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是怎么结束三国的(三国时期司马家代魏时)
司马家族是怎么结束三国的(三国时期司马家代魏时)3、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据为帝,绞杀朝中反对势力,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被夷三族,至此朝中再无死忠于曹家的势力。2、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托孤,让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这就为司马家掌权打下了法理基础。而同为托孤的曹爽,专权乱政、任用私人,不忠王室,一意伐蜀,搞得天怒人怨,朝中正直能臣与曹氏离心离德,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能够轻易培养三千死士而不为人知,高平陵一战顺利拿下曹爽一系而朝中上下没有激烈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平陵一役,司马懿诛曹爽三族,至此,曹家天下的脊梁被打断,曹氏宗族在朝中上层势力被连根拔除,权力全部掌握在司马一族手里。连曹氏宗亲被蜀国斩杀的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右将军夏侯霸都因为担心被陷害,竟然投降杀父之国-蜀国,可见曹家宗亲在魏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3、曹丕代汉后,虽然重视教化,希翼培养起以曹魏为正统的观念,但是无奈在位时间只有6年,就撒手人寰。而接位
读了三国,我们感叹天道轮回,曹家欺负汉室时,可曾想到自己的子孙也会被司马家欺凌。曹家代汉为帝后,只延续了45年就被晋朝篡夺,那么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曹氏家族就灭亡了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深层次的原因:
1、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吸引人才,曾发布三道《求贤令》,对人才的德行不再作为重要的选拔依据,而是“唯才是举”。“唯才是举”给曹操迅速的积累的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如行为不检点的郭嘉、精致利己主义者贾诩、投降反复的张绣等等,为曹操一统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因为曹魏的高层很多都是非常有能力,但是品行不端的人,也就表明这些人不会完全忠诚于哪一方的势力,是会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对自身最有利的策略,在司马家篡权时才会沉默以对,没有反抗。
2、公元212年反对曹操称魏公的荀彧病死,代表着最后一批忠于汉室,期望正统延续的朝廷势力彻底没落,对曹魏的崛起再也起不到制衡的作用,为曹丕的顺利篡汉登基提供了基础。公元220年,在曹丕的胁迫下,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曹丕,至此历400余年的汉王朝宣告终结。所谓禅让,不过是曹丕用来堵天下悠悠众口的一个手段,而实际掌权者、士家豪阀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曹家既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也在众人心中种下强者为王的意识,而渐渐淡泊了正统传承的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钟会伐蜀成功后,居然匪夷所思的轻易就被姜维说动,而图谋自立,没有一丝忠于曹魏抑或司马家的意思。
3、曹丕代汉后,虽然重视教化,希翼培养起以曹魏为正统的观念,但是无奈在位时间只有6年,就撒手人寰。而接位的魏明帝曹睿期间,西蜀、东吴、辽东都连续开战,使曹睿无暇对正统观念进行重塑。而到了曹芳继位,大权已旁落,曹氏至此再无心力实行教化。
而表层的原因:
1、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守祁山时,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最后张郃中伏身亡,至此忠心曹家最有能力的领军大将被司马懿葬送。
2、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托孤,让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这就为司马家掌权打下了法理基础。而同为托孤的曹爽,专权乱政、任用私人,不忠王室,一意伐蜀,搞得天怒人怨,朝中正直能臣与曹氏离心离德,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能够轻易培养三千死士而不为人知,高平陵一战顺利拿下曹爽一系而朝中上下没有激烈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平陵一役,司马懿诛曹爽三族,至此,曹家天下的脊梁被打断,曹氏宗族在朝中上层势力被连根拔除,权力全部掌握在司马一族手里。连曹氏宗亲被蜀国斩杀的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右将军夏侯霸都因为担心被陷害,竟然投降杀父之国-蜀国,可见曹家宗亲在魏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3、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据为帝,绞杀朝中反对势力,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被夷三族,至此朝中再无死忠于曹家的势力。
4、曹魏后期,淮南三叛,公元251年魏太尉王凌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于淮南;公元255年魏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毋丘俭起兵寿春;公元257年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这三叛无一例外,被绞杀平息,被夷三族。至此外部不服司马家的魏国势力也被彻底清除。
公元265年司马炎接受魏帝曹奂禅让,登基为帝,魏亡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