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有哪些历史故事?滥竽充数者可不止有南郭
滥竽充数有哪些历史故事?滥竽充数者可不止有南郭这位新王也喜欢听竽,但是呢然而好景不长,后来齐宣王驾崩,齐闵王继位。说古代战国的时候啊,齐国的宣王喜欢开音乐会鉴赏会齐国呢,有一个南郭先生,没啥本事但是有一样特长——吹牛啊
说起古代的装逼犯,不能不提一个人——南郭先生。
他以身试法留下的江湖传说——滥竽充数,一直被后朝的诈欺师们所敬仰。
滥竽充数,说的是这么一个事(知道请直接快进)。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说古代战国的时候啊,齐国的宣王喜欢开音乐会鉴赏会
齐国呢,有一个南郭先生,没啥本事
但是有一样特长——吹牛啊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齐宣王驾崩,齐闵王继位。
这位新王也喜欢听竽,但是呢
他喜欢的是独奏,先王那么看重南郭先生
他这位新王自然也想听听这位人才的演奏
南郭哪会这个,连夜跑路了
这就是“滥竽充数”的由来,也是成语“南郭处士”的由来
历史上,像南郭先生这样怀着“小聪明”空手套白狼,甚至行骗到帝王身上去的,不在少数。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一中就有那么一个“滥竽充数”的高人
说北宋宋神宗时候有个和尚,名叫愿成。
当时王雱(王安石之子)家有一个小孩,每天夜里哭闹不止。王雱没辙,不知怎么找的这个大和尚来念经。
还真巧了,愿成念咒那天,孩子没哭。
正是“越州僧愿成客京师,能为符籙禁咒,时王雱幼子夜啼,用成咒而止。”
王雱觉得愿成的符咒还真灵啊,就把他推荐给章惇。
章惇是北宋的大将。当时正准备平定四川、贵州、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叛乱,听说那里的人擅长使用符箓咒语各种鬼怪邪招,他“畏符籙”,就急于找个大师随军。就这样,愿成和尚就上了前线。
大兵将至,对方决定降顺朝廷。愿成和几名官员成了受降使,渡过南江,前去接收。谁都没想到的是,这几位压根没把所谓“蛮族”放眼里,直接问候人家女性成员。
好家伙,我们都认怂了,你还污染我家女性成员!
首领田元猛惹火了,就把这几个不识好歹的人抓了起来,捆柱子上给剐了。“尽缚来使,刳斮于柱”
这几人中,唯有愿成活了下来,原来愿成见势不妙,苦苦哀求饶命,也幸亏田元猛信佛,瞧见是个和尚,也就扒了衣服放他回去了。
讨得一命的愿成回去之后,很是得意,称自己为“查房大师”(雾)
是“查访大师”,天天高头大马,招摇过市
天天跟人吹牛自己是第一个进入蛮族地盘还能够全身而退的人
这牛吹的,最后朝廷还信了
给他送了一个证书——“紫衣师号”
这个称号可不简单,一下子把他拔高到了名僧的范畴了。
这是吹牛吹得好的,但不是所有吹牛的最后都能落一个好下场
《桯史》是岳珂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
第九卷中有一个关于御医王泾的故事
当时宋高宗已经是太上皇,年事已高,“苦脾疾”大概是脾胃虚弱的症状。
一般医生这个时候呢就会给开一个“疏肝健脾”的方子
但这个王御医偏不
给高宗老爷子开了个“泻药”,直接把人拉驾崩了
气得宋孝宗差点没咔嚓了他
还是太后劝下来,说怕影响不好,以后都没御医敢开药了
孝宗心也是宽,下令把王泾“脊杖、刺配”
这个脊杖就是在罪犯背上施加的杖刑,《三国演义》里周瑜打黄盖,施的就是脊杖。
刺配,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偏远地区,《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受此刑。
最后王泾大难不死还回到了杭州,打着“四朝御诊王防御”的牌子开起了医馆
但是他一副泻药搞得太上皇驾崩的事情已经传了出去,有人就在他的牌子旁边写上“本家兼施泻药”来讽刺王泾。搞得他很没面子。
陆绍翁的《四朝闻见录》对此事也有记载
王泾亦颇宗继先,术亦有奇验,然用药多孟浪。高宗居北宫,苦脾疾,泾误用泻药,竟至大渐。孝宗欲戮之市朝,宪圣以为恐自此医者不敢进药,止命天府杖其背,黥海山。泾先怀金箔以入,既杖,则以傅疮,若未尝受杖者。后放还,居天街,犹揭榜于门曰“四朝御诊王防御”。有轻薄子以小楮帖其旁云:“本家兼施泻药。”王惭甚。
唐朝时候,国姓李,便以老子为尊,道教成了很多达官贵人的选择。
很多骗子就冒充方外高人来行骗。
比如,姜抚
姜抚,号“冲和先生”,自称年近百岁,手里有长生不老药,骗得唐玄宗李隆基赏识,御笔一挥:擢抚青光禄大夫,号冲和先生。
一下子位列三品
但是骗术终究要拆穿的,唐玄宗也不能一直啃树藤,(姜抚骗唐玄宗食常春藤以延年),在一次他的长寿树藤宣讲班上,被右饶卫将军甘守诚识破,他只能以去崂山采炼仙药的名义,匆匆跑路。
虽然后来李隆基大度,没去治他,但他最后还是死了。
他的最后一骗撞在了一个叫荆岩的历史学者手里,荆岩熟读南北朝的历史,姜抚跟他吹牛说自己是梁朝人,还是西凉州节度。
荆岩当即看破:梁朝在江南,哪里来的西凉州!
“何得诳妄!上欺天子,下惑世人!梁朝在江南,何处得西梁州?只有四平、四安、四镇、四征将军,何处得节度使?”
最后抚惭恨,数日而卒,没几天就死了。
到底还是撞在了专家的手里。
滥竽充数者,行骗朝堂者每个朝代都有,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往往不好,至多仅在史书上留下一两个污名,让后世人看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