军和我之间产生了隔阂。

刘邦这番话站位高远、内容软中带硬,而且避开核心矛盾。

用合理抗秦、一南一北,把自己和项羽拉到了一条共同战线上;讲清楚自己先入关灭秦,提醒所有人别忘了“怀王之约”,这秦王理应由我来当;以有人挑拨离间,把自己和项羽之间的对抗矛盾引导为偶然“误会”。

项羽在众人面前,当然不愿意让刘邦的大方得体衬托出自己的小肚鸡肠,连忙辩解自己不是平白无故冤枉刘邦,他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来说的,要不然,我怎么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呢?

见面的第一个回合,刘邦就让全场诸侯在道义上站在了自己这边,并引导项羽把告密者主动抛出。

项羽宣布宴会开始,项伯、范增,刘邦、张良,以及其他诸侯将相一起开始饮酒唱和,大家虽然各怀鬼胎,但都不动声色,静待其变。

范增是项羽身边的智囊,他的眼界、见识均在项羽之上,他之前从刘邦入关中后的作为,就断定刘邦必定是项羽称霸天下的对手,因此极力劝说项羽杀掉刘邦。今天见到刘邦开篇几句话,便化被动为主动,心中更是为项羽着急。如果今天错过鸿门宴这个除掉刘邦的时机,放虎归山,必定后患无穷。他不停使眼色给项羽催促行动,并举起佩带的玉玦(音如决,意思为快下决心)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仍然没有反应。

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羽的堂弟项庄,此人是一员猛将,按照之前安排,由项庄带领人埋伏在宴会旁边,只要令下,就冲进去杀掉刘邦。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狠心。你现在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毕,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否则日后你们都将成为他的俘虏!

项庄领命,提剑进入营帐,先向项羽祝酒,然后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娱乐,请让末将舞剑助兴。

项羽本是豪爽性情之人,没有多想,便答应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拔剑起舞,所有人都看出剑剑指向刘邦,刘邦开始情色慌乱起来。项伯见项羽并不阻拦,以为项羽改变了主意,于是走到帐中间,也拔出剑来,与项庄共同起舞。当项庄靠近刘邦时,项伯就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始终无法下手。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4)

宴会现场形势急转直下,谁也不敢预测项伯能否一直挡得住项庄,项庄会不会另出杀手,项羽心思又会有什么变化。

张良连忙走出营帐,到军营门口找樊哙。

樊哙正在焦急等待,见到张良,连忙问:现在情况如何?

张良说:十分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意在借机刺杀沛公。

樊哙说:情况紧急,让我冲进去,和项庄同归于尽。

樊哙一手执剑,一手持盾,冲入军门,军门内外持戟交叉的卫士看见有人冲过来,急忙上前阻拦。樊哙用盾牌挡住长戈,用身体猛力冲撞,卫士们纷纷跌倒在地。

樊哙闯入大帐中,顾不得把披在身上的营帐门帘放下来,握紧手中剑和盾,头发根根向上竖起,怒目注视着主人项羽。项庄和项伯见到有人突然闯入,于是都停止舞剑,紧盯来人。

项羽握住剑柄,站起身来质问:来者何人?

跟随着樊哙回到宴会的张良介绍说:这是沛公的侍卫首领樊哙。

项羽十分欣赏樊哙的威武气势,开口赞到:好一位壮士!赐酒!

侍者对于这位不速之客没有好感,于是给樊哙呈上一斗酒,等着看他出丑,樊哙拜谢后,站起身竟然把酒一饮而尽。项羽又说:再赏他一条猪腿。侍者便呈上一个生的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的前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如操屠刀,凭借自己的多年积累的“专业技能”,干净利落的剔肉除骨,把生肉整齐切片,边切边吃,一会就把一条猪腿吃完了。全场宾客见到樊哙行云流水的刀法、英勇无畏的气势,无不骇然赞叹。

项羽忍不住询问:壮士!还能再喝酒吗?

樊哙大声回答:我死都不怕,还害怕饮酒?秦王是虎狼心肠,杀人多到无数,罚人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入咸阳者封王。’现在沛公打败秦军,第一个进了咸阳,可任何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宫室、府库,驻军霸上,等待大王您来主持大局。至于派兵把守函谷关,那是为了防备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我家沛公这样劳苦功高,不仅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大王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与灭亡了的秦朝有何区别。请大王三思!

樊哙这一番义正言辞的演讲,把项羽放置在了是“误信”小人挑拨的地位,如果再继续置刘邦于死地,则是暴秦的做法,那天下诸侯亦当再诛之。

项羽基本上已经决定不杀刘邦了,这时也想不出合适的话语接话,只能说:坐。

樊哙挨着张良坐下,项庄退出,项伯入座,全场又开始了新一轮把酒言欢。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5)

刘邦看到现场局势一波三折,决定还得尽快离开,于是饮了一会酒,起身假称上厕所,随口招呼张良。樊哙一起走出营帐,

刘邦对大家说:现在得赶紧走,只是未曾向项羽告辞,这该怎么办?

樊哙着急说:做大事不拘小节,讲大礼不必谦让。人家现在正好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等着被宰的鱼和肉,逃命要紧,还告辞什么?

刘邦安排张良留下来辞谢。张良问刘邦有没有带礼物,刘邦说:有一对玉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双玉斗,准备献给亚父。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献,那就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

鸿门距离刘邦的军队驻地霸上,相距约四十里。刘邦对张良说: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你估计我回到军营后,再进去辞行。

刘邦为了不惊动项羽范增,就留下随行车马和一百多随从,独自骑马,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员大将,执着剑和盾牌紧随其后,徒步逃跑。

估计刘邦已经回到霸上。张良从容不迫的走进营帐,向项羽、范增献上礼物,致歉说:沛公不胜酒力,不能向大王当面告辞。特命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范将军。

项王连忙问:沛公现在哪里?

张良回答:沛公醉酒失态,听说大王还要罚他再喝酒,刚才已经独自离开,这会已经回到军营了。

项羽认为今天刘邦的卑躬屈膝,多次谢罪,还是给足了自己面子,于是不再追究刘邦不辞而别之事,欣然接受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范增听到刘邦已经逃回驻地,气的把玉斗扔在地上,拔出佩剑把玉斗击得粉碎,长叹一声,对着全场人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将来都要被他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

鸿门宴就此落幕。

鸿门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是一场箭在弦上最终未发的故事,是弱者不惧强权斗智斗勇的故事,是患难兄弟英雄惜英雄的故事,是惊心动魄后干戈化玉帛的故事。

从表面看来,事件的过程是刘邦派兵驻守函谷关拒项羽入内和曹无伤投诚告密,引出范增鼓动项羽,筹划杀掉刘邦,但是刘邦最终侥幸脱身。

鸿门宴刘邦能够全身而退的主要原因是:项伯被刘邦折服,设法全力营救,张良、樊哙随机应变,机智应付。后人多有感叹的是:项羽在鸿门宴上如果听从范增建议,杀掉刘邦,则楚汉相争、刘邦称帝的历史会被改变。

关于项羽为什么放过刘邦,大多分析都是从项羽缺乏远见、性格反复、有妇人之仁而论,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与项羽刘邦两股武装实力及项羽未来目标有密切关系。

一是当时“反秦”统一战线的需要。

刘邦、项羽彼此曾经“约为兄弟”,共同起兵反秦,双方都是按照楚怀王的安排,分别与秦军浴血奋战、九死一生。巨鹿之战后,各路义军均在名义上听从项羽指挥,此时秦朝刚刚灭亡,项羽与“义军首领”立即反目成仇还缺乏心理和军事准备。

二是项羽并无绝对军事优势。

项羽军一路征战攻入关中,人疲马乏急需休整,粮草供给艰难筹措,坑杀20万秦降卒对其他投诚士兵产生的恶劣影响还未消除,秦地百姓对项羽军必是充满怨恨。刘邦十万兵马已经训练休息两个月,后勤军资应已有渠道保障,“约法三章”获得了关中百姓的爱戴信任。项羽杀宋义当机立断,灭秦军智谋多端,唯独在杀刘邦时犹豫迟疑,那是因为项羽已经做了盘算,假如杀了刘邦,必定要与刘邦军有一番鏖战,项羽此时刚入关中,立足未稳,对刘邦实力底细不明,当然不能贸然行动。

三是项羽要谋求政治主动。

刘邦已经向项羽俯首称臣,以退让请求妥协,项羽要称霸天下,当着各路义军面,当然不能杀出第一刀,这是建立自己霸主地位的政治需要,也是获得诸侯群雄广泛认可的道义基础。

四是项羽还没有把刘邦当对手。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对自己项氏血统自豪得意,他在自幼习武时,就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加上他本身骁勇善战、所向无敌,他对刘邦这种市井小民是根本瞧不上眼的,项氏叔侄收容“刘邦”,项羽和刘邦“约为兄弟”,目的是为了让刘邦俯首称臣,根本不认为刘邦与自己可以平起平坐、配称对手。项羽的刚愎自负与自信骄傲,也给了刘邦日后取得更大成功的机会。

鸿门宴人物特点及事例(鸿门宴秦汉历史人物评析之三十)(6)

下期预告:《刘邦封汉》刘邦与项羽最大的区别,刘邦总能站在道德伦理的高点去做团结,把自己的朋友弄得多多的;而项羽总是自毁形象自断后路,把自己的敌人树得满满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