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这些诸侯远在他乡,既可以教化当地百姓,在关键时刻也可以回防守护商周大本营。可是意外接二连三的发生,商周不再是之前单纯的、纯粹的、圣洁的、值得守护的帝王了;四周的诸侯肚量也慢慢变大,开始不再听从商周的统一调度了。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商代开始分诸侯,有侯和伯!可是,不可为而为之是华夏统治者最擅长做的事情,我们称之为:变通!在这件事情上,古老的华夏子民为我们展示了智慧是如何扭转格局的,也再次印证了华夏五千年不会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我们是一个有智慧的高等民族,在任何时刻都会寻得出路。分封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分封制的诞生伴随着无数的诸侯一起踊跃出来,这些诸侯国手握重兵,安插在商周的四面八方,他们时时刻刻听从商周的调遣,为了商周的大一统勇于奉献和牺牲。

导语:先秦及之前的帝国,一直在延续分封制度。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封建制度之一,分封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帝国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可当时间越国春秋,跨国战国,分封制再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和主导的权力。郡县制在黑暗中慢慢崛起,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冲突究竟代表着哪种权利的争斗?又代表怎样的帝王之术?郡县制的胜利真的决定了分封制的陨灭么?在分封制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一起细细的窥探下吧!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

分封制的的整体布局

在唯物辩证主义研究者的眼中,通过两极分化理论进行分析的话:战国时期华夏文明正处于卿大夫政治意识形态和隶农制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状态,因为北方华夏地区的士族状态与南方奴隶制和农业主的多方形态共同混合下所组成的大一统分散国家。

先秦时代就已经如此混乱,而我们讲的分封制的整体布局则要比先秦时代早上整整八百年甚至更多的年头。南北方因为发展源泉和政治意识的不同,使得北方的发展要早于南方的发展。南方发展真正意识上超越北方甚至成为华夏地区重中之重的核心区域,是南宋及以后。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

整个商周时代,社会整体布局就是如此,北方暂且可以分为几个部落,南方还是一片空白,尤其是百越附近,估计食人族部落都有不少。这样的政治环境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政治意识不一样,政治环境不一样,甚至语言环境、社会习俗、部落利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要指望着在商周早期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是很难做到或者说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商代开始分诸侯,有侯和伯!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3)

可是,不可为而为之是华夏统治者最擅长做的事情,我们称之为:变通!在这件事情上,古老的华夏子民为我们展示了智慧是如何扭转格局的,也再次印证了华夏五千年不会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我们是一个有智慧的高等民族,在任何时刻都会寻得出路。

分封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分封制的诞生伴随着无数的诸侯一起踊跃出来,这些诸侯国手握重兵,安插在商周的四面八方,他们时时刻刻听从商周的调遣,为了商周的大一统勇于奉献和牺牲。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4)

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这些诸侯远在他乡,既可以教化当地百姓,在关键时刻也可以回防守护商周大本营。可是意外接二连三的发生,商周不再是之前单纯的、纯粹的、圣洁的、值得守护的帝王了;四周的诸侯肚量也慢慢变大,开始不再听从商周的统一调度了。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这场战争竟然持续了百年,耗尽了华夏大部分生灵,只为了制度的变迁。最终存在的制度,将会是独一无二的,最适合那个年代的制度:郡县制!自秦朝建立以来,所谓的分封制彻底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并且沦为配角,再无还手之力!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5)

张岂之:西周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

分封制的局限性

作为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及其之前时代的一种政权结合体,分封制非常有利于周边小国以及自身领地的安全性和复用性。伴随着时代的延伸,分封制一直延续至今的话,华夏土地上也会出现一个类似于天皇般的人物,可是这样的政治集团,这样的政治发展属性定然是华夏封建帝国所无法接受也无法容忍的。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6)

天子脚下,岂容他人酣睡,这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是华夏古文明对权力的追求,对权力集中性的必要。而华夏地区最为古老的统治阶段:分封制明显要比君主集权制和封建制高上一个档次,因为分封制可以顾及到帝国周边一些小地方。

比如:我们常见到秦帝国的某些领地并不属于商周的所属领地,可是分封制一旦确立下来,秦帝国依然属于周帝国统领之下的一个小帝国,在春秋时期这样的一种制度,对于统治大片领土,尤其是对外防御,能够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而一对一的直线服务态度,使天子能够直接指派诸侯,诸侯直接指派卿大夫的这种形式,更有利于国土的稳定和小国与小国之间的安定团结。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7)

可这一切都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西周的天子有足够的优势,或者说有足够的军队去镇压所有的诸侯国,请注意在这里讲的是镇压所有的诸侯国,而不单单指一个诸侯国。一旦西周没有这样的军事实力,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所有的口号都形同虚设,也就有了战国这样一个混乱的朝代。而战国时期所有人都在奉行着谁不服就打谁,拳头解决一切的时候,所谓的分封制更无法显现出原有的威力和最开始的意愿。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8)

当秦帝国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之后,分封制则更加显得鸡肋不堪,边远地区如果派遣自己信任的人前往任职不利于帝王本身的开拓版图,如果派遣不信任但是能力十足的人前往边疆任职,则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灾祸。

所以在秦帝国初期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分封制并没有大家想象的这样完美,分封制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危机,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而分封制的历代王朝不服管教事件也屡次发生。分封制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展现出来了最终的弊端,因为禹是最后的士族王公,在氏族王公之后分封制也正式诞生,可是分封制当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诸侯在死亡之后由周王朝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再进行一次新一轮的诸侯册封。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9)

但有一个天大的矛盾和麻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差错和漏洞,往往是上一任诸侯死掉之后,由自家的儿子来继续担任诸侯,老子死了儿子上,儿子死了孙子上,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那这样做有什么具体的麻烦呢?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我们常听到的那句奋六世之余烈,指的就是秦帝国六代人之间非常辛苦的开疆扩土,到秦始皇这个年代,才终于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和底蕴,而这个奋六世之余烈指的就是六朝之人全都是秦始皇的族人进行参与秦帝国的政务。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0)

陪臣执国命

在春秋时期,甚至出现诸侯左右商周的事情,分封制已经无形中破坏了商周最核心的权威性!

帝国扩张的必然性

公元前221年,秦朝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尽管这个大一统的王朝仅有十五年的寿命,可是秦始皇开创了诸多的先例,而在这诸多的先例当中彻底废除了分封制,转而替换成一种新型制度与分封制并存的状态。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1)

没错,那个伟大的制度叫做郡县制,有趣的是郡县制并不是秦始皇独创的,也不是整个秦帝国独创的,而是秦国和楚国共同创作的。郡县制一共有两层含义,分别是郡制和县制,其中的郡制是由秦国的秦穆公创立出来的,而县制则是由楚国的楚雄王创立出来的。

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郡县制两种制度合二为一,成为了华夏帝国大一统帝王之后的最优先的一种制度选择。而郡县制最主要、最优先、最优质也是最能吸引人的一点就是郡长和县令直接由皇帝进行任免和废除。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郡县的任免和废除再也不是由上一级统一调度,而是封建帝国最高权力进行直接干预。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2)

这样做最有利的一点就是及时的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并且能够及时维护华夏帝国的统一。

只不过当我们把时间线往前拉伸一些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郡县制并不是在战国时期崛起的,而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思想,只不过郡县如何设置、如何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没有一个定论。而当战国时期四周百国都在卷入这场异常繁复的战争时,就已经展现出郡县制的优越条件以及优越地位。对于不配合的官员,或者无法指挥的官员直接进行调换和任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很大麻烦。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3)

司马迁: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

秦朝在一统天下之后,开始实行了三十六郡的统治,而这三十六郡仅仅是一个开始,伴随着秦始皇野心的不断增大,三十六郡也慢慢的延伸成了四十郡,而在秦朝行政区域划分的最后几年里,已经变成了四十多个郡。这四十多个菌的调度全部统一规划,完全听从秦始皇的安排,在统一指挥和统一调度之下,秦朝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而在郡县制的前提之下,秦朝又进行了新的创新,每万户人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县令以下,还有一些其它的称呼。当然,秦帝国的县令与明清时期的县令有着本质的差距,统治人口和所拥有的权力也有着极大的差距。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4)

有趣的是,尽管汉朝消灭秦帝国的时候,对于秦帝国的领地和所属的政治贡献,进行了统一口径的否定。可是当刘邦登上皇位之后,依然沿袭了秦帝国的郡县制,并且将其完整的继承下来。而这样的传承和继承,在汉朝的前期,尤其是在汉武帝掌权和执政的时候,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统一调度和直接掌控之下,对西域和匈奴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并且帝国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粮草直接运输到最前线,郡县制在此时已经比分封制强之数倍。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5)

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建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相互之间也算得上礼尚往来,各国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诞生了百家争鸣。各个学派横空出世,并且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这个时间段的确是华夏文明迸发的最高峰,而且在未来数百年之内都没有超越该时代。

可是这个时代也有它的局限性,文字不统一,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不统一,各自说着各自的方言,度量衡通通都是一家一个规矩。商周有心改变这样的现状,可也不得干预各个诸侯国之间内部的事宜,对于所有的一切只能望洋兴叹。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6)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古代的帝王或者诸侯王往往都是有野心的,要指望着他们听话乖巧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再加上相互之间语言不通,相互之间的度量衡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往往会有很多的矛盾一同爆发出来。而当这些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可控的时候,就迸发了新一场的战争危机,我们称之为:战国。

任何一次战争都是一次彻底的洗牌,往往是底层势力崛起和上层势力衰弱的不二法门,而诸侯之间的战争同样符合这样的一个定律,那就是商周天子的地位衰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地位上升。在一次次的战争下,相互之间尤其是各个诸侯国之间慢慢的在积累资源或损失资源,造成了一个无法逆转的现状:强者越强越弱者越弱。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7)

而在诸侯国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西周的地位直线下降,在这个时间段它已经无法直接指挥所有的诸侯国去向一个和平的方向发展,此时的商周就如同一个小型的联合国,在大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争的时候,连说话的空隙都没有。

帝国之间的野心慢慢展现出来,齐国、楚国、秦国之间相互竞争、军士之间大量行动以及频繁的对抗,早已经把周天子抛在脑后,此时的周天子恐怕连三国时期刘协的地位都不如,简直是一个任人操控的玩偶。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8)

最终的斗争结局是:秦始皇彻底击溃了其余的六国,并且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而在建立大一统的秦帝国之后,周天子也顺应着时代的潮流,消失在了历史的痕迹当中。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强秦击溃其余的六个国家,并不是一场胜利的战争这么简单,其背后还蕴藏着更为深刻甚至更为敏感的问题,那就是:秦帝国的生存法则彻底击溃了周天子。自战国末期以来所谓的天子再也不存在了,人定胜天成为了不二法则。皇帝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也成为了无数王侯将相的口头语,他们为之奋斗着,为之努力着,为之拼搏着,就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座。而在那皇座之上,希望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19)

秦帝国击溃的不单单是西周,也不单单是其余的六个国家,而是天子这个称号,同时把分封制度整散了一地。

郡县制根本上否定分封制,打破西周分封状况

分封制的死灰复燃和彻底泯灭

秦朝十五年统治时间里面,的确没有了分封制,变成了全民百分百的郡县制,可从汉朝初期开始,又渐渐有了分封制,而分封制的巅峰时期是在明朝中期和中后期。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0)

只不过这种所谓的分封制,与秦朝之前的分封制有了很大的区别,此时的分封制,诸侯之间的生杀大权以及任用大权全部在皇帝的手中掌握,换句话来说:只要皇帝两眼一睁,想要灭谁就可以灭谁,皇帝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有这样的资本去这样做。

而在汉朝及以后的分封制,主要针对于有着重大贡献的臣子以及自己的子嗣、帝王的其余孩子或者对帝王有着重大贡献的个人。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1)

汉朝建立之初就曾经给韩信分封诸侯,可是这样的分封并不是刘邦所愿意的,在背地里刘邦和吕后通过某种手段和某种见不得光的行为作派,把韩信活活整死了,只不过至于是谁暗中指使对韩信痛下杀手,直至今日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

而分封制在死灰复燃之后的最巅峰时间段,则是在明朝中期和中后期,朱元璋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之后,对自己的亲人和子嗣给予了特别照顾。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分封了二十六个自己的儿子和与自家儿子相关的一些亲戚朋友,以及自己哥哥的孩子。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2)

可是这一切在后期将无法控制,因为朱元璋给自己、给整个明帝国定下了规矩,而正是某些规矩彻底把明帝国推向了死路,那就是:凡是朱家的后人,今生今世都不可以劳作,享受国家福利的同时世代为王。

尽管后期朱允炆和朱棣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削藩,可是并没有做到令行禁止,对于自家的诸侯王和子嗣给予了很大的权力,在给予权力的同时养活他们。在明朝崇祯年间,史学家预计朱家后人已经达到了整整百万之多,而百万人当中又有数万人的诸侯,数万人的诸侯所占领的封地税收,以经占据整个明帝国总财政的三分之二。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3)

明朝中后期的财政危机,就是由绝大多数分封制之下的藩王和诸侯王所带来的经济危机。

在秦朝之后,郡县制慢慢占据主流,帝王尤其是皇权的集中性,慢慢趋向于大一统。在清帝国末期的时候,皇权的集中已经达到了整个封建王朝的巅峰,此时的皇权已经胜过了所有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皇权真正做到了说一不二,一言九鼎。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4)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绝大多数皇权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帝国主义敲开清政府的大门、伴随着八国联军一次次侵袭着华夏的土地,封建主义制度也彻底的分崩离析,之前的郡县制、分封制也通通的化为粉齑粉。

分封制下的王权和君权之争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5)

一个时代一种做法,分封制伴随着诸侯国的崛起,早已经不再使用。可惜的是,西周明明有权利也有能力去及时扭转这个现状,却白白浪费了全部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所有转折点。既然不愿跟着时代走,那就只能被时代牵着鼻子往外赶。

分封制,通过一整套的宗室血缘关系,将帝国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适当的区域进行一个有力的划分,最开始的时候的确没有什么问题,诸侯之间也仅仅是有些小埋怨罢了。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一刀切分封,很容易引发诸侯的不满。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6)

这些所谓的不满,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问题,周天子的权利尚在,四周的诸侯国又都听从周天子的吩咐,可是时间久了:怨恨周天子的将会越来越怨恨,喜欢周天子的将会慢慢忘却。周天子在分封制主宰下的地位越来越低,一旦出现一两位昏君或者无法及时有效统领天下的君主,就很容易出现乱子。

更要命的是,分封制是对皇权赤裸裸的侵袭,周天子只能任命诸侯的官职,对他们进行册封。而诸侯的属下或者附庸则直接听命诸侯,不会为周天子效力。一时三刻没什么问题,可到了关键时刻或者敏感时刻,这些卿大夫将会完全成为诸侯的附庸,不在听命周天子。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7)

帝国政治无法有效便捷运转,权利又受到卿大夫的限制,商朝这样的规章制度在春秋时期还可以展现出表面繁荣,在战国时期则一文不值。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对统治制度的替换,名义上只有三个字的不同,可实际上是帝王的掌权不同,直接关系到最高掌权者的全部利益。这也能看得出来,封建帝国的走向,并且在未来两千年内一直延续着这个方向缓慢行走,直到清帝国实现完整的封建专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同台竞争(28)

郡县制和分封制,理论上都属于一种治国良策,在贤明的君主手里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可是帝王之术的蛮横之处就在于此:不允许其它权利插手,并且对于既得权利死不放手。

郡县制的崛起之时,已经对分封制判了死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