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时代致敬贡献(伟大的贡献触摸历史温度)
致敬时代致敬贡献(伟大的贡献触摸历史温度)他认为《伟大的贡献》具备四个主要特点: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评价:“《伟大的贡献》是北京电视台为我们奉献出的一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宏篇力作。”节目披露了大量珍贵历史档案,并首次披露了《田中奏折》的雏形——日本“东方会议”纪要内容,同时节目围绕“讲述”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电视语汇:一是保留讲述人在原有演播室展示实物档案的特色并提升表现力;二是讲述人在演播室综合运用虚拟植入特效,展示解读历史档案;三是讲述人走出演播室,走入复现的历史场景,身临其境动情开讲。节目一经播出,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全新电视语汇,就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少将认为:“《伟大的贡献》从细部着手,从细节着手,从历史真实着手,让我们重新更加深刻地审视这段历史。通过发掘珍贵的历史史料,通过现代化的呈现方式,很好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了起来,给大家一个全新
来源:传媒内参节目研究组(转载请标明出处)
8月24日22:15,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承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伟大的贡献》在北京卫视首播。
第一集《战火之源》用一个小时的时长,系统地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端和发展,用大量珍贵详实的历史档案,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险恶用心。
次日播出的第二集《暗夜星火》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在白山黑水间,东北义勇军在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支持下的浴血奋战。
节目披露了大量珍贵历史档案,并首次披露了《田中奏折》的雏形——日本“东方会议”纪要内容,同时节目围绕“讲述”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电视语汇:一是保留讲述人在原有演播室展示实物档案的特色并提升表现力;二是讲述人在演播室综合运用虚拟植入特效,展示解读历史档案;三是讲述人走出演播室,走入复现的历史场景,身临其境动情开讲。
节目一经播出,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全新电视语汇,就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少将认为:“《伟大的贡献》从细部着手,从细节着手,从历史真实着手,让我们重新更加深刻地审视这段历史。通过发掘珍贵的历史史料,通过现代化的呈现方式,很好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了起来,给大家一个全新的历史启示。”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评价:“《伟大的贡献》是北京电视台为我们奉献出的一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宏篇力作。”
他认为《伟大的贡献》具备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是独到,这个片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独特的视野、独特的表现手法,特别是给我们提供一些独家的史料,片子中披露的原始资料具有非常大的史学价值。
第二是权威,《伟大的贡献》采访了许多权威研究机构,特别是国家档案馆,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和‘考古式发掘’,另外栏目组在海外搜集了许多珍贵史料,这些史料都经过了专家的仔细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增强了我们影视节目的可信度。
第三是广角,这个片子非常可贵之处,是用国际视野来看待中国的抗战,具备了一种开阔的‘国际性视野’。
第四是新颖,这部片子采取了许多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特别是虚拟植入这样最前沿的影视表现手段,使这部片子给人非常高的欣赏价值,在寓教于乐之中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和灵魂上的洗涤。
所以我认为这部片子是一部非常好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影视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伟大的贡献》最大的特点是“它在世界的大格局下看中国,又从中国来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对我们了解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发挥的伟大贡献进行了详细解读。”
同时,尹鸿认为讲述人走进历史复现场景进行讲述:“是艺术上的很大创新,它把历史再现和我们对历史客观性要求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巧妙解决了,让观众的历史现象更具合理性,也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染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对《伟大的贡献》的艺术表达同样给出了高度认同,他说:“这次纪录片采用的在历史复现场景中讲述等表达方式,让人重回现场,这样的体验其实对年轻一代来理解抗战、理解当年中国人民为什么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种历史契合的状态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播形态。所以北京电视台这次也是站在了技术的高点上来加以主旋律式的创新和开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博士特别撰写了《科研精神与极致创意锻造视觉盛宴》的专题稿件,他将《伟大的贡献》的特点归纳为:
第一,突破“近距离”,追求“零距离”,节目首创讲述人走出演播室,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标准复现14年抗战中全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和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采用实景真人扮演重现的方法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与历史上的那一天、那一幕“零距离”触摸的感受。
第二,颠覆“讲述人”,穿越为“史中人”,讲述者的定位既不是念稿的播音员,也不是单纯讲故事的说书人,而是影像素材的“主宰”、是叙事推动的“上帝”,讲述人依据内容抛出悬念和疑问,引领观众进入多元时空,根据内容设计的演播室内的行动线,调动多重影音设备,从而形成独特的戏剧化的节目创新亮点。
第三,超越“知其然”,深挖“所以然”,《伟大的贡献》巧妙利用了普通受众对于抗战常识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现状,用悬念化的叙事方法催生受众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探寻解读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缘由脉络。既有宏观视野中世界格局的盘点推论,又有微小细节对抗战全局变动的影响分析,可谓“国际视野”“见微知著”并举。
第四,升级“虚环境”,还原“真环境”,《伟大》系列在保留对原始档案、文物、实物和珍贵影像的棚内经典讲解之外,将整个讲述区域升级为一千多平米的弧形多屏、巨幕互动演播室,讲述人带领观众从容游走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维时空之间。
信手“拈来”的文件,现场“拆解”的大炮,横冲直撞的坦克,降落在身旁的战机,随处摊开的地图与沙盘——虚拟植入技术,让观众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了现代化丰富的视听感受。
第五,跨界“真科研”,史料“大发现”,《伟大的贡献》的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剧组以高校学者的科研精神来对待电视创作,以治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历史细节,真正做到纪录片界、影视剧界、史学界、专题界、传播界、主持界、界界叫好。
作为北京卫视最具全国影响力的人文纪实栏目,《档案》栏目组深耕历史纪录片创作六年时间,创作了《8·19事件——苏联解体内幕》、《从一大到十八大》、《伟大的抗美援朝》、《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等精品纪录片。
此番,《档案》团队历时半年时间打造的“伟大系列”又一力作《伟大的贡献》,再一次凭借独到的叙事视角,权威的历史剖析和创新的艺术表达,带领观众触摸历史温度,激起时代回响。节目将从8月24日到9月1日,每晚22:15在北京卫视播出。
《伟大的贡献》不仅得到了学术界和媒体同行的认可,也在社交媒介上赢得了年轻受众的广泛热议。
新浪微博网友@漢_1896评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国殇,我们曾经的国苦家难,我们不忘,不敢忘,不能忘,不忘我们的今天是历史英雄们经历了多少苦难换来的,铭记!石凉老师讲的彻入心扉”。
BRTN网友郭井斌说:“在迎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多么盼望有这样一部系列片,把日本在我国犯下的罪行彻底公布于众,让年轻人了解历史不忘国耻。”
著名评论员@导弹熊:“《伟大的贡献》真正的价值在于实现了宏大叙事和主题报道的视觉突破,让普通观众无障碍理解历史概念和严肃命题,消除了当代和历史的隔膜感。准确地说,是在一个成熟的节目模式内,找到了主题宣传的任务模式,预计会被主管部门固化下来,成为重大节点的保留形态
《伟大的贡献》的播出受到了各方媒体持续关注。《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法制晚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等主流媒体大篇幅图文报道了《伟大的贡献》播出的消息,福州、兰州、山西、西安等地的主流报刊也对节目开播表达了关注;
搜狐开设专题页面,全方位跟进节目报道;
人民网、中新网、千龙网、腾讯、搜狐、新浪、网易、凤凰网等几乎所有主流门户网站都在重点位置、以较大篇幅对《伟大的贡献》进行了报道;
在微信平台上,“广电独家”、“北京资讯播报”、“传媒内参”、“北京那点事”、“千龙视频”等公众号对《伟大的贡献》投入即时关注,相关报道累计阅读量在两天之内突破12万。
《伟大的贡献》第一期播出期间,节目主话题#伟大的贡献#长达三小时位列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大榜第六位,并登上“电视节目”话题榜的首位;截至25日下午20点,#伟大的贡献#话题阅读量达到550多万次。
触摸历史的余温,即使70年已过依旧炙热滚烫。14年抗日战争历史留给今天的我们一个巨大的警醒: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必当复兴。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传媒内参卫视 研究群,与顶尖电视人交流节目制作经验,要实名(注明姓名、工作单位)才能加入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