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它们分别是:鼎山贮翠、几水环清、华盖寻幽、宝屏遐眺、赤沱跃鲤、紫涧垂虹、僰道通津、风门设险。“附景”后面随即是“更定八景”,“更定”是修改的意思,明确表明这是明朝后期或清朝乾隆年及以前江津人共同认可的正宗八景,与江渊个人确定的八景诗不同。总体来说,《江津县志》还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历史空白需要弥补。江津的历史事件和历代文人,以及数百进士在江津为官,还有一千多年来上千万民众的智慧奉献,组成了江津历史人文方阵。让他们重新活转当下,丰富江津人民的生活。借古鉴今,让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下师生能与江津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乃至废墟遗址等进行对话,文明就传递下去了。乾隆版《江津县志·形胜》记载了江津地形之美:“江津鼎岫为屏,岷江为座,华盖列天表之障,马骁壮北固之篱,鹤山太公左右其翼,龙门珞峡开合其流,际水陆之衢,纽黔播之会,洵川东之雄治也。旧云奇峰秀岭,地轴天关,锁锦江之水,界泸渝之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1)

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更定八景”位置

——寻找江津历史真相之二

谭云籍 谭蘅君

作者按:第一发现是我们研究《江津县志》和综合其他资料,发现江津文史研究者没有发现的东西,目的是抛砖引玉,给江津人民展示更精准的历史真相。

总体来说,《江津县志》还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历史空白需要弥补。江津的历史事件和历代文人,以及数百进士在江津为官,还有一千多年来上千万民众的智慧奉献,组成了江津历史人文方阵。让他们重新活转当下,丰富江津人民的生活。借古鉴今,让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下师生能与江津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乃至废墟遗址等进行对话,文明就传递下去了。

乾隆版《江津县志·形胜》记载了江津地形之美:“江津鼎岫为屏,岷江为座,华盖列天表之障,马骁壮北固之篱,鹤山太公左右其翼,龙门珞峡开合其流,际水陆之衢,纽黔播之会,洵川东之雄治也。旧云奇峰秀岭,地轴天关,锁锦江之水,界泸渝之间,会水陆之冲,全蜀要地也。”

同时“附景”:“鼎山叠翠”“华盖晴岚”“龙门春浪”“鹤山雪霁”“古寺晓钟”“挑灯渔火”“石羊晚渡”“马骁春色”。这八大景,基本保留在了江渊《八景诗》中,“挑灯渔火”江渊改成了“江心砥石”。

“附景”后面随即是“更定八景”,“更定”是修改的意思,明确表明这是明朝后期或清朝乾隆年及以前江津人共同认可的正宗八景,与江渊个人确定的八景诗不同。

它们分别是:鼎山贮翠、几水环清、华盖寻幽、宝屏遐眺、赤沱跃鲤、紫涧垂虹、僰道通津、风门设险。

先不论此八景与江渊八景谁更正宗,谁更宏大,谁更阳刚或阴柔,谁更权威,谁更有代表性等等。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基本问题:“更定八景”的位置在哪里?现在还能欣赏么?有无文献出处?有的景点是不是已经找不到了或无法判断了?等等。

只有把这八景找到了,才能评价此八景与原八景谁更权威的问题。而且很明显,无论是“附景”里的八景,还是“更定八景”,都跟江渊诗中的八景的有区别,特别是后者,相差特大。

两者对比,有两处山景未变,分别是鼎山和华盖山。新增1个山景,宝屏远望。新增2处水景,几江与綦江。新增1处关隘,风门关。新增两处沱涧,赤沱与紫涧。

组合起来,“更定八景”涉及的山水类型为:3山 2江 1隘 1沱 1涧。

“附景”涉及的山水类型为:4山(鼎山、华盖、马骁、鹤山) 3江(龙门、跳蹬、石羊) 1寺。

如果从景点类型来看,“附景”的气势更磅礴一些,“更定八景”更丰富,细腻,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更平衡。

民国版《江津县志·名山》排位依次是:鼎山、华盖山、聚宝山、马骁山。鹤山排第11位。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2)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景附”与“更定八景”。

一、未变两景:鼎山与华盖

“更定八景”里有两大山景未变,但表述有变,这种变化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乾隆版《江津县志》记载,鼎山龙脉从遵义大娄山发脉,千里奔袭,经四面山、蔡家、李市、鹤山、一路蜿蜒至鼎山,雄峙大江南岸,与北岸马骁山、西北临峰山(华盖山)隔江对峙。

鼎山名列江津第一名山,并不是因为它比北岸两山更雄伟,而是因为它是龙脉上的最后山头。从鼎山缓缓下降,经石子山(也称聚宝山),最后“落坪”到金钗井,龙脉就进入平坝。

除此之外,鼎山与几江老城相伴万年,世代守候,登顶远望或踏青寻春,这份情缘难得。

“鼎山叠翠”变成“鼎山贮翠”,前者外扬,后者内敛。表面看不出差别,实质上在心态上,前者活泼乐观,象青年人。后者理性深沉,象中年人。

这也许是清朝取代明朝后,江津人登山望景的那种兴奋感、新鲜感多了几份压抑。也许是江津人更懂得“贮”备对生存的意义。也许是生命中的绿意与希望需要认真沉淀充值才能适应未来等等。

总之,江津群体心态与文化性格有了变化。只是原因嘛,隔着时间的屏障,实在无法准确把握这种脉息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无法准确知道“更定”的时间与“更定”的理由,这是古代志书简洁带来的无奈。

华蓥山脉从盆地北端的大巴山突然射向西南,经四川华蓥市闯入重庆,散成玉指数根,一根中梁山脉在东,穿过长江,与古剑山遥遥对望。一根缙云山脉在西北,与半岛老城鸡犬相闻。一根云雾山脉,躲在缙云山脉后面。

缙云山脉从双福进入江津,雄伟挺拔,在临峰赶山寺昂首向天,耸起海拔767.4米的龙头。山岚晨雾,缭绕如梦,似幻似仙,激人想像,仿佛帝辇上的华盖。山脉绵延数十公里,山形结构奇特,两侧高、中间低,如一条长形槽廊,也叫“华盖槽”。

于是华盖上的云雾成为临峰山的一种文化意象,让仙道文化为底蕴的江津人,产生慕仙求道的憧憬,凝聚的晴岚飘扬起一个群体长生永寿的梦想。

相对来说,“附景”中的“华盖晴岚”适合远眺,“更定八景”中的“华盖寻幽”,却已经将远望的幻想变成了山中寻仙的体验。

这是江津群体意识的显著变化:知与行合一,更强调行的快乐。这说明清代江津人口增加,山中虎豹减少,人们对山行寻幽的追求变成了现实。

因此,两景虽未变山,但能从名称字眼的变化,体会出明清之交江津群体审美意象与文化性格的悄然转变。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3)

图注:民国版《江津县志》“宝屏山”释义。

二、新增山景:宝屏山远望

宝屏山在哪里?

查民国版《江津县志·众山》,真有一个“宝屏山”,释义为:“距县百五十里,高百仞,平正如屏。”

但在地图上找不到宝屏山,如果按150里范围在地图上寻找,则有一个宝坪(屏)山,山上还有宝坪(屏)寺,山下有宝屏村村委会。只是,它现在属泸州合川县先滩镇。

虽然从历史角度讲,两县边界本来就存在忽左忽右的情况,说不定明清就属于江津呢?但暂无文献支撑,待考。

另有一字之差的“宝鼎山”,县志释义为:“距县百二十里,上有三石如鼎。正德中乡耆邓刚率众筑寨,盗不敢犯。”

此两山相差30里,只能估计在蔡家、中山一带。但无文献详考,只有实地考查,看有没有可能找到。

宝屏山高百仞,平正如屏,当然适合远眺。找到之后,可以依文献打造成江津人的又一景点。

三、新增水景:几水与僰道

几水环清,这是江津一大壮观也。江津县治之所以叫几江,就是因为长江在这里绕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字。

如果说江津山水中一定要找出一个最出名的胜景或标志性LOGO,那一定是几江,绝对的江津城市封面。

因此,站在鼎山上观几水环流,特别是春秋冬三季,长江水质清澈,青山倒映,白云碧波,别有一种风情。

“几水环清”作为江津八景之一,绝对无人反对,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在明朝的前后八景里,都没有长江大手笔行书的这个“几”字,确实是一种遗憾。

清朝版新增的几水环清,说明了清朝时江津文人群体的文化自觉,或者说能够整体上叛逆少师江渊的前后八景权威,证明了文人的独立思考和担当能力。

江津境内河道,最著名的就是长江和僰道。后者也称綦江或南江,长江右岸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从云贵高原奔腾而下,由南向北,左冲右突,最后在江津区顺江口汇入长江。

双江汇拥,是江津地理独特的财富。加上境内溪流纵横,江津成为整个重庆市水资源第一的区县。

“僰道通津”,曲折蜿蜒,水声清流,船影渔灯,老翁独钓,确实是一大雅趣。工部尚书江渊有后八景诗《南江寓钓》曰:

僰溪遥合大江流,浩荡烟波送白鸥。

暮雨半衰移浦内,夕阳一线挂滩头。

鱼穿柳絮好沽酒,竿拨桃花懒系船。

圣代只今召隐逸,何须频下饵文钩?

民国版《江津县志》解释:“僰溪,在县东南,源自夜郎溪。曰綦河,曰南江皆指此。”江渊笔下的僰溪,遥合大江,浩荡烟波,白鸥飞翔,夕阳挂滩,鱼穿柳絮,桃花争艳,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但“南江寓钓”这种雅趣与“僰道通津”相比,气势与意境完全不可同日而比。后者更恢宏深远,更能体现江津人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僰与津之间的从属关系,溪与江之间的大小对比,让江津人站在精神高度俯瞰这条大河,远远胜过垂钓沽酒,心系朝廷的知识分子心态。

这条溪河,开发西南的唐蒙走过,西南文化的先驱者尹珍走过,流放夜郎的李白走过,少师相国江渊走过,忠义享祠的双尚书程源走过……当然,吴三桂走过,高力士的棺椁走过……

水道还是那个水道,只是意境全变,江津文人的整体意识觉醒,打破了江渊着眼于一滩一钓的束缚,视角陡然拔高,因此把它列为新增。

《江津县志·水道》一节,排序为:大江、几水、僰溪。大江指长江。几水专指长江在几江半岛绕流那一小段。

两处水景,让我们看到清代江津文人群体觉醒的自信,对江渊这样的相国也敢推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确实难得。

四、新增关隘:风门关探险

几江半岛虽然在地形风水上不如宋代迁移县政府所在地马宗镇,但仍有独特之处。比如半岛三面环江,冷兵器时代那是天堑难越,只有南面可通。

南面有鼎山守卫,鼎山脚下西南面,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向外面,在这条小道最狭窄处再建一关隘,往东(往上),是鼎山壁立;往西(往下),依然是鼎山山体的一部分,扎进河床。

这样的地方,极其险要。

这就是风门关。

乾隆版《江津县志》“关隘附”排位第一的是“风门关”。释义为:“县南五里,江自西绕东肯綮处。仅半里,与南平关形势相类。”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4)

图注:江津鼎山脚下风门关所在地图位置。

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这里指山体与山体连接的地方。“风门关”就建在长度仅有半里的狭窄处,上下都是山体,只中间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小道。因为山势陡立,所以干脆让峭壁成墙,以山与山的间隙或山路筑关。

重庆的南平关也是这样。为抗击元军,宋将张珏在重庆南岸筑城,形成南平关,与佛图关互为倚角,以此为重庆城的屏障。明代末年。在这里白杆军女将秦良玉与奢崇明曾有一场恶战。

南平关濒江一面都是峭壁,就直接以此为城墙,据险防守。

如此险关危隘,和平时期自然值得江津人去走走看看,体验一下风门探险的乐趣。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5)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对风门关的解释。

五、新增未知:赤沱与紫涧

这两处景物,县志上暂未找到记载。待考。

只能根据名称猜测。比如赤沱跃鲤。

沱是长江特有的水文现象,通常是两岸有较大溪河汇入长江时,会形成巨大的回水沱,水流回旋,冲激凶险,虽在岸上观之雄壮,但江中畅游却最是忌讳。

赤沱,字面意思是红色的回水沱。如果单纯从长江水文现象来看,江津段真找不到。但如果将赤与朱对换,则江津有朱沱。但那个朱跟姓氏有关,不关乎颜色。

查《江津县志》,竟然有一个“赤崖沱”,很明显,崖岩泥土或石头为红色,这在江津是存在的地质现实。按照中国人的用语简化习惯,可以叫“赤沱”。

县志解释为:“县西二十里。”

同时查看“龙门滩”,县志解释为:“县二十四里,水势甚险,蜀王命工凿去石梁,如门。”

另有一个同在县西二十里的“乐城”。

至少说明一点:赤沱与龙门滩有关。

赤沱跃鲤,与原来“龙门春浪”有些相似。但两者比较,一是后者去掉了龙文化符号,二是将春浪复苏的场景换成了“鲤鱼”射滩的激烈动态,那种“剌剌”作响的声音,奋勇向前扭动的鱼身,射向空中成弓形弹摆的鱼尾鱼头,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等,组成了大自然最壮观的生命图。

这一图景,更能表达明清之交,大量移民入津后的开拓精神与生命激情。

查龙门峡由龙门滩、朱家滩、小滩子三道险滩构成,那么赤沱是否在朱家滩位置呢?或者小滩子位置呢?

这仅仅是依据文献作推测,还需实地考查与民间访问才能确定。

至于紫涧,听名字就有诗情画意。加上彩虹,那一定是一种奇观。江津有这种奇观的地方应该很多,比如四面山瀑布。

但文献上暂时找不到相应文字,也无法根据文献进行推测。

也许,民间相应地方,还残留着时光记忆。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6)

江津城区景区有哪些地方?第一发现江津人不知道的(7)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对赤崖沱的解释。

六、抛砖引玉:寻找江津历史真相

历史研究,讲究依据文献。同时也需要实地采访,两相互证,或证实,或证伪。

乾隆版《江津县志》在“附景”后面隆重推出“更定八景”,其一说明修定的八景是在原基础上重新认定。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因为面对权威需要更大的理由来说服文人圈子和普通县民。特别是《江津县志》第一版写自明朝嘉靖年间,已接近明朝晚期,距江渊前、后八景诗已过去百多年。

因此这“更定八景”是江渊后之明末推出,还是清朝时文人推出,没有文献记载,只能根据历史现场来猜测。

江渊(1400~1473)整个家族在有明一代还是相当牛逼,查《江津县志·科举志》,除江渊外,成化年间,江渊的侄儿江孟纶中进士,官至御史,陕西巡按。

父亲江英,官至户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

正统年间,江渊之弟江深,官累任安陆府长史。

江渊基本处于明朝中期靠前,就算江氏家族在江津影响一百年,到明朝后期也可能会出现对江津八景的修改。但更大的可能是明清之交,移民到达江津,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一个全新的审美群体更容易产生基于自我的审美判断。

从明末张献忠屠川,南明西南抗清,吴三桂反清等对四川重庆的反复争夺与战争来看,江津人口损失惨重,清朝时江津大多数来自移民,因此更有理由相信“更定八景”是清朝移民群体的美学认证。

只是对它们的景点位置和命名理解及审美意蕴,还需要重新认识。

抛粗砖,引美玉,贻笑大方。

谭恒君 ,工作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研究会,工作地点: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江津教师进修学校。

男,汉族,1967年出生。江津人。

研究领域:历史,教育教学,写作。主编图书200多本,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谭云籍,成都环投集团,研究生毕业,1990年出生,江津人。研究领域:计算机、文史、写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