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为什么喝咖啡:从上海人喝咖啡 来论证黑一个城市的技术性问题
上海人为什么喝咖啡:从上海人喝咖啡 来论证黑一个城市的技术性问题老熊第一眼看见这说法,都懵逼了,这是哪位人才,思路这么别致?其中一条罪状,就是上海人爱喝咖啡,是装洋气!不止外地人在骂,上海本地群里骂的更热闹!但喷着喷着,就歪楼了!转向对上海人的攻击了。就有点搞不懂!
1
最近网上很热闹,上海人很受伤,到处挨喷。
其实这事儿吧,上海人可以看开点!
说实话,这次上海抗疫,确实是有点拉胯。
不止外地人在骂,上海本地群里骂的更热闹!
但喷着喷着,就歪楼了!转向对上海人的攻击了。
就有点搞不懂!
其中一条罪状,就是上海人爱喝咖啡,是装洋气!
老熊第一眼看见这说法,都懵逼了,这是哪位人才,思路这么别致?
那么就先聊下,为什么上海的咖啡文化这么浓。
这和上海的历史有关。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特别是清朝末年,大量的租界云集上海,使上海很早就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咖啡也是这样。
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 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这口感酸苦的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成了时尚。
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啡馆。而且各种口味已经非常齐全,从意式,到法式,美式,港式,爱尔兰等等。
那时全国绝大部分城市,估计都没见过咖啡是什么东西。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上海咖啡厂甚至一度包揽了全国咖啡馆、宾馆的咖啡,成为了“国民记忆”.
所以,很多上海人,从小就是喝着咖啡长大的。
而其他城市,则很少有这种情况,比如老熊从小生活的内陆城市,一直到90年代才有咖啡这出现,还是麦氏速溶咖啡。
到了近年,大量外籍人士进入上海,同时又是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进一步催化了上海的咖啡文化的发展。
至于说这就是崇洋媚外,就有点离谱了。
饮食文化的融合,在全球本身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就像英国人的下午茶,是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来的,她的陪嫁包括来自中国的221磅红茶和很多精美茶具,红茶优雅的香气,再加上新王后直播带货,在英国贵族阶层迅速流行,后来经过演化,慢慢成为了下午茶文化。
如果说,爱吃哪类舶来品,就是崇洋。
那面包您肯定是不能吃了,西餐得戒了,奶茶最早是印度发明的,后来传入欧洲,经过改良后形成了欧洲特色的饮品,在1642-1664年间随着荷兰入侵被带入台湾,后期又融合了日本的抹茶等口味,最后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奶茶。
你要说奶茶也是崇洋媚外,得看全国几千万爱好奶茶的小姐姐答不答应。
说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青岛人爱喝啤酒出名吧?
啤酒就是舶来品。青岛的啤酒,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胶澳租借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把青岛拱手让给了德国,从此开始了它漫长的殖民地生涯。
后来,驻扎在这里的德国士兵希望喝到家乡的啤酒,德皇威廉二世就派人用海轮将酿造啤酒的设备运到了青岛。1903年8月15日,英 、德商人共同出资建造了“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这也正是青岛啤酒的前身。
再后来,啤酒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并成了日常饮品,但一直到1950年,青岛啤酒厂的啤酒花才实现国产化。
你要去给青岛人说,你们喝啤酒,就是假洋鬼子?
我劝你慎重,山东暴躁老哥可能会给你一嘴巴子!
再说,真要展开了说,内裤您也不能穿了,现代意义上的内裤,是1935年JOKEY在美国首先做出的。
胸罩也不行啊,那是1859年 一个叫亨利的纽约布鲁克林人为发明的“对称圆球形遮胸”申请的专利,就是胸罩的前身。
所以,要真较真,男士应该穿犊鼻裤,就是兜裆布,后来日本人学去当传承那个,咱们汉朝就有了。
女士也应该穿抹胸,或者肚兜,老熊倒不介意,挺有情趣的,可广大女同胞估计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