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另一个许攸在名气上肯定不如上面的许攸,做过的事迹的记载也非常少。事迹出于《三国志·魏书·杜袭传》,是给人家杜袭当陪衬的背景板。当然因为这个缘故,许攸也算是“青史留名”了。无才的许攸——拥兵自重,接受拉拢别看《三国志》对“官渡之战”的记载中,曹操净打胜仗,袁绍净吃败仗,实际上袁绍在前期打得顺风顺水,摧枯拉朽一般,将前线推进到官渡。在官渡的时候,虽然曹操勉强顶住了袁绍的进攻,但士兵、装备、军粮全都赶不上袁绍。而且袁绍还不断地在曹操的后方搞小动作,给曹操搞得焦头烂额。袁绍的胜利感觉已经胜利在望,结果出了许攸这个二五仔。本来袁绍已经飞龙骑脸了,为什么许攸还要背叛袁绍投奔曹操呢?有不同的说法。一是许攸贪财,袁绍不给他钱;二是许攸给袁绍献策,袁绍当耳旁风;三是许攸的家人犯法,被审配抓起来了。可能三点都有吧。总之许攸是跑到曹操那里了,反过头来搞袁绍。许攸将袁绍的军粮部署告诉曹操,曹操直接孤注一掷烧毁军粮

曹操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你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可他当年确实有拼死追击董卓的想法;你说他爱惜人才,但是他也因为一些小事杀了不少人。“许攸”就是能够体现曹操这种矛盾特性的人。为什么要打个引号呢?曹操阵营中有两个许攸,这两个人都对曹操很是无礼。结果有才的许攸被杀掉,无才的许攸反而得到曹操的厚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编下面就来聊一聊。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1)

有才的许攸——恃功而傲,枉送性命

有才的许攸,也是比较著名的帮助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那个许攸。曹操、许攸、袁绍原先感情都挺好。可能都是贵族子弟,有过一段飞鹰走狗的时光。在汉灵帝时期,许攸还干过一件“大事”,参与废掉汉灵帝这件事,还把计划告诉了曹操。虽然这次废立没有成功,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许攸和曹操的关系还是挺铁的,要不然也不敢把身家性命放在曹操身上。

后来天下大乱,各个野心家都走上舞台,袁绍和曹操也各自寻出路。袁绍在当时的影响力是要强于曹操的,跟着袁绍干有前途,所以许攸就选择了袁绍。事实证明许攸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袁绍确实有些手段,把事业做得越来越大,最后达到坐拥幽州、并州、冀州、青州四州之地(不过不是全部)。但是另一个老朋友曹操混得也不错,渐渐占据兖州、司州、徐州、豫州,还有边边角角的青州、荆州、扬州。自此北方产生了两个重量级选手,这两个重量级选手也势必要产生一次剧烈的碰撞,就是“官渡之战”。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2)

别看《三国志》对“官渡之战”的记载中,曹操净打胜仗,袁绍净吃败仗,实际上袁绍在前期打得顺风顺水,摧枯拉朽一般,将前线推进到官渡。在官渡的时候,虽然曹操勉强顶住了袁绍的进攻,但士兵、装备、军粮全都赶不上袁绍。而且袁绍还不断地在曹操的后方搞小动作,给曹操搞得焦头烂额。袁绍的胜利感觉已经胜利在望,结果出了许攸这个二五仔。

本来袁绍已经飞龙骑脸了,为什么许攸还要背叛袁绍投奔曹操呢?有不同的说法。一是许攸贪财,袁绍不给他钱;二是许攸给袁绍献策,袁绍当耳旁风;三是许攸的家人犯法,被审配抓起来了。可能三点都有吧。总之许攸是跑到曹操那里了,反过头来搞袁绍。许攸将袁绍的军粮部署告诉曹操,曹操直接孤注一掷烧毁军粮,这才彻底地扭转了战局,获得最终胜利。可以说许攸对曹操而言是有大功劳的。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3)

许攸跟曹操是好朋友,对曹操又有大功劳,他就不知道北在哪了。许攸和曹操聊天,总称呼曹操的小字:“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啊。”许攸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是实话往往不好听,而且还叫曹操的小名。曹操虽然表面上笑着附和,但实际上对他越来越不满。许攸把曹操都不妨在眼里,更别说其他人了,有一次出邺城东门,又对别人说:“要是没有我,你们都进不了这个门。”你说这样的人人缘得多臭?果然有人跟曹操告状,曹操也没废话,就把许攸收捕杀掉了。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4)

无才的许攸——拥兵自重,接受拉拢

另一个许攸在名气上肯定不如上面的许攸,做过的事迹的记载也非常少。事迹出于《三国志·魏书·杜袭传》,是给人家杜袭当陪衬的背景板。当然因为这个缘故,许攸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曹操和刘备刚刚打完“汉中之战”,“虎步关右”的夏侯渊折了,汉中丢了,曹操到汉中吃了两个月“鸡肋”,最后也是无功而返。这对曹操的个人威望和士气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不仅如此,当时各地还发生了叛乱,关羽在江陵虎视眈眈。在这个时候,关中营帅(《杜袭传》中没有说明地点,“关中”出自《资治通鉴》,大概是因为当时杜袭和曹操在关中)许攸仗着自己有兵,就不太把曹操放在眼里,对曹操非常无礼。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5)

曹操能受这个气吗?没受过这个委屈啊。于是曹操就像去干许攸。可是当时的情况确实不怎么好,所以大臣们都劝谏曹操别去动许攸,而是采取招揽的方式,团结许攸,对付刘备或者孙权。曹操两眼一瞪,把刀放在膝盖上是谁也不听。长史杜袭进去劝曹操。曹操本来想提前堵住杜袭的嘴,结果被杜袭劝得改变主意,最后同意群臣的看法,安抚招揽许攸。许攸也归附了曹操。这件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6)

一种态度,两个结局

曹操这边的两个许攸,都对曹操有过无礼的行为,结果确实不同。第一个许攸,是个非常有才的人。在“官渡之战”之前,孔融就评价他为“智计之士”,荀彧反驳孔融的话,也是说许攸“贪而不治”,而不是贬低他的能力。足以说明许攸的才能。但是这个许攸却显得很“蠢”,他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曹操已经不是当初抢新娘子那个纨绔子弟,而是掌握学多人生杀大权的一个铁血军阀。君不见陈胜杀故人之事乎?作为一个谋士,总是想着法地破坏主公的权威。再加上曹操“外宽内忌”(荀彧形容袁绍的,放在曹操身上也挺合适),许攸的死理所当然。

曹操怎么杀的许攸?三国时期的两个许攸(7)

再看另一个许攸,至少在曹操的眼中没有什么才能,是个“凡人”,对曹操也没有巨大的功劳。但他赶在一个好时候,当时曹操内部外忧内患,士气低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搞他;况且许攸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是人家有兵,有自保的手段。归附曹操后也会成为曹操的助力。张绣当初搞死了曹操的儿子,在投降的时候尚且被曹操以礼相待,何况只是对曹操无礼呢?因为时局的不同、手中的资本不同,这两个许攸也就得到了不同的结局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