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花岛海岸线总体规划:海花岛问题重重
海花岛海岸线总体规划:海花岛问题重重而科威特作为迪拜的同盟国,也跟着做起了海上城市计划,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迪拜是将海里的沙挖出来,再填入大海造岛,而科威特是将海水引入内陆建岛,这两种方案在当时来看,科威特的要显得更靠谱一点,有一点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意思。那么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内陆岛,应该怎么选址才是最好呢?到了2003年,什么都爱争第一的迪拜,开始打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他们的目的就是吸引全世界的游客过去旅游,顺便把沙漠里的房地产卖给全世界的富翁,这看上去是比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到后来引发了全世界的效仿,我们熟知的海花岛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气候干燥炎热,夏季的最高气温会达到51℃,家门前如果能有水有树的就是当地的富翁了,所以长久以来这里的居民都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套居住在海边的别墅。纵观科威特地形,唯一有水的地方就是东面靠近波斯湾的290公里海岸线,但是如果直接在海岸线上打造城市,就会缺乏未来的可扩展空间,于是他们想将海水引入
海花岛开发十年,至今问题重重,迪拜岛开发了20年,至今烂尾80%,然而有一个石油小国却依然坚持着自己人工海岛计划20多年没有放弃。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在别国都放弃甚至要拆除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坚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科威特打造的海上城市,沙巴艾哈迈德海城。
说起科威特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它是一个以石油和天然气闻名的小国,位于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的交界处。
它的国土面积只有1.78万平方公里,和北京差不多大(约1.64万平方公里),但是这里90%的地形都被沙漠覆盖,剩下10%的半沙漠地形要容纳将近500万人,可想而知他们的生存环境是有多么恶劣。
这里的气候干燥炎热,夏季的最高气温会达到51℃,家门前如果能有水有树的就是当地的富翁了,所以长久以来这里的居民都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套居住在海边的别墅。
纵观科威特地形,唯一有水的地方就是东面靠近波斯湾的290公里海岸线,但是如果直接在海岸线上打造城市,就会缺乏未来的可扩展空间,于是他们想将海水引入沙漠中,用人类的智慧开辟出一条新的生存的空间。
这项计划最初是在1985年,科威特的上一任国家领导人“萨巴赫·艾哈迈德海”提出的,当时全世界都没有过这种想法,更没人敢轻易尝试,所以项目被暂时搁置。
到了2003年,什么都爱争第一的迪拜,开始打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他们的目的就是吸引全世界的游客过去旅游,顺便把沙漠里的房地产卖给全世界的富翁,这看上去是比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到后来引发了全世界的效仿,我们熟知的海花岛就是其中之一。
而科威特作为迪拜的同盟国,也跟着做起了海上城市计划,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迪拜是将海里的沙挖出来,再填入大海造岛,而科威特是将海水引入内陆建岛,这两种方案在当时来看,科威特的要显得更靠谱一点,有一点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意思。那么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内陆岛,应该怎么选址才是最好呢?
刚开始科威特在波斯湾沿岸预定了6个地点,但都是沙漠看上去也没什么区别,后来工程队在艾哈迈德城的海岸边发现有两条深入内陆的小溪,这将大大降低施工的成本,是打造内陆岛的绝佳场所,于是他们将项目地点选在了艾哈迈德城的海边,然而他们后来遇到的问题远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多。
首先艾哈迈德城因为数百万年来的海平面变化,导致地底堆积了大量淤泥,松软且不稳定,这是建筑师们最大的敌人,在这样的地面建造房屋会导致下沉或是垮塌的风险,所以必须排除。
解决这一问题的是一名来自英国的工程师,伊恩•威廉姆斯,他调派了25架87吨重的重型挖掘机,把地底的淤泥全部挖出,然后再从海里挖出的海沙将坑洞填满,有人可能会好奇,他们沙漠里的有那么多沙子为什么要用海里的?
其实,沙漠的沙子因为长期受风力侵蚀,表面变得非常光滑,非常细,这样的沙子即使再多也无法用作工程建筑。而科威特全境找不到一条河流,也没有河沙,所以只能用海沙来代替。
为了让这项工程可以长久地保存下去,科威特工程师派出他们国内最大的夯土机,这种巨型机械上面挂着重达15吨的铁块,从大约12米的高空落下,会产生巨大的爆炸力夯实地基,如果缺少这一步,地基很快会下降超过50厘米。
艰难的造岛计划动工了三年,才完成了一条长2.8公里的内渠,到了2007,又发生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当时中国的房价跌了百分之二三十,而阿拉伯国家房价暴跌60%,导致工程停摆了好几年,等到科威特经济恢复过来,他们的工程师又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这里的海水进入后一直流不出去,全部聚集在内部变成了恶臭的盐水池,这样的房子有谁会买?之前所有的努力就这样白费了吗?
到了2009年,科威特工程师推翻了原有的设计方案,开始设计出一套完善的水循环系统,他们的目标是要让水干净到居民可以在里面游泳的程度,让住在沙漠里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无限的海水资源。那么如何让内陆海流动起来成了工程成败的关键。
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将每个区域串通起来,并在连接处设计一个闸口,这样当海水涨潮时可以将水囤入其中一片区域,等退潮后放出,这样的循环系统就相当于天然的抽水泵可以有效解决死水的问题。
接下来海城的建设就进入了快速发展周期,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新变化,到了2017年,耗时14年打造的内陆海城市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数十座闸门同时开闸放水,奔腾汹涌的海水顺着海渠流入了海岛的每个角落,共花了3周时间才将这里上百公里的河道全部填满。
直到今天,这个项目依然还在不断地扩大,海城的深度达到了7公里,宽度接近10公里,可以容纳25万名居民同时入住,在海岛上建设有海景小高层,别墅,游艇俱乐部,酒店等项目,当地居民对海岛计划十分满意,因为这将改变他们国家历来缺水的窘迫居住环境,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沙漠到处都有,但能把海水引入沙漠的国家科威特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或许也是科威特人脱离石油后的唯一希望,你们会去这样的地方旅游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