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第三批名单(广西桂林多措并举提升食品安全)
广西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第三批名单(广西桂林多措并举提升食品安全)二是开展鲜湿米粉零点专项行动,规范鲜湿米粉生产场所设置要求,完善鲜湿米粉生产工艺,提升鲜湿米粉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解决鲜湿米粉包装存在的问题。一是强力开展打击注水肉专项整治行动,以农贸市场为重点场所,以猪肉、牛肉为重点品种,对农贸市场开展强化整治,督促农贸市场开办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组织食品安全管理员对入场销售的猪肉查验是否具有“两证两章一报告”,利用快检设备对农贸市场肉摊销售的猪肉、牛肉进行抽检。为解决一线市场监管人员抓不住重点、监督发散现象,解决“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把住“大方向”,统筹兼顾、主动监督,找准“小切口”,抓住重点、靶向监督。桂林市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创食品安全城市考核评价标准细则》(2020版)、《创食品安全城市现场点检查细则》,确保任务明晰、责任落实,目前已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桂林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对标对表,立足岗位职责,坚持以更严要求抓“创城”,全力推进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度。
为解决创城工作上层热、中间温、下层冷的难题,该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入户走访、电子显示屏、两微一端、广场设点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食品安全进企业、进学校、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进”宣传活动,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形成全民关注、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共建格局,扩大群众知晓率,掀起创食安城热潮。
其中,该局制作宣传展板56余块,发放相关科普知识宣传读本4500多册,在主干道、商圈及周边的餐饮店发放宣传画、倡议书等约30000余份。
为解决基层怕越权、怕管不好、怕监督错、怕惹麻烦、怕负责任而不敢大胆开展工作等难题,该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以及六城区包联组,各城区分别成立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由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和教育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创建工作。秉承安全发展理念,把食品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强抓不懈,将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责任、尽职尽责的第一标尺,该市食品产业呈现了“食品消费稳定增长、城乡市场持续活跃、食品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状况良好”的大好局面,人民群众对食品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解决一线市场监管人员抓不住重点、监督发散现象,解决“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把住“大方向”,统筹兼顾、主动监督,找准“小切口”,抓住重点、靶向监督。
桂林市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创食品安全城市考核评价标准细则》(2020版)、《创食品安全城市现场点检查细则》,确保任务明晰、责任落实,目前已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将不断细化、量化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把食品安全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实施双重考核,将其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形成了奖惩分明、共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市场监督方式多样化、措施具体化,做到了考核指标明确、层层分解任务、级级督促落实的长效机制。
为解决生活中民之所急、民之所忧问题,进一步突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关键,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该局围绕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农贸市场、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三小”行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对该市范围内食品行业的各个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放过一个“拐角”、一条“小巷”。
一是强力开展打击注水肉专项整治行动,以农贸市场为重点场所,以猪肉、牛肉为重点品种,对农贸市场开展强化整治,督促农贸市场开办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组织食品安全管理员对入场销售的猪肉查验是否具有“两证两章一报告”,利用快检设备对农贸市场肉摊销售的猪肉、牛肉进行抽检。
二是开展鲜湿米粉零点专项行动,规范鲜湿米粉生产场所设置要求,完善鲜湿米粉生产工艺,提升鲜湿米粉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解决鲜湿米粉包装存在的问题。
三是开展婴幼儿乳粉质量提升、食品标签标识管理、普通食品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冷冻冷藏食品、节日食品、酒类食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多个专项治理行动。(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