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涪陵榨菜是哪里的小吃(很多西方人知道涪陵这地方)

涪陵榨菜是哪里的小吃(很多西方人知道涪陵这地方)那是1996年的涪陵,中国。第一章写了何伟作为外教与涪陵的初相见,文字十分平实,没有想象中的拗口和故作深沉,里面穿插着幽默,即使是涉及到中西文化碰撞和一些历史的话题,没有回避但也没有刻意。第1章顺江而下:美国人何伟与涪陵的初相见我读过何伟的《寻路中国》,当时是以漫不经心的快速的方式翻阅,我只想知道情节和结果,甚至只想把书翻完,结果是,到现在我完全忘记了。这本书是何伟中国三部曲之第一部,但何伟最出名的是《寻路中国》,很多人是后来才读的《江城》。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何伟不到30岁,文笔已经非常老练,但如果你只是浏览情节,是体会不到的。

这只是读书杂感,一般读完两章会停下来马上写一点即兴的观感,大概会花费半个小时。读的时候照例写写划划,读完之后好像兴趣点又转移了。

彼得·海斯勒 (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他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

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

《江城》出版后,在西方世界大受欢迎,许多西方人因此向往涪陵,心心念念要到此一游。这个堪比当年马克波罗的中国游记。

涪陵榨菜是哪里的小吃(很多西方人知道涪陵这地方)(1)

第1章顺江而下:美国人何伟与涪陵的初相见

我读过何伟的《寻路中国》,当时是以漫不经心的快速的方式翻阅,我只想知道情节和结果,甚至只想把书翻完,结果是,到现在我完全忘记了。

这本书是何伟中国三部曲之第一部,但何伟最出名的是《寻路中国》,很多人是后来才读的《江城》。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何伟不到30岁,文笔已经非常老练,但如果你只是浏览情节,是体会不到的。

第一章写了何伟作为外教与涪陵的初相见,文字十分平实,没有想象中的拗口和故作深沉,里面穿插着幽默,即使是涉及到中西文化碰撞和一些历史的话题,没有回避但也没有刻意。

那是1996年的涪陵,中国。

涪陵榨菜是哪里的小吃(很多西方人知道涪陵这地方)(2)

第2章有中国特色的莎士比亚:人类的悲欢有时相通

我喜欢第二章。三四线城市里的四五线院校,何伟组织学生们演出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而且大家都入戏了,被戏剧感动不如说被自己的投入感动。

何伟在写事件时往往宕开一笔,联系点别的,抒个情或者感慨一番,夹叙夹议夹感,使文章形成一种回流往复的语感。

何伟很详细地描写了哈姆雷特演出的整个过程,戏剧与生活,虚与实,时间、国度与语言的隔阂,都不能熔断情感的绽放。对索迪表演哈姆雷特进行了特写式的描写,人物十分生动又感人。

另起一节插旗山,这一节非常精彩。整体内容上,从浓重的情感色彩的莎士比亚戏剧宕开,进入到一个自然存在的山,这座山为什么值得另开一节,因为有历史有故事有联想。

从太平天国开始,到石达开经过此地进入川西大渡河被团灭,然后72年后长征经过此,横跨大渡河,逐步取得了胜利。

这两段历史中间蜿蜒穿插着对插旗山的景观描写,有时写山上的花开、农民种的瓜菜长势,有时以此山为据点,极目周边的风土,有时写历史中的此山。

一种气息在山与历史与现实之间摇曳,最后拉高视野,将插旗山融入川西大地理中,以一句“国破山河在”做结。

委实意味深长。

涪陵榨菜是哪里的小吃(很多西方人知道涪陵这地方)(3)

第三章跑步:由跑步到标语到认字

随着笔墨的深入,何伟由日常跑步牵动的事物越来越多。

首先是跑步与学习中国字的穿插,毫无关系的两件事,在跑步路上有标语这事上联系起来。

标语是很中国的东西,原来充满神秘感,被何伟完全读出来的时候,距离感消失,同时神秘感也荡然无存,这可能也是何伟对中国的观感。

穿插写了一次在学校召开的大会、一次老师喝酒约稿、一次城市跑步比赛。同样是妙趣横生,充满何伟特有的幽默戏谑。

另起一节白鹤梁,这是一个历史景观,也是这一章宕开的一笔,看似闲章,其实与后面的三峡大坝相关联。

涪陵榨菜是哪里的小吃(很多西方人知道涪陵这地方)(4)

第四章大坝:怎么讨论三峡这样一个大问题

开篇是从中国的英文教材里的一篇三峡文章开始,文章中提到虽然修建有很多风险,但是也有巨大的效益,这里有一个关键句子,“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这简直就是全章的灵魂。

三峡修建是否合理,这涉及的面太大了。何伟通过日常小事,联系了历史、文化、自然、家园、生存、发展等等方面进行讨论。

他感到吃惊的是,未来大坝下那些小城镇的人,对自己家园消失、成为异地移民竟没有什么太大的抵触。底层百姓始终关注的是生存的温饱,而非大而遥远的议题。

当他在一次冬天因为限电而遭遇寒冷的时候,实实在在体会到对生存的重大超越了任何大议题,在此处,美国人何伟与涪陵人达成了和解。他似乎找到了理解中国平民的入口。

单写一节乌江,紧接大坝这一章叙事的快节奏和高密度,乌江这里节奏缓慢下来。描写了这条河以及做水运的船主。

涪陵榨菜是哪里的小吃(很多西方人知道涪陵这地方)(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