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在院中的他边养伤边学习,1942年8月入读了阿斯特拉罕步兵学校中尉速成班。同年毕业后,他被委任为后备第197团步兵排长,随部队奔赴另一个战场——斯大林格勒。 彼时的列宁格勒正处在德军的包围中,阿赫罗梅耶夫和他的部队就驻扎在离中心战场30多英里的地方。1941年12月,阿赫罗梅耶夫中弹负伤,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 1940年,18岁的农村小伙阿赫罗梅耶夫刚从莫斯科第一海军专门学校毕业,正在列宁格勒伏龙芝高等海军学校学习深造,但只过了一个学期就被送上了战场,按理来说直接把这种人才丢到前线是很不合理的,但是此时是1941年,阿赫罗梅耶夫被派去的战场叫列宁格勒。学院时期的阿赫罗梅耶夫

“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是我的朋友,他自杀身亡是一个灾难,它折射出震荡着整个苏联的抽搐。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是一个共产党人、爱国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战士。。。。”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克罗乌弗将军悼文,1991年 《时代》周刊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随着克林姆林宫上方的红色旗帜被降下,那个不可一世的红色巨人倒下了。

而在四个月前的1991年8月22日,有一位老人不忍看着这个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国家灭亡,选择了自杀,他的名字叫阿赫罗梅耶夫。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1)

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

“我的32名同学中,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活了下来。”

1940年,18岁的农村小伙阿赫罗梅耶夫刚从莫斯科第一海军专门学校毕业,正在列宁格勒伏龙芝高等海军学校学习深造,但只过了一个学期就被送上了战场,按理来说直接把这种人才丢到前线是很不合理的,但是此时是1941年,阿赫罗梅耶夫被派去的战场叫列宁格勒。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2)

学院时期的阿赫罗梅耶夫

彼时的列宁格勒正处在德军的包围中,阿赫罗梅耶夫和他的部队就驻扎在离中心战场30多英里的地方。1941年12月,阿赫罗梅耶夫中弹负伤,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

在院中的他边养伤边学习,1942年8月入读了阿斯特拉罕步兵学校中尉速成班。同年毕业后,他被委任为后备第197团步兵排长,随部队奔赴另一个战场——斯大林格勒。

就这样,阿赫罗梅耶夫战斗在二战最惨烈的两场战役中,列宁格勒战役苏军阵亡士兵超64万,而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双方阵亡士兵总和超过200万。

多年后阿赫罗梅耶夫是这样回忆当时的经历的:“整整18个月我没进过屋子,即使在气温低至零下50℃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两个冬天都露宿在外,从没过过一天暖和日子。老是打仗,老是挨饿。”

“而且,死人那么多。像我这种年纪的男孩10个里有8个都死了。我的32名中学同班同学中,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活了下来。”

从营长到元帅

1945年9月2日,随着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此时的阿赫罗梅耶夫是第14坦克团的坦克营营长。

金子在哪都是会发光的,能力出众的阿赫罗梅耶夫由于出色的表现,他的军衔平均五年就能晋升一次,到了1975年,阿赫罗梅耶夫晋升为上将,并最终进入高级司令部任职。

当时苏军第一总参谋长、电子战之父,苏联元帅奥加尔科夫在对他的鉴定中是这么评价的 “阿赫罗梅耶夫对苏联武装力量及潜在的敌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深入,了解透彻。他意志坚定、果敢,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不畏艰险。”

1979年4月,阿赫罗梅耶夫升任苏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军衔晋升为大将。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3)

参谋长时期的阿赫罗梅耶夫

1979年,亲苏的阿富汗塔拉基政权倒台,哈菲佐拉阿明上位。阿明上位后的种种举动把苏勋宗勃列日列夫气到不行,决定对阿富汗出兵,干掉阿明,重新扶植一个亲苏政府。

此时刚升任副总参谋长的阿赫罗梅耶夫坚决反对出兵计划,并在会议上从军事的角度详细解释了原因——为了决战欧洲平原而打造的全机械化苏军并不擅长应对复杂山地作战,而以推翻敌对政权为目的战争不同于全面占领,势必会陷入到无休止的山地游击战中,这对苏军十分不利。

但遗憾的是勃列日列夫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执意对阿富汗出兵,并让他制定出兵计划。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就算心中再怎么不满,阿赫罗梅耶夫也只能照办。很快他就制定好了一份计划上报了上去,但这份计划让穷兵黩武的勃列日列夫看完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阿赫罗梅耶夫的计划是:至少出动20万部队全面占领阿富汗,消灭所有反对势力,而且为了稳固新生政权,苏军应该在全面占领阿富汗后继续进攻邻国巴基斯坦,打到印度洋沿岸,建立一个傀儡政权,一举获得印度洋出海口。

单从军事角度来讲,阿赫罗梅耶夫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很高,因为此时的美国还没有从越战中缓过来,中国和欧洲也被苏军压制处于绝对劣势,印度当时又是亲苏的。但勃列日列夫觉得这个计划在政治上过于疯狂,于是发回去让他重新修改,没办法,阿赫罗梅耶夫只能又拿出了一份保守的方案,即出兵十万,推翻阿明政权,新政权稳定后马上撤军。

事实证明阿赫罗梅耶夫最开始关于出兵的担忧是正确的,推翻阿明政权后的苏军很快就陷入到了无休止的山地游击战中,至撤军时,共付出了一万五千人伤亡的代价,而阿富汗方面则有超过一百万军民死伤。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以后有机会再单开一篇阿富汗战争。

阿赫罗梅耶夫在担任副总参谋长期间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上,1982年,阿赫罗梅耶夫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83年升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军衔晋升为苏联元帅。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4)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

既然无法改变灭亡的结局,那么我将死在国家之前

1989年2月,阿赫罗耶夫元帅退役,离开了一线工作的他后来担任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顾问,但此时的苏联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无数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理想国了,1990年3月14日,在戈尔巴乔夫的操作下,苏联变成了总统制,不管阿赫罗梅耶夫有多么的不情愿,他的身份也被变成了苏联总统顾问,苏联总统,多么可笑的词汇。

他曾当面指着叶利钦的鼻子骂道 “对于你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个单词,而对于我,它是我国人民70年的生活和斗争!”

但已经是退休老头的他说的话起不到任何作用,他只能看着曾经的苏维埃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1991年6月19日,在纪念卫国战争50周年的记者招待会上,阿赫罗梅耶夫对记者说道:“苏联现在的情况很像1941年,当年苏联付出2700万人牺牲所捍卫的社会主义大厦今天即将崩塌;当年希特勒千万大军未能达到的意图,今天却有可能实现。”

1991年8月21日,“819政变”失败了,这是苏联最后一个可能的机会,而随着政变的失败苏联国内越发动荡,已经彻底失去了所有机会,苏联行将崩溃,彻底走向灭亡。

1991年8月22日,无能为力的阿赫罗梅耶夫不忍亲眼目睹他当年保卫的祖国灭亡,他决定赶在苏联解体前自杀。

8月23日,克林姆林宫的守卫在阿赫罗梅耶夫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在他的岗位上自杀了。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封遗书,一封给戈尔巴乔夫的信以及几张钱币,钱是给他的秘书的,好让秘书帮他结清他昨天在食堂的伙食费。

在给戈尔巴乔夫的信中他这样写道:“当祖国即将灭亡,我生命的全部意义遭到毁灭时,我无法再活下去,我的年龄和所走过的生命历程给我权利去死,我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了。。。尽管大家都明白做些什么,我还是要强调一下,迟早要有人对苏联的分裂负责。这并非什么叛乱的逻辑,这是严酷的必然代价。”

原来苏联真的死了

在阿赫罗梅耶夫自杀后,苏联政府对这位苏联英雄,苏联元帅的死没有发表任何祭文,也没有任何苏联高官对他的家人表示慰问,唯一对他的死感到深切悲痛的官员只有他的老对手,大洋彼岸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克罗乌弗将军。

几天后,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的遗体下葬,葬礼十分简陋,没有任何苏联官员参加,只有元帅的家人和几个老兵为元帅送行。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5)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之墓

9月 1日,阿赫罗梅耶夫的坟墓被盗,遗体被翻出,元帅服和勋章全部被偷走,元帅的家人们只能在万分悲痛下让元帅穿着常服再次下葬,读到这里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曾经的那个苏联,那个无数劳动者心目中神圣的苏联真的已经死了。

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都看到这了不点个赞吗?

喜欢我的文章的话请点个关注,每周给你讲一个古今中外的小故事。

往期链接:天神折鞭之地——公元1259年钓鱼城之战始末

共和国战神系列——冷枪王张桃芳

下期再见。

帝国最后的保命符(帝国元帅之死既然无法改变)(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