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800里加急为何强盗不敢拦截(古代信息交流最重要的途径)
古代800里加急为何强盗不敢拦截(古代信息交流最重要的途径)800里可是很长的一段距离,按照唐朝的记载,500里就相当于现在的280公里左右。这要是按照现在跑高速的速度来算的话,也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跑完,至于800里就更不用说了,没4个小时是跑不完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信使都是公家的,是用来传递公事的。他们最大的依靠就是驿站了,在古代驿站往往都是设置在官道上,几十里就有一个,数量是非常多的。当时的文件传递速度是有着严格的标准的,你总不能随便的一份小文件也用800里加急吧。当时的标准分为每天300里、400里、600里和800里。一是为了给人捎个信,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信也就有个落脚处了,多上能和人家扯上点关系,讨点饭还是很简单的。古人还喜欢用鸽子传信,但是鸽子的培养时间太长,并且路线也很单一,半路上也容易出现差错,还是人比较靠谱。古代的信使是很多的,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经常能看到几百里加急这样的台词,最高的就是八百里,那这些加急都是些什么制度呢?民
古时候的信息传递速度可不像现在一样,发个微信就行了,他们往往要等上很久才能进行一次信息交流。
古人最快的交通方式也就是骑马了,但马也是会累得,不能像机器一样无休止的运动。再说了马的价值又很大,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所以只有是最紧急的事情才会用到马来传递信息,例如我们熟知的八百里加急,相信很多人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这种信使被抢劫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人传信的几种方式,首先那个时候人们经常会托人去顺路送一封书信,尤其是那些去京城赶考的人,一般都是带着厚厚的信封出发的。
一是为了给人捎个信,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信也就有个落脚处了,多上能和人家扯上点关系,讨点饭还是很简单的。古人还喜欢用鸽子传信,但是鸽子的培养时间太长,并且路线也很单一,半路上也容易出现差错,还是人比较靠谱。
古代的信使是很多的,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经常能看到几百里加急这样的台词,最高的就是八百里,那这些加急都是些什么制度呢?
民国衙役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信使都是公家的,是用来传递公事的。他们最大的依靠就是驿站了,在古代驿站往往都是设置在官道上,几十里就有一个,数量是非常多的。当时的文件传递速度是有着严格的标准的,你总不能随便的一份小文件也用800里加急吧。当时的标准分为每天300里、400里、600里和800里。
800里可是很长的一段距离,按照唐朝的记载,500里就相当于现在的280公里左右。这要是按照现在跑高速的速度来算的话,也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跑完,至于800里就更不用说了,没4个小时是跑不完的。
估计火车刚发明的时候速度也就和这个差不多。几乎是经过几个驿站就要换一匹马,毕竟对速度的要求太高了,马可受不了。
当信使也是不容易的,经常会出现信使累死的事情,这就和马拉松一样,能坚持下来的都是真英雄啊。要说驿站最发达的朝代就是唐朝,当时的驿站数量有将近两千个,十分恐怖。唐朝的信息来往非常快,这也是它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代社会比不上现在这样繁荣,在很多山头上,山贼强盗都是很多的,他们最喜欢干的就是劫人财物了,那么他们有没有劫过这些朝廷的信使呢?
外国邮差
这样的事情是肯定发生过的,不过很少,因为只要敢这样做的人都已经死得连渣都不剩了,而且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都会受到牵连,直接杀死是最轻的处罚,连坐和诛族都是存在的。而且土匪盗贼也需要和亲人以及其他人联系,所以也会尽量避免抢劫邮差。
中国各个朝代的法律中对于劫公文都是有明确立法的,做贼也就是贪点财,要是连命都没了那就没意思了,所以说当时的信使其实是一个很安全的职业。甚至还有一些信使依仗着这一点去要挟山贼,也抢他们一点东西,这个时候的山贼可是很老实的,要什么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