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看过“莲花汤”,又来到“星辰汤”,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地方。星辰汤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是所有汤池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星辰汤的旁边还有一个便殿遗址,是供皇帝休息和更衣的小房间。在这个遗址处,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正方形的柱石基础,而且周围有几个环行的凹道把便殿整整包围了一圈。通过这个凹道把星辰汤那边的温泉水引过来,绕着这个凹道循环不停的流动,水蒸汽就隔着轻轻的薄纱把房间烘热了。它是我们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取暖设施。可叹地是,昔日为唐明皇修建华清池的安禄山,却发难造反,逼得唐明皇携杨贵妃欲避难蜀中。六军哗变,将士相逼,无可奈何,逼得杨贵妃在马嵬坡上马前死,做为君王却不能救。导游说,池身用24块青石砌筑,精雕细刻。池底正中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原形进水孔,仔细观察进水孔的周围残留与圆砌凿线,好似安装莲花喷头的位置。池的边缘是弯曲弧形,池面恰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池正中的莲花喷头正像海棠花蕊。可以想象得出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1)

之所以要游华清池,无非有两个看点,一是杨贵妃洗温泉澡的池子,一是捉蒋介石的“捉蒋亭”。

远眺骊山,酷似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山上林木葱郁,松柏长青,美如锦绣,所以骊山又称“绣岭”。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2)

走进华清池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九龙汤,汤的四周都是唐代建筑,红墙绿瓦,古色古香,显得幽静而高雅。汤左边的下方,有一尊贵妃入浴的雕像,她婀娜多姿,体态丰腴,美若天仙。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3)

我们先进了一个“海棠汤”,里面有一个八九平方的干水池,形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原来这就是唐明皇专门为杨贵妃所修建的浴池,人们习惯称“贵妃池”。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4)

导游说,池身用24块青石砌筑,精雕细刻。池底正中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原形进水孔,仔细观察进水孔的周围残留与圆砌凿线,好似安装莲花喷头的位置。池的边缘是弯曲弧形,池面恰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池正中的莲花喷头正像海棠花蕊。可以想象得出,当时池中的水花四溅,飞珠走鱼,蒸汽袅袅,人仿佛置身于半云半雾之中,确有飘飘欲仙之快。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5)

一个小小的池子,我怎么看见都不怎么样?怎么也想不到它能是大唐皇帝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宠妃竟把它作为自己天生丽质“春寒赐予华清宫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好地方。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6)

“海棠汤”旁边一座殿内是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的专用御池“莲花汤”。据说此池是安禄山修建的,当初池壁上刻满了花鸟鱼虫,池水荡漾,栩栩如生,唐明皇惊之,不敢入内,后来铲平了雕刻,只留进水口处的两朵并蒂莲花,唐明皇方敢下池沐浴。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7)

可叹地是,昔日为唐明皇修建华清池的安禄山,却发难造反,逼得唐明皇携杨贵妃欲避难蜀中。六军哗变,将士相逼,无可奈何,逼得杨贵妃在马嵬坡上马前死,做为君王却不能救。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8)

看过“莲花汤”,又来到“星辰汤”,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地方。星辰汤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是所有汤池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星辰汤的旁边还有一个便殿遗址,是供皇帝休息和更衣的小房间。在这个遗址处,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正方形的柱石基础,而且周围有几个环行的凹道把便殿整整包围了一圈。通过这个凹道把星辰汤那边的温泉水引过来,绕着这个凹道循环不停的流动,水蒸汽就隔着轻轻的薄纱把房间烘热了。它是我们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取暖设施。

最后一个汤池叫做“尚食汤”。在唐代设立的“尚食局”是负责皇帝和嫔妃起居的机构。尚食汤就是给这些官员使用的。这个汤池也是等级最明显的一个汤池,因为它分为大间和小间,中间有石墙相隔。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9)

往日的宫殿楼台、千门万户,昔年的诗酒风流、昌盛繁荣,都随着岁月烟销云散,让人感叹良多。无论你信与不信,均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为证: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10)

五间厅坐落在华清池的东区环园,当时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坚持“攮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红军。张、杨两位将军为促蒋抗日救国,在此谏阻蒋介石放弃内战政策,联合红军抗日,蒋介石断然拒绝。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院内进行了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西绣岭虎斑石处的草丛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西行纪游记,西行漫记之华清池(11)

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1982年,五间厅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观光车加上走路,我们来到骊山的半山腰,寻找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当年藏身的虎斑石处修建的“兵谏亭”。 兵谏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华清池,一个创造历史的地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