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今天介绍的是浙江大学的第二、六任校长陆懋勋先生一片自由求学的净土他一心教育,培养人才继林启、廖寿丰之后是潜庐先生为求是人苦苦支撑起

陆懋勋简介:

清末的动荡风云里

他周旋于官场,求得书院存续

轰轰烈烈的维新浪潮中

他一心教育,培养人才

继林启、廖寿丰之后

是潜庐先生为求是人苦苦支撑起

一片自由求学的净土

今天介绍的是浙江大学的第二、六任校长陆懋勋先生

陆懋勋(1869年~?),字勉侪,号潜庐,仁和人(今杭州)。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光绪二十六年任求是书院总理,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任浙江高等学堂监督(浙江大学第二、六任校长)。曾任翰林院编修,候补知府,浙江巡按使署秘书、署理,江苏审判厅厅长。著有《蠡测类存》、《历代户口考略》、《钱币考》等。

弃锦绣前程:

陆懋勋青年时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 世纪六十年代末,洋务派在中国开展救国运动,先生曾寄希望于洋务派。然而,中日甲午一战之后洋务运动破产,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应运而生。

1897 年,年轻的陆懋勋投身于近代教育,和廖寿丰、林启、陈忠恕一道创立求是书院,陆懋勋先生任书院监院,“管理书院一切事宜”,立志把求是书院打造成 “中西贯通”之所。

1898 年,陆懋勋先生参加春闱会试中二甲第二名进士,但是他自愿 放弃锦绣前程,并没有就任翰林院编修,要求 回浙江以在籍翰林身份继续掌管求是书院。

1901 年,按照清政府的规定,在籍翰林三年后必须回京集中学习,一部分还要复试,因此陆懋勋先生 进京到翰林院供职。

1904 年,学习期满,陆懋勋接受聂抚部委任的 浙江高等学堂(前身为求是书院)监督一职,回到浙江完成教育事业,直至 1906 年才离开。

一心教育:

陆懋勋任职时,正是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准备前期, 维新与守旧、革命与改良的矛盾风起云涌,求是书院内维新变法的思潮亦广为传播。 陆懋勋倾向维新派的理论与主张,求是书院创建就是在维新思潮推动下成立的。

然而,面对 慈禧太后专政,陆懋勋知道,维新变法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 为了书院的平静与安宁,陆懋勋 没有加入维新派。 同样,陆懋勋 也不是革命派,虽然没有反对,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旧式文人,他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推翻清皇室建立民国的民主革命思想 并不十分赞同。

陆懋勋先生的成功之处在于,他 对书院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师生的政治倾向及言行,基本 持不干预态度。陆懋勋先生的办学思想,就是抓学习,在政治上抱宽容态度。也是因为这一原因, 求是书院初创时期就人才辈出。对此,陆懋勋颇感自慰,他说——

“懋勋于是综计缪膺斯任六年于兹。浙中山川秀灵,人才钟毓,而学术一新,翘材负异者, 蹑屐而入扶桑(日本),继且游学欧美,肩顶相望,迄今成名发业, 内而理财经武培拥国力,外而在浙中于坛诂之问者,皆震铄人目。则或 溯于求是教育之验。”

艰难的“总理”工作:

1897 年,陆懋勋投身于近代教育,和廖寿丰、林启、陈忠恕一道 创立求是 书院,陆懋勋先生任书院监院, “ 管理书院一切事宜”,立志把求是书院打造成“中西贯通”之所。光绪二十六年 任求是书院总理,光绪二十九年(1904)任浙江高等学堂监督。

陆懋勋行新型教育,要把学生教育成“ 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但求 “ 尽己职责,发扬为人之道”的求新之人,严谨的治学使书院“ 学风喁喁,进步綦速”。在他任教书院期间,书院获得长足发展,高等预科与师范科,学生 300 余人;小学 1 1所,学生 200 余人。 陆懋勋先生认为教育基于小学,要兴小学教育必须广泛储备师资,师范科就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多年后,梁启超挥笔写下《论小学教育》,畅谈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殊不知,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早有一位老先生做过深入的思考。 梁启超先生谈理论,陆懋勋先生则把理论真正付诸实践。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 主张,决心变法, 在教育领域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各类学校。前往求是书院就读的学生络绎不绝,书院的发展似乎十分良好。但是,之后 由于政变,新生纷纷要求退学,留下者不足十之一二。面对艰难形势,陆懋勋并不气馁,而是鼓励师生留下来,自己四处奔走。 在先生的努力下,求是书院不仅没有被关闭,反而稳步前进。

在求是书院办学逐渐恢复至兴兴向荣时,求是书院的大山倒下了—— 书院创办人、杭州知府林启离世。雪上加霜的是,支持办学的 浙江巡抚廖寿丰也调任离职。此后,清 政府派往浙江的巡抚走马灯似地变更,令人难以应付。陆懋勋自我感叹当时境况是“ 草昧权与,流俗诋诟,内外荆棘,褚柱为难”。官场难于应付,旧势力的诽谤,里里外外都有棘手难以处理的事情,陆懋勋先生则努力 克服了求是书院初创的重重困难,在困难中获得不易的发展。

功在浙大:

陆懋勋曾于1911年作 《浙江高等学堂缘起》,在文章中不仅有求是书院的办学情况,也有他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的痛苦无奈。但是,陆懋勋没有因此像很多人那样宣扬变法,或者投身革命,他选择了 教育救国。先生相信培养出于国有用之才,才是书院最重要的职责,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这种办学理念与求是精神不谋而合。 陆懋勋先生在求是书院的三年,保存了书院的种子,为书院承前启后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后人铭记。

陆懋勋书法: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1)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2)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3)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4)

陆懋勋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5)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6)

沙馥 陆懋勲 垂钓图·书法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举制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的影响,是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在古代社会是最公开、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金榜题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该成语的本义是指科举时代考生考中进士,荣登殿试录取榜单之上,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自隋唐创立科举考试以来,读书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条正途。据统计,从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间,产生过百万名以上举人,十万名以上进士,七百多名文武状元。“状元”一词,在唐代曾称为“状头”。殿试录取后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状头”。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确规定“状元”为一甲头名进士的专称。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也是最荣耀的一场考试。按清朝规例,殿试之后,新科进士要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立于百官之后候旨。皇上驾临太和殿,宣读考取进士的名次,称作传胪或胪传,其实就是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这种方式成于宋代,明清时最为隆重。如此隆重的典礼,传出的佳话很多,怪事也不少。

以清代为例,读书人在县级考秀才。在省级考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国(会试)考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称“探花”。其余叫“进士”,前三名保送进翰林院,其他进士须通过考试选拔后,才能进翰林院再读三年书。进入翰林院和状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进士出身还不行,须翰林出身。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指称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7)

金榜题名明代试卷:金榜题名赏析23(8)

作者说明:会陆续发表介绍中国历代〈金榜题名〉人物的图文,有喜欢的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上输入「林东加」三个字,即可查阅发表过的文章和图片,也请关注和点赞。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