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作为史上名声最差的君王)
杨广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作为史上名声最差的君王)我命由我不由天!翻开杨家家谱,就像打开了一部厚重的家族奋斗史。先祖杨宝原本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民办教师,通过几辈人的不懈努力,杨家终于成为打个咳嗽朝廷都要发烧的豪门。他爹更进一步,由北周随国公一跃成为大隋开国皇帝,将家族发展带上一个新台阶。祖辈们的事迹时刻勃发着杨广的雄心,也刺激着他的野心。晋王杨广似乎是唯一的正确人选。他天生就是做官的料,做官讲家世背景,也讲“身言书判”(身必体貌丰伟,言须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杨广的帅在史书里是出了名的,“上美姿仪,少敏慧”,不到10岁,已经是北周公务员系统的正二品雁门郡公。明明可以靠颜值和家世吃饭,他偏要靠实力。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可谓是名声最差的几个皇帝之一了,历史上的他,荒淫、残暴、弑父、杀兄,隋王朝在他手里只坚持了14年,成为最短命的王朝之一。那么这样的一个霸道总裁、基建狂魔又是如何称帝的呢?
588年秋,迎来又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之后,大隋适时发表了一篇署名“隋一统”的长篇社论。傻子都能看出来,皇上马上要对南边的陈朝动手了。
数十万将士厉兵秣马已经进入了临战状态,军队后勤保障系统更是在一年前就已开始紧张备战,就等皇上一声令下扑向敌人。
很快,官方正式公布了本次统一战争的领军元帅人选:刚刚20岁的皇次子晋王殿下,由他统率西路、中路、东路等多路大军共同进击陈朝。这一任命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又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晋王杨广似乎是唯一的正确人选。
他天生就是做官的料,做官讲家世背景,也讲“身言书判”(身必体貌丰伟,言须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杨广的帅在史书里是出了名的,“上美姿仪,少敏慧”,不到10岁,已经是北周公务员系统的正二品雁门郡公。
明明可以靠颜值和家世吃饭,他偏要靠实力。
翻开杨家家谱,就像打开了一部厚重的家族奋斗史。先祖杨宝原本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民办教师,通过几辈人的不懈努力,杨家终于成为打个咳嗽朝廷都要发烧的豪门。他爹更进一步,由北周随国公一跃成为大隋开国皇帝,将家族发展带上一个新台阶。祖辈们的事迹时刻勃发着杨广的雄心,也刺激着他的野心。
我命由我不由天!
然而,在正常天理纲常之下,只要大哥、皇太子杨勇no zuo no die,杨广这辈子都没有机会接父皇的班。但是他没有放弃,希冀通过自己百倍、千倍的努力,或许能让父皇母后改变接班人的人选,即使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自律的人最可怕。
在旁人眼里,晋王为人谨慎低调,聪慧好学,还有一身令人叫绝的好才情(隋朝最杰出的诗人,没有之一),无论是家庭教师项城郡公王韶、安道郡公李彻,还是满朝其他领导干部,无不为他点赞。
在父母眼里,老二是个极孝顺的儿子。杨广十多岁便出阁就藩下基层锻炼,每次父母派使者去慰问远在外藩的儿子们,杨广必定亲自到辖区边境迎接慰问代表团,如果使者是男性,就与晋王抵足而眠,如果使者是女性,就与晋王妃萧氏共寝一床。夫妻俩对父母的刻骨思念溢于言表,慰问团的代表非常感动,逢人就夸晋王夫妇的仁孝。
杨广对自己的私生活要求极度严苛。他不好声妓,堂堂亲王只有原配萧氏一个妻妾。一天父皇散步时晃悠到了晋王府,看见府里的乐器好像长时间没人使用,都落满了灰尘,有些丝弦都断绝了。和整日沉湎于酒色财气、三妻四妾的老大杨勇相比,老爹老娘愈发喜欢聪明可人的老二了。
杨广不仅对父母孝顺,对下属也十分体贴。有次去郊外打猎时突降暴雨,下属贴心地为晋王披上油布雨衣,杨广看到随从士兵都在瓢泼大雨中矗立着,让人赶快把雨衣拿走:风风雨雨大家一起扛,兄弟们都在淋雨,我怎能一个人穿雨衣呢?杨广不仅人品让人称道,工作能力也非常突出。
他在担任并州战区军政一把手期间(总管),除了负责辖区内的日常行政工作,还要协调、指挥对突厥的自卫防御战,在他任内突厥虽偶尔搞摩擦,但从没占到便宜。此次全国大规模的统一战争,涉及三路大军多个兵种共50余万人,以及一大批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名将。只有晋王这样有份量有能力的人,才能担负起统一、协调全面军事行动的重任。
所以,他是唯一正确的统帅人选。
杨广很清楚自己的职责与定位,不是带着士兵浴血厮杀的将军,而是一名指挥众多将军的军队统帅。
打仗?You can you up (你行你上)。
果然,在晋王杨广的统一领导下,杨素、韩擒虎、贺若弻、杜彦、宇文述等猛将势如破竹。舆论普遍认为这场统一战争必将旷日持久,杨广却只用了短短2个多月就将陈朝三十州一百郡四百县纳入了统一版图,紧接着又一鼓作气降服了岭南地区。由于南北方割裂得太久,双方在发展理念、治理模式等各方面的差异太大,加上最高领导人隋文帝杨坚犯了征服者普遍的毛病,一年之后南方各地爆发了激烈的反叛:高智慧、蔡道人、王国庆、沈孝澈、汪文进…杨广再次临危受命,指挥平定了南方各地此起彼伏的叛军。
重新风平浪静之后,杨广被任命为一线城市——扬州地区的军政一把手,继续负责南方(重点是江南地区)的安抚工作。
整整10年,杨广从一个青葱皇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政治精英,他再一次征服了江南人民,从心理上。
世间自由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缔造了中国历史最强盛王朝之一的隋文帝杨坚,有一件事一直在心里犯嘀咕,他曾趁着某次难得的家庭party,秘密让相面师傅给5个儿子都相了面。得到的答案是:“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外有重臣杨素屡次秘密进谏:晋王安抚南方得体,文治武功天下独步。内有独孤皇后不停吹着枕头风:老二比老大靠谱。经过深思熟虑后,杨坚终于下了一个重大而艰难的决定:换接班人,将老大杨勇换成杨广。
仁寿四年(604年),八月十三日,一代雄主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病逝,皇太子杨广柩前继位。登上皇帝宝座之后,经过深思熟虑的杨广颁发了他皇帝生涯的第一道谕旨:朕要建立一份德布四方、远超唐虞的千秋大业,从今天起,朕的时代就叫——大业!
那么,就是这样一个仁义、自律、机警、聪慧的杨广怎么就变质成了“去礼远众”的隋炀帝呢?请跟随董浩读书一起来了解《隋炀帝、生平、时代与遗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