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主流智能硬件分类:盘点硬件集成化历史

主流智能硬件分类:盘点硬件集成化历史四、显卡最早的声卡当然也是独立的,使用ISA插槽。之后在主板上就出现了声卡芯片,例如CMI8738就是这样被整合到主板上的。再后来,出现了AC'97和HD Audio,主板的声卡有了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再依赖PCI总线,并且让CPU负责音频处理的部分工作用以降低成本。1983年的IBM的PC/XT,这款计算机,是将硬盘设为计算机必备硬件的先驱者(当时的硬盘大小是10MB),而当时并没有“芯片组”这一概念,当然也就没有南桥。没有南桥,靠什么来控制硬盘呢?那就是硬盘卡,一种专门为某种硬盘所定制的扩展卡,使用8位ISA总线和CPU进行沟通,靠排线和硬盘相连。后来,出现了IDE。什么是IDE?就是硬盘和硬盘控制器封装在一个装置上,我们现在见到的硬盘基本上都是IDE硬盘。而且,到了奔腾时代,主板上出现了南桥,控制硬盘的工作也就彻底的从专门的扩展卡转交给主板。未来,可能南桥也会被集成在CPU内,其实英特

在淘宝上买过主板的肯定见过这样的字样——“全集成”,也就是集成了显卡、网卡、声卡等原件的主板。我们应该知道,集成的显卡一般性能比较低,追求高质量游戏的玩家一般都选择独立显卡,这个时候要集成显卡何用呢?难道集成化是一种倒退吗?不,集成化相对于独立是计算机不断进步的表现。今天我就以几个硬件的发展来证明这一点。

主流智能硬件分类:盘点硬件集成化历史(1)

一、缓存

奔腾2之前的电脑,要么没有二级缓存,要么是主板上设有二级缓存。一直到奔腾2,才将CPU和L2用技术放在了电路板上,而CPU以插卡形式安装在主板上。到了奔腾3时代,半导体工艺已经进步到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布置L2缓存了,所以独立的缓存也消失了。

主流智能硬件分类:盘点硬件集成化历史(2)

二、南桥

1983年的IBM的PC/XT,这款计算机,是将硬盘设为计算机必备硬件的先驱者(当时的硬盘大小是10MB),而当时并没有“芯片组”这一概念,当然也就没有南桥。没有南桥,靠什么来控制硬盘呢?那就是硬盘卡,一种专门为某种硬盘所定制的扩展卡,使用8位ISA总线和CPU进行沟通,靠排线和硬盘相连。

后来,出现了IDE。什么是IDE?就是硬盘和硬盘控制器封装在一个装置上,我们现在见到的硬盘基本上都是IDE硬盘。而且,到了奔腾时代,主板上出现了南桥,控制硬盘的工作也就彻底的从专门的扩展卡转交给主板。未来,可能南桥也会被集成在CPU内,其实英特尔的至强SoC已经做到了这样。

主流智能硬件分类:盘点硬件集成化历史(3)

三、声卡

最早的声卡当然也是独立的,使用ISA插槽。之后在主板上就出现了声卡芯片,例如CMI8738就是这样被整合到主板上的。再后来,出现了AC'97和HD Audio,主板的声卡有了统一的标准,并且不再依赖PCI总线,并且让CPU负责音频处理的部分工作用以降低成本。

主流智能硬件分类:盘点硬件集成化历史(4)

四、显卡

以前独立显卡是电脑的必须外设的硬件,例如最早的MDA显卡,就是一种只能显示文字的显卡。在英特尔810芯片组时代,出现了集成显卡,显示核心集成在北桥内。北桥集成显卡一直延续到AMD K10架构时期,其中的HD4290可以说是集成显卡的“绝唱”,甚至出现了带独立显存的集成显卡。接下来,由于北桥完全被CPU整合,集成显卡也就变成核芯显卡,相较于以往的集成显卡有更强的性能,应付很多游戏都没有太大问题。

综上所述,PC端硬件的集成和整合实际上是一种发展的大趋势,它所带来的方便以及产业链的整合足以证明这是一场进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