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摩天大楼起什么作用?城市的摩天大楼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城市摩天大楼起什么作用?城市的摩天大楼真的是越多越好吗罗轶是一名专注于设计绿色建筑的设计师,他告诉记者,“这种超高的摩天大楼的各项成本比如建筑成本、维护成本等,都是不划算的”。有资料显示,如果摩天大楼的使用寿命以65年计算,它的维护费用是一般建筑的3倍。一座200米高的建筑成本远远高于两座100米高建筑成本的总和。一旦大楼超过了70层,就需要额外增加成本来增强建筑的牢固程度,还需要增加空间来安装更多的电梯以及其他设备。——弊端之成本高目前,对摩天大楼热衷的国家,大多集中在土地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靠资源发家的沙特等石油国家,还有就是中国。”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总监董翔告诉记者,但是反观英、法等国家,他们的城市在建造摩天大楼时,反而受到诸多限制,比如德国和英国对建造摩天大楼有严格的法令,摩天大楼的建造很难获得批准。摩天大楼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非议,是因为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摩天大楼弊端多
中信地产的“中国尊”已经破土动工。2016年,它将以528米的高度成为新的地标式建筑。摩天大楼的建设一定要满足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背离这个初衷。
摩天大楼的建设热情在中国一直没有熄灭。
摩天大楼愈演愈烈“重庆国际金融中心”的规划高470米;2009年开工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算上塔顶共有660米高;2008年底开工的上海中心大厦总高为632米;计划中的长沙“远望大厦”将高达838米,其高度甚至超过目前世界第一高的迪拜塔。而今,在中国的摩天大楼中,又多了一个成员。中信地产的“中国尊”已经破土动工。2016年,它将以528米的高度,拔得北京CBD商务区建筑高度的头筹,成为新的地标式建筑。
摩天大楼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一项创举。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为了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摩天大楼应运而生。但是,在摩天大楼的发展过程中,质疑摩天大楼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在美国9·11事件后,人们对摩天大楼的反思更甚。“
目前,对摩天大楼热衷的国家,大多集中在土地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靠资源发家的沙特等石油国家,还有就是中国。”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总监董翔告诉记者,但是反观英、法等国家,他们的城市在建造摩天大楼时,反而受到诸多限制,比如德国和英国对建造摩天大楼有严格的法令,摩天大楼的建造很难获得批准。
摩天大楼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非议,是因为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摩天大楼弊端多
——弊端之成本高
罗轶是一名专注于设计绿色建筑的设计师,他告诉记者,“这种超高的摩天大楼的各项成本比如建筑成本、维护成本等,都是不划算的”。有资料显示,如果摩天大楼的使用寿命以65年计算,它的维护费用是一般建筑的3倍。一座200米高的建筑成本远远高于两座100米高建筑成本的总和。一旦大楼超过了70层,就需要额外增加成本来增强建筑的牢固程度,还需要增加空间来安装更多的电梯以及其他设备。
而且摩天大楼的运营成本也不可小觑。以浦东金茂大厦为例,这座420米高的建筑,建造成本几乎是2万/平米,而日常维护的花费更是不菲,它每天的运营成本在百万左右,所以坊间有“金茂门开一百万”之称。
——弊端之安全性差
“对摩天大楼来说,如何灭火是个很大的难题。”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告诉记者,高层消防一直是全世界都头疼的问题。据了解,在“中国尊”动工之前,就因消防问题惹来非议。北京市消防局建审处处长马建民称,如果建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按照媒体此前报道的设计方案建设,很可能通不过消防审批,即使建成后也不能通过消防验收。
因为高层建筑对电梯系统的依赖度很高,楼内大量纵横交错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起火后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一座100米高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只用半分钟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
而且在袁宏永看来,目前的消防技术在应对摩天大楼的火灾时,也有些力不从心。据了解,目前北京已装备了超过100米的消防云梯,但是一旦设备的举高曲臂超过100米,站在云梯上作业就异常危险——长臂只要轻微地晃动一下,上下的位移就能超过1米。所以,目前的消防设备对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扑灭能力极为有限。如果再加上风力的影响,云梯车爬升到100米的高度,对于消防人员自身都是有着极大安全威胁的。而“中国尊”500多米的高度,更让消防云梯“可望”而不可及。
——弊端之交通拥堵
在“中国尊”不远处,就是曾经的北京第一高,国贸三期。董翔说,在它落成之后,就有交通专家表示,国贸三期的使用将给原本就是北京一大堵点的国贸地区增加更大的压力。虽然没有资料显示国贸的人口密度到底有多大,但是在地铁国贸站,人们可以通过人挨人的景象很直观地判断这里的人口密度。在交通已经极为拥堵的北京CBD,国贸三期的建设都让人担忧,若没有很好的交通疏导方法,“中国尊”的出现将更加剧这一地区的拥堵。
一座摩天大楼,就像是一座几万人的空中社区。如果没有大量的城市轨道等交通方式与摩天大楼配套,增加的汽车也将使这一地区面临严重的拥堵与污染等问题。
——弊端之地面沉降
地面的承重能力并非像人们想象那样,可以无限承受。在局部地区,如果地面建筑过多、过重,地面也会“不堪重负”。而摩天大楼云集的地区,已经显现出了这些危险。以上海为例,陆家嘴金融区高楼林立,那里却是上海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每年下降约3厘米,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沉降原因除了有地下水过分开采外,高层建筑的重压也难逃其责。
中国减灾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曾表示,“研究发现城市高层、超高层CBD及其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确使地面沉降呈加速状态。对北京这样的现代化世界城市而言,不均匀沉降会造成塌陷,尤其是会带来石油、天然气管道破裂的巨大风险。”
——弊端之光污染、热岛效应等
另外,摩天大楼还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由于空调等设备需要大量能源供应,产生的大量热能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同时,摩天大楼外立面常采用玻璃幕墙,由此造成的光污染也令人深受其害。每天下午四点,是上海金茂大厦的白领最难熬的时候。东方明珠电视塔不停闪动的七彩眩光,被震旦国际广场金黄色的幕墙反射进来,引发白领们出现眼睛疲劳、头疼等症状。
摩天大楼也并非一无是处在诸多的弊端下,摩天大楼似乎无一是处。但是在董翔看来,“摩天大楼也不能一概否定。”他告诉记者,在市政配套比如交通、市政管网等齐备的情况下,摩天大楼是可以“局部的、零星地建设的”。
对此,罗轶也有类似看法,他告诉记者,摩天大楼这类集约型的建筑确实有节约用地等优势,特别是在北京这样人口已经超过2千万的特大城市,向天空要空间确实是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摩天大楼的建设一定要满足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背离这个初衷。” 罗轶说,如果建设摩天大楼是为了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那么这个建筑就是有必要的。如果这个建筑只是为了炫耀或者引人关注,建造后反而加剧了人们衣食住行的紧张感,那么这个建筑就是不理性的。
摩天大楼热潮是社会浮躁
在董翔看来,国外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已经退去,他们已经完成了城市极致化建设的过程。现在他们的城市已经出现空心化。在解决人口拥挤的问题上,他们转而选择通过发展郊区、卫星城等方式解决。
而我国的摩天大楼和国外正好相反,热潮还在蔓延。摩天大楼的热潮反映的不仅是建筑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董翔说,“我们要考虑,建造一个建筑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炫耀为本;是以形象为本,还是以功能为本。中国的摩天大楼显示的是社会的浮躁,社会的病根不找到,摩天大楼的热潮不会自动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