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适合带走的特产美食(与咱宁波特产糩的有趣传说)
宁波适合带走的特产美食(与咱宁波特产糩的有趣传说)DEEPIN宁波,跟我一起逛宁波,感受宁波底蕴。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聊到这儿吧,不知道各位朋友,您有没有吃过糩呢?你最钟意的吃法是哪种呢?评论区等您。有了这一次的经验,邱家媳妇的糩越做越好,第二年她又做了两食篮的糩,让儿子给送到五乡的外公家去。正当小邱邱抱着食篮欢快地走在路上时,迎面走过来一位须发花白的老爷爷,小朋友也是相当懂礼貌的行礼问好,老人看这孩子好生乖巧,童心大起,便忍不住与他打趣攀谈起来,当了解到食篮里装的是送给傅家外公的糩时,胡子一吹笑着说道:“我与你外公可是同辈兄弟啊,照理你也应该叫我一声外公,那糩是不是也要给我一篮啊?”,本就是一句玩笑话,可谁知道小邱还认真了起来,真的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外公,还把其中一篮糩递给了老人。老人瞬间开心的不得了,收下了精致的小糩,让小邱从外公家出来时到家里来取食篮,但必须到家让妈妈来打开。一段路上的“奇遇”就这么过去了,当小邱如约取了食篮回到家后,
来到了宁波的五乡,昨天我们聊了这里曾经的五乡碶傅氏,中间我们提到了傅天官光前与宁波的特产糯米糩的故事,那今天我们就好好来聊聊这段有趣的经历吧。
在宁波与年糕齐名的应该就要算是糯米糩了,其实糩这个字应该写作一个“米”一个“鬼”,但是原谅我打不出来,没办法,先用这个“糩”字代替一下吧。读音一样,就是一块东西的“KUAI”,宁波话念“KUI”,宁波有句老话叫“像年糕和糩一样搭上了”,就是形容亲密无间,天作之合的意思,可见糩在咱宁波人的生活中也是相当常见和重要的一种食物了。
说起宁波的糩,要数东乡这里的最有名了,不但因为他更加的小巧稠滑,更是由于这里糩,曾经可是被当做过向皇上上贡的贡品存在过啊,说到这儿就必须要感谢一下这件事情的主要人物傅天官,傅光前了。
话说在明朝年间,邱隘的邱家有一寡妇,娘家正是这里五乡的傅家,她年轻丧偶,上有孤身的老父亲,下有一个幼小的儿子。虽然生活艰苦,但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勤俭持家,日子也算是还过得去。旧时在宁波,每到过年时节,除了要做年糕以外,用糯米捣的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样点心,但随着父亲的渐渐老去,原本那种尺寸较大,相对较结实的糩吃起来就变得不怎么方便了。一年年底,又到了节前最忙的日子,正当她又为今年的糩发愁时,突然灵光一闪,趁着糯米还热乎,就比平常多捣了几下,搓揉时,又根据嘴的大小,特意多花了点功夫,将糩搓成了一个个比算盘珠大一点的小块,这样不但比过去的糩跟丝滑,而且老父亲可以一口一个,不用再用刀切开,或者用筷子、勺给弄的到处黏黏糊糊的了。发现了没有,往往一次牛叉的创新,并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结合实际做出的一点点改变而已。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邱家媳妇的糩越做越好,第二年她又做了两食篮的糩,让儿子给送到五乡的外公家去。正当小邱邱抱着食篮欢快地走在路上时,迎面走过来一位须发花白的老爷爷,小朋友也是相当懂礼貌的行礼问好,老人看这孩子好生乖巧,童心大起,便忍不住与他打趣攀谈起来,当了解到食篮里装的是送给傅家外公的糩时,胡子一吹笑着说道:“我与你外公可是同辈兄弟啊,照理你也应该叫我一声外公,那糩是不是也要给我一篮啊?”,本就是一句玩笑话,可谁知道小邱还认真了起来,真的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外公,还把其中一篮糩递给了老人。老人瞬间开心的不得了,收下了精致的小糩,让小邱从外公家出来时到家里来取食篮,但必须到家让妈妈来打开。
一段路上的“奇遇”就这么过去了,当小邱如约取了食篮回到家后,母子俩打开食篮一看这才大吃一惊,老人拿走了糩,却又在里面放上了几锭银子。说到这儿,大家可能都能猜到那位老人是谁了吧,没错,邱家媳妇也猜到了,他正是吏部尚书,天官傅光前,老人也确实没有骗人,他还真是小邱邱外公的同辈兄弟。受宠若惊的女人,第二天赶紧带上儿子,来到傅光前的府上致谢,傅光前一看眼前的母子俩,小的懂事可爱,妇人聪慧灵巧,顿生怜爱之心,一人扛起了整个家庭的女子,居然还能不忘对孩子的教育,当即将妇人收为了干女儿,从此也是对母子二人的生活多有照顾。
省亲结束,到了还朝之时,傅天官还特意将女儿做的小糩带回了宫里,献给皇上品尝,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皇帝,看到这如羊脂玉般精致的点心也是龙心大悦,当下传旨,让傅光前的义女督办,每年制作一批小糩,由傅天官派人给送到京城进贡。小小的一个民间小食,就这样,登上了大雅之堂。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聊到这儿吧,不知道各位朋友,您有没有吃过糩呢?你最钟意的吃法是哪种呢?评论区等您。
DEEPIN宁波,跟我一起逛宁波,感受宁波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