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为什么推翻巴列维?没看过巴列维王朝历史
伊朗为什么推翻巴列维?没看过巴列维王朝历史然而要推翻已经朽木不堪的恺加王朝,光凭自己的能力肯定不足,恰是此时英国又需要扶持全新的代理人来控制伊朗,更或者说从英俄平衡变成由英国全面控制,于是便找到了礼萨·汗。对于当时并没有其他选择的礼萨·汗来说,似乎除了跟英国人合作以外,别无他法。然而这在后来却成为了巴列维王朝亲西方的原罪。毋庸置疑,礼萨·汗不仅是一个热血青年,更是一个深深热爱伊朗的爱国将军。他出生贫寒,幼年丧父,十四岁时到沙俄训练的哥萨克部队当兵,并利用军功逐步成为哥萨克师的实际掌控者。由于其非常不满英俄对伊朗的军事控制,逐利用职权把俄籍军官全部驱逐出哥萨克师,所以礼萨·汗当时深受伊朗百姓爱戴,是个英雄式的人物。岁月荏苒,伊朗的王朝换了一茬又一茬,世界局势也在剧烈变换着。1907年,时统治伊朗的恺加王朝彻底沦为被英、俄两国的傀儡,北部属于俄国、南部属于英国,中部则为缓冲区。伊朗虽然名义上保持着"独立"性,但实际上已
作为宇宙头号反美大国—伊朗,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新闻的焦点,而其最近和美国的冲突更是牵动着整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不过咱并不是时政号,也就不来说这些七嘴八舌的事情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所以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自然就会偏向某方。
但是正所谓不了解伊朗的历史,你就无法解读现在一切的根源,又何谈公正客观看待?基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伊朗的历史以及现代伊朗构建起来的原因,也就是伊朗巴列维王朝的故事。
说到伊朗,我们肯定更熟悉它在古代的名字—波斯。公元前550年,被誉为"伊朗国父"的伊朗高原波斯部落首领居鲁士大帝带领自己的部族推翻了米底王国的统治,建立第一波斯帝国。至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波斯帝国国力达到鼎盛,统治着超过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800多万人,是公认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由于位为欧亚大陆的中端,古波斯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弥足深远的。对西方,希波战争(希腊和波斯)影响了整个古代欧洲的历史;对东方,由其传入中国的拜火教在农民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难怪伊朗人对古波斯的历史如此骄傲了。然而世间哪有不败的王朝,公元5世纪左右第二波斯帝国萨珊王朝进入衰落期,逐在公元663年被快速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所统治。也是因此,伊斯兰教取代波斯原有的拜火教,阿拉伯语也成为伊朗通行语言,奠定了现代伊朗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的基础。
岁月荏苒,伊朗的王朝换了一茬又一茬,世界局势也在剧烈变换着。1907年,时统治伊朗的恺加王朝彻底沦为被英、俄两国的傀儡,北部属于俄国、南部属于英国,中部则为缓冲区。伊朗虽然名义上保持着"独立"性,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内是残酷专横的封建统治,外有欧美列强对国家的剥削,自然激起了伊朗各族人民强烈的反抗,特别是19世纪中期的巴布教起义,使得恺加王朝的统治走入末期。1921年2月18日,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恺加王朝颇有威信的军官礼萨·汗率领三千哥萨克军进军德黑兰,兵不血刃控制了整个宫廷。这使得恺加王朝末代国王闻讯出逃,由此伊朗进入巴列维王朝时期,礼萨·汗自己亦于1925年正式出任伊朗国王。
礼萨·汗
毋庸置疑,礼萨·汗不仅是一个热血青年,更是一个深深热爱伊朗的爱国将军。他出生贫寒,幼年丧父,十四岁时到沙俄训练的哥萨克部队当兵,并利用军功逐步成为哥萨克师的实际掌控者。由于其非常不满英俄对伊朗的军事控制,逐利用职权把俄籍军官全部驱逐出哥萨克师,所以礼萨·汗当时深受伊朗百姓爱戴,是个英雄式的人物。
然而要推翻已经朽木不堪的恺加王朝,光凭自己的能力肯定不足,恰是此时英国又需要扶持全新的代理人来控制伊朗,更或者说从英俄平衡变成由英国全面控制,于是便找到了礼萨·汗。对于当时并没有其他选择的礼萨·汗来说,似乎除了跟英国人合作以外,别无他法。然而这在后来却成为了巴列维王朝亲西方的原罪。
在登基之后,雄心勃勃的礼萨·汗首要任务就是收复被苏联所侵占的领土、主权和摆脱英国人的控制。例如早在1921年2月26日,礼萨·汗就同苏联签订了伊朗—苏俄条约,该条约规定苏联承认伊朗独立,放弃领事裁判权和不平等条约,以及全部俄国在伊朗财产。但作为额外的条款,苏联有权在伊朗无法保护自己独立时派遣军队入境。这是伊朗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在英国方面,礼萨·汗废止了英国企图全面控制伊朗的英伊条约,解除英国人在伊朗的武装—南波斯步枪队。为了抗衡英国,礼萨·汗在修建公路铁路等基础建设的时候尽量选用德国的公司和技术人员,军事装备也从中欧国家购买。然而由于现实因素,伊朗空军使用的却大多数都是英国飞机,而作为伊朗最大经济来源的石油也不得不和英国公司分享。
不过即便如此,在礼萨·汗的治理下,伊朗从恺加王朝一个外债无数的破败国家迅速进入复兴阶段,他们后组建了20万陆军和拥有100架飞机的空军,实力大幅上涨,国民经济屡创新高,还宣布伊朗将称为世界第五强国。拥有了雄厚的势力,他直接吊销了之前控制98.4%伊朗石油的英伊石油公司租让权,并在多轮谈判后逼迫其于1933年和伊朗签订更惠于伊朗的新租让协议。
除了各种铁血手腕以外,礼萨·汗还进行了各种现代改革,例如建立现代学校,允许妇女参加工作。甚至在1935年强行禁止妇女戴面纱,废除伊斯兰教义中对女性不平等的限制。
在我们看来,礼萨·汗的这一些列改革堪称伟大,确实也让伊朗民生经济都得到了重大发展。然而不要忘了,他终究是军人独裁政府,其诸多改革亦触及到伊斯兰教士的利益,为此国内频频发生反对其改革的运动,而礼萨·汗无一例外都是用军队强行镇压。除此以外,为了制衡英苏在伊朗的利益,他开始在国内引入德国的公司和技术。
然而礼萨·汗的判断错误,却直接导致了自己的死亡。随着二战爆发,礼萨·汗认为只要不加入轴心国伊朗就可以相安无事,随即宣布伊朗中立。而这边英国和苏联由于成为同盟国,利益开始一致,英国迫切需要伊朗的石油,而苏联则渴望伊朗铁路来恢复被德国切断的补给线,于是两国一合计,准备生吞伊朗。1941年8月25日,苏联从北边进攻伊朗,英国从南面大军压境伊朗,仅仅四天之后,英苏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会师,并彻底控制伊朗。礼萨·汗则被驱逐出国,并于3年后病死在南非。
老国王因为不听苏英的话被赶走了,那总得有个新国王,那就是礼萨·汗年轻的儿子礼萨··巴列维。然而他,却成为了比自己老爸争议更大的君主。
首先是苏联违背承诺和伊朗—苏联条约,在二战结束之后并没有撤军,而是在伊朗北部扶持亲苏势力,让亲苏的摩萨台出任伊朗首相,并暗中数次企图除掉礼萨··巴列维。然而随着美苏关系的恶化,英美开始转而扶持礼萨··巴列维,并令其最终于1953年8月重新登上伊朗国王之位。不久之后伊朗借助美国的力量彻底把苏联军队赶出了国界,可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此时伊朗亦成为了美国的附庸。
只是,问题不仅仅于此。
巴列维一家
礼萨·巴列维不仅是一个由西方势力扶持上来的君主,由于从小就被父亲送到欧洲念书,使得其思想更充满了西方的民主自由思维,在加上美国的部分因素。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礼萨·巴列维的主持下,伊朗开始了轰轰烈烈,并充满西方思维的"白色革命"改革。
总结一下就是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使得伊朗40%原本无地的农民拥有了自己土地;森林和牧场国有化,个人不得侵占;国有企业私有化,允许地主阶层购买国企股份,员工拥有利润分红权;妇女拥有选举权;免费义务教育,扫盲运动,大力建设教育系统,可用支教代替兵役;基层推广民主自治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国家保险制度;推广现代农牧技术和现代科学;推荐国民卫生健康运动……
70年代的伊朗人民
礼萨·巴列维的改革效果是显著的,伊朗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大幅提升,GDP增速十年超过11%,近一半人口脱离了"文盲"。妇女可以自由恋爱,并且和男性平等,当然更可以自由打扮,甚至拥有选举权。可以说当时的德黑兰街头,和巴黎、纽约等顶级大都市并无二至。
然而不要忘了,它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特别是原本地主阶层,也就是教士的眼中,礼萨·巴列维和其父亲一样都是由西方势力所扶持起来的傀儡,他们的合法性本身就受到伊朗国民的质疑。并且这场改革确实有很大的因素是来自美国对伊朗的要求,美国人在伊朗也享有超国民待遇。再加上苏联的活动,礼萨·巴列维终于在80年代末遭到了国民的反对,德黑兰的街头上到处是"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口号。其本人亦被迫出流亡国外,并宣告巴列维王朝的结束。
关于巴列维王朝,它确实是一个军人独裁政府,并始终受西方势力的影响。同时其改革亦造成一大批资本家暴富,但是它对伊朗的贡献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例如你现在到德黑兰看到的"绿带"树林,都是当时巴列维王朝所遗留下来的。然而包括世俗化,包括妇女拥有和男性平等的地位,且不需要戴头巾黑袍等,却违法了伊朗一直以来的传统,并最终引发全民抗议。
所以在这一些列的背景后面,到底该如何去看待,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