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抵御入侵的战争:步兵与骑兵的三百年殊死较量 读懂宋朝
宋朝抵御入侵的战争:步兵与骑兵的三百年殊死较量 读懂宋朝半年之后,蒙军又再攻攻击安丰,此次更是使用集中火炮、抛石机进攻,并挖好30里的围城战壕,阻击后方宋军的援助。同时,杜杲又发明了平底船,可以在护城河自由穿行,不断捣毁蒙军的坝桥。使铁甲兵断成两截,前后不能呼应。城内宋军突然之间一反攻,蒙军又被击退。抛石机1237年,蒙宋在两淮战场的安丰之战,就是经典的新式兵器对抗。蒙军用抛石机打破城墙,宋朝名将杜杲都懒得去修城墙,专门制作了一种移动城墙,城墙上还设有箭垛,可以居高临下打击蒙军,蒙军退却。蒙军卷土重来,再次攻击,又用工程兵在护城河上,架设了28座坝桥。又用铁甲兵冲击试图捣毁城墙,铁甲兵是全身重甲可防弓箭射击。杜杲又用突火枪与小弓箭结合直射近前蒙军的眼睛,铁甲兵大量受伤。
这个会学习的强盗,居然还挺开放蒙古人有一个特点,又开放又善于学习。南征北战之中,欧洲、阿拉伯、东方等各地的技术都会一窥究竟,加以仿制。蒙古人特别重视工匠,一打下一个城市,先把工匠留下来,其余的一律杀死。把工匠们组成各种专职部门,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当蒙古人拥有了庞大的工程兵部队时,攻城拔寨就如同探囊取物,移动云架,射击梯堡、抛石机、火箭机、火炮等攻城器具大量发明。
在蒙古大军的横扫欧亚大陆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军面对蒙古大军咄咄逼人之势,也知道是以招化招。宋军也开始进行大量的军事改进,最有名的当属突火枪,突火枪长度约60CM(《金史》火毯与火炮),以硬黄纸16层叠在一起成筒状,然后将柳炭、铁渣、磁末、硫磺、砒霜之类的混在一起紧紧填装进去,以绳系在枪头,军士各带一小罐,里面藏有火炭,临阵时点燃,火焰可冒出枪端三米多远,据说无人敢于接近,到药烧尽时,枪筒也不会损坏。
抛石机
宋军成为蒙古铁骑最难对付的一支力量,安丰会战1237年,蒙宋在两淮战场的安丰之战,就是经典的新式兵器对抗。蒙军用抛石机打破城墙,宋朝名将杜杲都懒得去修城墙,专门制作了一种移动城墙,城墙上还设有箭垛,可以居高临下打击蒙军,蒙军退却。
蒙军卷土重来,再次攻击,又用工程兵在护城河上,架设了28座坝桥。又用铁甲兵冲击试图捣毁城墙,铁甲兵是全身重甲可防弓箭射击。杜杲又用突火枪与小弓箭结合直射近前蒙军的眼睛,铁甲兵大量受伤。
同时,杜杲又发明了平底船,可以在护城河自由穿行,不断捣毁蒙军的坝桥。使铁甲兵断成两截,前后不能呼应。城内宋军突然之间一反攻,蒙军又被击退。
半年之后,蒙军又再攻攻击安丰,此次更是使用集中火炮、抛石机进攻,并挖好30里的围城战壕,阻击后方宋军的援助。
这时杜杲又改进了移动城楼,用铁板加固,并把火炮安装在木梯上,加强了防御与反攻能力,数百个移动城墙同时可以射击。
双方展开了精彩的攻防大战。最后宋军的援军赶到,从蒙军壕沟间隙中穿越会师,两线夹击,蒙军大败而回。
这时的蒙宋大战,已远远不止是步骑兵团之间,还加入了工程兵、水师大战。
47年,才见分晓,宋朝退出历史舞台两个带火药兵器步骑大集团的拼杀,可谓名将辈出,战况激烈。蒙古人三次攻宋,连蒙古大汗蒙哥都死在了钓鱼城。
最后,宋朝不断遭受围攻,已然财政枯竭,发生剧烈通货膨胀,丞相贾似道的财政改革又失败,渐趋败相,军力已然衰弱。
可恰好蒙古四代领导人都擅于治国,从掳掠到耕治、休养生息,不断改革,实力一朝比一朝强。至忽必烈时代,中原稳定,广耕博收,商业繁荣,光海外贸易的市舶司(相当于现在的通商口岸)都设了7个,而南宋朝才3个。
蒙古国力已远超南宋,达到鼎盛之期,一涨一削之间,高下渐判。对此不世出之强劲对手,宋朝的败亡实为可惜。
但蒙古人也整整用了47年时间,才见分晓。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宋朝没有了,蒙古人也打破产了,90年之后又回到了草原,再也雄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