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五十年代的劳模: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
贵州五十年代的劳模: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1991年,胡明成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昭通地区农技推广站,并在次年参加永善县水竹乡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当时的水竹乡贫困程度深,老百姓缺衣少食,部分特别贫困的农户住的是“叉叉房”,常年吃洋芋和荞麦,连一套完整的被子、一套完整的炊具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境况,胡明成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改变昭通农业状况付出毕生努力。胡明成出生于昭通市镇雄县的一个山村里,幼时艰苦的农村生活,使“想为农村农业做一些事”的愿望在胡明成心里扎下了根。所以,当胡明成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农业专业。今天推出第四十四集漫步在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基地里的工人们有序地将马铃薯开挖、分拣、装车,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30年前,昭通的粮食平均产量是100多公斤,现在提高到了接近300公斤,产量至少翻了一番。”胡明成感慨道。视频截图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 口述历史 档案征集”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自4月26日起,每周一至两期陆续推出,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激励广大群众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由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档案局
联合出品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
今天推出第四十四集
漫步在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基地里的工人们有序地将马铃薯开挖、分拣、装车,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30年前,昭通的粮食平均产量是100多公斤,现在提高到了接近300公斤,产量至少翻了一番。”胡明成感慨道。
视频截图
胡明成出生于昭通市镇雄县的一个山村里,幼时艰苦的农村生活,使“想为农村农业做一些事”的愿望在胡明成心里扎下了根。所以,当胡明成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农业专业。
1991年,胡明成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昭通地区农技推广站,并在次年参加永善县水竹乡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当时的水竹乡贫困程度深,老百姓缺衣少食,部分特别贫困的农户住的是“叉叉房”,常年吃洋芋和荞麦,连一套完整的被子、一套完整的炊具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境况,胡明成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改变昭通农业状况付出毕生努力。
视频截图
31年来,胡明成一直牢记这个使命,全身心投入粮食作物科研与推广应用工作。为此,他几乎跑遍了昭通所有乡镇,对每一个地区作物的生长规律了然于心。“走到哪一个区域,我只要看它周围生长的物种,我就会知道这个区域大概是什么气候,可以种什么,这才是我这辈子科研最大的积累。”胡明成自豪地说道。
在田间工作的胡明成 孙洪国 王警慷 摄
科研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培育适合昭通本土优势品种的过程中,昭通的自然气候成了挡在胡明成和团队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昭通是一个立体气候、小区域气候特别突出的地方,对作物品种的要求非常高,外来品种往往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在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与昭通关联性不大,三到五年就会退化,影响粮食产量,甚至造成大减产,如2010年昭鲁坝区爆发的玉米灰斑病,使当时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损失惨重。幸亏胡明成和团队常年引进品种试验和示范工作做得很好,第二年其它的品种就上来了。
视频截图
这件事给胡明成和团队敲响了警钟——无论是玉米还是马铃薯,或者是其它的作物,都要立足于昭通自身的情况来选育推广。培育出适合本土的优势品种,成了胡明成和团队的努力方向。当说到他的研究团队时,胡明成骄傲地表示:“目前我们团队在全省各州市的农科院里面,都是排在前列的。”围绕昭通山区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马铃薯,胡明成和团队克服各种困难,通过了省审马铃薯新品种3个、提交登记3个、转化应用新品种1个。在工作的30余年中,牵头组建玉米育种团队是胡明成最大的骄傲。玉米育种团队的组建,让昭通的玉米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白手起家到育出新品种,从品种少到品种多,从品种多到品种优……10年来,玉米育种团队共计创新玉米自交系50余份,省审玉米新品种10个、在审品种4个,意向性合作转化品种3个。目前,团队每年可以通过省级审定1-2个新品种,每3-4年可以通过国审1个新品种。
胡明成立足于昭通自身情况选育推广作物品种 孙洪国 王警慷 摄
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关键的一年。昭通市马铃薯鲜薯总产达400万吨,比2017年增加了63.8万吨,增加产值15.7亿元,主产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485元,马铃薯产业帮助农民实现了脱贫。这其中也包含着胡明成的一份付出,比如,他主持研发的马铃薯微型种薯设施生产技术,申报专利5项,被评价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在马铃薯微型种薯生产得以转化应用;他主持将马铃薯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繁育及大田生产技术综合配套,在全市进行推广,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科技应用水平,在2020年“洋芋帝国”建设中,鲜薯亩产达到2.52吨、创造了全国规模化马铃薯单产最高水平,最高亩产达到6015.89公斤、创造了全国马铃薯亩产最高纪录。而他也被称为“马铃薯专家”。谈及“马铃薯专家”这个称号,胡明成总是谦虚地表示:“马铃薯专家真说不上,我只是尽我的能力做好手头的事,得到了大家认可。”
胡明成对昭通每一个地区作物的生长规律都了然于心 孙洪国 王警慷 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数十年坚守初心,坚持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使命,让胡明成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岭工匠等称号;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近30项。身披多项殊荣,胡明成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就像说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也要带领团队砥砺前行,研发和推广更多更好的农业科技成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胡明成动情地说。
为了出更多成果,胡明成宁愿天天在田间地头工作 孙洪国 王警慷 摄
托住“粮心”,守好“粮仓”,常年起早贪黑地进行研究和试验,胡明成却乐在其中。他说,为了出更多成果,他宁愿天天在田间地头工作。未来,胡明成将紧紧围绕青饲玉米、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水稻地方品牌打造和优质米基地的建设等方面,“为农村农业做一些事”。
编辑:李洁 孙寅翔 胡津滔 王莹 吴珺 郭小煜
记者:崔庆波 实习生 周然
海报设计:蔡陈晨 李青骏
【相关新闻】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朱兆云:数十年躬耕不辍 “医药之花”在云岭大地绽放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耿家盛:30年匠心磨就车工一把刀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增智:用荧幕连接起山里山外的世界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辉:三十年奔跑在创新一线的电网“卫士”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陈向华:三十年锤起锤落铸就铁运安全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尼玛拉木:一个女邮递员的20年雪山邮路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郑瑞东:与电共舞17年 高压线路上的穿行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蒋秋香:从农民工到大工匠,奋斗的青春最闪亮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付家祥:奋斗在化工厂生产一线的实干家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起明:扎根电务生产一线的铁路信号守护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舒群:用一生研究一个行业 果农心中的“红梨妈妈”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王靖生: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他把怒江脱贫的故事告诉世界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阮鸿献:用一生一心做药 从大山深处走出的“滇南药王”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缪沅振:凭肉眼可分辨精矿品位 矿工厂的“拼命三郎”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番兴明:培育那粒改变世界的种子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邱仕强:二十年创新钻研 卷烟厂里的“机械医生”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昕成:用绿色基建守护云南的绿水青山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淼:24年匠心筑梦的高炉“铁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陶春:让云南民族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盛放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黄洁:困境中迎难而上 证券市场的冲锋开拓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娜倮:奏响拉祜群众致富乐章的“百灵鸟”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提布:做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王金会:扎根大山深处的“螺丝钉”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杨德良: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村幸福社区的领路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杨建权:志在高空 用专注搭起通向远方的航路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曹正发:用赤子之心铸就甘蔗“甜蜜事业”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明忠:工作就是最大的乐趣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董春玉:用创新雕琢匠心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邹路遥:忠肝义胆炼就特警中的特警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袁家祥:30年生死救援 数万矿工的生命守护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农加贵:照亮深山孩子求学路的一盏“明灯”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赵学全:机床车间里的“生产虎将”“时代领跑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钟焕娣:开创了属于中国女子的长跑时代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肖曙芳:儿科重症病房里的医生妈妈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钟顺和:只要能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值了!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俸爱国: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幸福路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何黎:突破世界性皮肤病难题 把科研成果服务到患者身上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带领云大进入国家211工程 89岁老校长王学仁的家国情怀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魏光虹:用激情感悟语文 以教育激荡生命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曹天德:不忘人民医生的初心 让边疆人民能真正看上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蒋兴建:不懈奋斗只为群众的“老代表”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丨陈朝纲:一生一技 以匠心守护人民电力事业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马维亚:帮助环卫工人实现自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