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典故图(历史真实文昌帝君由来)
文昌帝君典故图(历史真实文昌帝君由来)了解文昌帝君之外,还流传一篇重要的经文,《文昌帝君陰骘文》是道教重要典籍,作者不详,相传为南宋道士以文昌帝君名义传播的传善文,教人断恶修善,规范自己。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二神逐渐合而为一神,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日。古时每逢科举考试,各地学子们纷纷祈祷神明护佑,考取功名。北宋时,梓潼神成为保佑四川学子考试顺利的地方神,到了南宋,因梓潼神公认灵验,成了全国学子共同信仰。元仁宗时期,统治者不在以暴制暴,缓和社会阶层矛盾,恢复停止了40年的科举,并于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即“文昌帝君”。文昌即文昌星,是古代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一共六颗,形似半月。《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星,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的星君,是读
“生死隶东岳,功名隶文昌”。想必很多人读书人都知道文昌,逢考见到文昌塔、文昌庙都要进去拜一拜。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坐下两侍童天聋、地哑,一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寓意为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考试不泄密。
道教神仙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文昌帝君却尤为特殊。公元374年,东晋时,蜀人张育自称蜀王,并起义军抗击前秦苻坚,而后战死,当地人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当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
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途经七曲山,将士水土不服,纷纷病倒,而后唐玄宗梦遇张亚子给他一副药方,治好士兵,玄宗于是追封其为左丞相。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避乱入蜀,又经七曲山,他亲自祭祀梓潼神,并封张亚子为济顺王。
古时每逢科举考试,各地学子们纷纷祈祷神明护佑,考取功名。北宋时,梓潼神成为保佑四川学子考试顺利的地方神,到了南宋,因梓潼神公认灵验,成了全国学子共同信仰。
元仁宗时期,统治者不在以暴制暴,缓和社会阶层矛盾,恢复停止了40年的科举,并于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即“文昌帝君”。
文昌即文昌星,是古代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一共六颗,形似半月。《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星,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的星君,是读书文人求功名所尊奉的文圣星。
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二神逐渐合而为一神,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日。
了解文昌帝君之外,还流传一篇重要的经文,《文昌帝君陰骘文》是道教重要典籍,作者不详,相传为南宋道士以文昌帝君名义传播的传善文,教人断恶修善,规范自己。
"阴骘"一词,出自《尚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多积阴德,做善事,自天佑之。其中《文昌帝君陰骘文》不同其他经文,举四则历代名人因果案例,因多积阴德而科举高中,或成为一代名人,其中更是有顺种福田,逆种福田之说。
一、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说的是东汉有个人叫于公,在东海县当狱吏。当地有妇人丈夫早死守寡,她想守节,婆婆不想妨碍她改嫁,于是自缢而死,可是好心办成了坏事,婆婆的女儿诬告是寡妇逼死她母亲,寡妇无可辩驳,说不出根据,最后被处死,据说因冤情太重,当地大旱,三年后,等到新太守到任,于公诉其冤情,最早为其平反。
于公一生治理监狱,秉持公道,为冤案错案平反,百姓都很敬佩他。他家大门坏了,乡亲要为他修门,问修多大好,于公说修得高大一些,可以通过四马高盖的马车。于工的这种行为这是逆种福田,意为他治狱多阴德,并无冤枉,子孙必有兴者,可受四方监督。后其他的儿子真当了丞相,还封平西侯。
二、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这里说的窦氏为窦禹钧,燕山人,三十多岁还没儿子,有人告诉他要多行善积德,而后他开始力行善事,有穷人家没钱入丧,他出钱葬之,有人养不起孩子,他救济养育,自己家无多余财,都用接济穷苦人,而后他自己连生五子,聪明俊伟,为官造福一方。五代十国期著名的“十朝元老”冯道赠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救蚁中状元之选:宋朝宋郊(宋庠未第时原名),弟弟宋祁,两人同时参加科举,先前有僧人看相,说:"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亦不失科甲。"而后数日,僧人再见宋郊,大呼惊奇,他说宋郊为何满面阴骘纹,似乎救了数万生命者。宋郊说他哪有那么大功德,只不过前日见蚁穴被水淹,然后用竹编桥,让它们渡之。
僧人说既然如此,那你将为状元,大魁天下。那场科举原本宋祁第一,宋郊第三。弟弟宋祁的确文采更胜一筹,那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就出自他的《玉楼春》,但是章献太后出面说历来没有弟弟先过兄长之事,而后将宋郊改为第一。后人为纪念宋郊救蚁事迹,还专门修建了桥,命名为渡蚁桥。
四、埋蛇享宰相之荣: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孙叔敖年少时在野外游玩,见到一条两头蛇,当地流传两头蛇有毒,见之即死。孙叔敖怕其他人再见到蛇,就将蛇杀了,埋于地下。晚上回家与母亲哭别,说他白天见到了两头蛇,母亲问他蛇在哪里,他说怕其他人再看见,就埋在地下了。
其母听完,安慰他说,有阴德之人必定会得到好报,你心念众人,一心向善,不会死,以后还会发达,而后孙叔敖成了楚国的令尹,一生三次为相,每次离任,百姓都怀念他又把他请回来。
《文昌帝君陰骘文》开篇自述他作一个地方父母官,从没有做过对不起群众和员工的事,时常帮助别人度过困难,接济贫困之人,怜悯孤苦无依者,宽恕别人过失,广行善,多积德,劝谏后人多行善事,上天必定赐福于他!
《文昌帝君陰骘文》经典语句
1、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2、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3、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
4、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
5、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於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6、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