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新创的青铜器品种(青铜乐器识别指南)
战国时期新创的青铜器品种(青铜乐器识别指南)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来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战国 曾侯乙编钟。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上层三组凸出架子的就是19件钮钟、中下层最主体的是五组共45件甬钟,下层唯一一件长得不一样的就是镈钟。
同样是钟,这三种钟有什么区别呢?
甬钟&钮钟
钟是一件周代的打击乐器。在辨认两者区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清钟身上的各种“零部件”。
来源/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 甬钟的各部分名称
钟的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个可悬的柄。钟的各部分名称是:
共鸣箱的平顶称为“舞”,正背的中上部直的阔条称为“钲”,其两边突出的乳钉称为“枚”。
枚在发音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是作装饰用。“枚”的上下间隔部分称为“篆”。“枚”和“钲”占去了钟面的大部分位置。
以下称为“鼓” 弯曲的下口称为“于”,尖锐的两侧称为“铣”。悬挂钟体的柄形物称之为“甬”。“甬”的顶端称为“衡”。
到这里为止,以上各部位名称在大部分长得差不多的乐器身上都是通用的,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的“钲”“枚”“鼓”等。
“甬”中段突出的部分称为“旋”,“旋”上用以悬挂钟钩的孔称为“干”。这两者仅见于甬钟,并且决定了甬钟的悬挂方式,也就是倾斜着悬挂。
战国 长枚甬钟。来源/湖北省博物馆
西周晚期 旅钟。来源/上海博物馆
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直悬的钟,在“舞”面上竖立一梁,称之为“纽”,这种直悬的钟称之为钮钟。
春秋 子璋钟。来源/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