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二战中的爆笑史:二战法国的做法有多搞笑
法国二战中的爆笑史:二战法国的做法有多搞笑然而如果我们结合之前讲的就不难发现法国建造马奇诺防线,其根本原因除了防御德国外,还反映出法国整个国家的消极情绪。前面我们讲过法国在一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在损失了大量人口的情况下法国是无法在短期内将军队实力提升起来的,特别是对军官的培养更是一件耗费时间的事情,所以法国才选择了修筑坚固的工事企图用堡垒和掩体来弥补人数和素质上的不足,但试问一支从来不训练整天在前线浇水泥的军队又能有多大战斗力呢?马奇诺防线位于法国东北边境,从1928年开始修建直到1940年才修好,全长390多公里花费了50亿法郎。自建立之初马奇诺防线便担负着抵御德国入侵的重任,因为一旦德国越过防线,后面就是辽阔的法国北部平原,所以法国几乎将全国的军队都压到了这条防线上,并声称这是一条永远不会被攻破的防线。但如果说上面都是客观原因那么直接导致法国衰败的原因就是英国和美国的干预。一战结束后随着《巴黎和约》的签订,法国本该从德国身
说到二战就不得不提起德国和法国,法德作为欧洲老牌强国,其斗争历史已有几百上千年。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以阵亡124万人为代价击败了德国。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拥有百万军队的法国却只过40天便宣布向德国投降,这不禁让人疑惑,曾经的世界强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光速投降的背后究竟有何隐情,法国是否是二战中最大的投机者,让我们跟随本期视频,揭开法国光速投降背后的秘密。
1940年6月22日,希特勒来到了法国。而另一边,在一截被称为福熙车厢的火车厢上法国和德国签署了停战协议,标志着法国正式向德国投降。而此时距离一战法国战胜德国过去了22年,而到二战从开战到投降法国仅用了40天,当法国投降的消息被传出时全世界都陷入了震惊之中。因为没有人能想到,拥有近两百万军队的法国面对老对手德国居然连40天都扛不住,而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许多人都将法国投降归咎到法国政府软弱无能上,但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国家的兴亡又岂能这么简单。
早在二战之前,在欧洲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和作为同盟国一员的德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然会成为主战场。然而当法国战胜德国后,非但没有如预想中那样获得巨额赔款并瓜分掉德国,反而还被英美给摆了一道。
首先法国在一战中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和金钱。据法国政府统计,法国在一战中加上殖民地一共动员了790万人参战,而战后除开殖民地军队法国都阵亡了124万人,其中有58%都是20到30岁的青年。可以说一场一战让法国整整拼掉了一代人,也让法国出现了巨大的人口断层,那些本该在二战中成为军官和统帅的年轻人都死在了一战,直接为法国在二战战败埋下了伏笔。而在经济方面,一战不但让法国花光了一百多年积累的财富,还让它欠下了累累外债。到1918年法国财政赤字达180亿法郎,还向美国贷款39.91亿美元,向英国贷款30.3亿美元。
但如果说上面都是客观原因那么直接导致法国衰败的原因就是英国和美国的干预。一战结束后随着《巴黎和约》的签订,法国本该从德国身上拿到一笔巨额赔款。不仅如此法国还能占有德国的土地和资源,但此时英国和美国却站了出来,他们一方面指责法国对待德国太过严苛,另一方面对德国在赔款上的拖欠却不闻不问,甚至他们还前后向德国提供了三百多亿德国马克贷款,如此一来法国非但没有崛起,甚至连战争的损失都无法弥补。
另一边的德国却在英美的扶持下越加强大,此时的法国这才意识到,自己完全被英美当枪使了。于是在这之后,法国自上而下对战争都充满了抵触,而这便是日后投降时的思想因素。
至于第三点,则是法国对待德国的战略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二战中德国以闪电战闻名,利用坦克等装甲力量快速突破敌方防线的战术,在之前从未有人使用过。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闪电战理论最开始是法国提出的,但却遭到了否决,而说起否决的原因就不得不提起法国修筑的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位于法国东北边境,从1928年开始修建直到1940年才修好,全长390多公里花费了50亿法郎。自建立之初马奇诺防线便担负着抵御德国入侵的重任,因为一旦德国越过防线,后面就是辽阔的法国北部平原,所以法国几乎将全国的军队都压到了这条防线上,并声称这是一条永远不会被攻破的防线。
然而如果我们结合之前讲的就不难发现法国建造马奇诺防线,其根本原因除了防御德国外,还反映出法国整个国家的消极情绪。前面我们讲过法国在一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在损失了大量人口的情况下法国是无法在短期内将军队实力提升起来的,特别是对军官的培养更是一件耗费时间的事情,所以法国才选择了修筑坚固的工事企图用堡垒和掩体来弥补人数和素质上的不足,但试问一支从来不训练整天在前线浇水泥的军队又能有多大战斗力呢?
而另一方面,马奇诺防线还反映出来法国在战略上的落后。此时他们还幻想着用一战时那种挖战壕修堡垒的手段来赢得战争,不仅如此他们还忽视了科学技术对战争的影响,反映到战略上便是对阿登山区防御的轻视。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人会傻到走崎岖的山地,但马上德国就将成为那个成功的“傻子”。
其实在德国发起进攻前,希特勒就曾讨论过进攻方向。当他将手指向阿登山区时,底下的将领们全都摇了摇头,只有两个人例外。他们分别是曼施坦因和隆美尔,他们向希特勒表示进攻阿登山区的确可行。但必须集中装甲部队并且要以极快的速度冲到敌人后方配合友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最后希特勒采用了他们方案、
于是在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伦德施泰特德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他们将后方的友军步兵远远甩在身后,驾驶着坦克一脚油门踩到底疯狂地向前突击。结果卢森堡当天便宣布投降,而最后德军成功绕到了马奇诺防线后面,直接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要不是德军最后反应慢了点,英国和法国的32万联军全部都要被赶进海里而等到德军两面夹击马奇诺防线时,这条永远不会被攻破的防线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便被攻破。德军很快便占领了法国最为富饶的北部地区,而那里还有着法国所有的工业设施,因此法国其实从一开始便失去了和德国作战的资本。
而最后我们再来看法国维希政府,它是在法国投降后成立的政府。而法国之所以投降有一部分原因便出自德国开出的条件上,首先德国答应战后归还法国领土,而且法国政府还能继续拥有海军舰队。更重要的一点是德国还允许法国继续管理原有的殖民地,可以说法国除了要低头认怂以外其实没有任何损失。
而结合一战的历史,法国与其在二战中和德国死磕最后又被英美偷桃,还不如跟着德国一起混,打赢了自己还能当世界第二。于是在二战末期你能看见这样诡异的场面,一群走投无路的德国士兵纷纷放弃阵地逃跑,但与他们一起作战的维希法国士兵却死战不退。
但无论如何,法国投降终究还是错误的行为,投降让法国丢掉了所有的历史荣光。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从卢梭的契约论到巴黎公社的社会革命统统都随着法国投降而成了笑话。而法国的遭遇也提醒了我们,面对侵略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也不要指望别人来帮你,因为国家间只有利益而利益是靠自己争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