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规划》草案提到,将围绕济南形成“核心圈层功能优化、紧密圈层协同发展、辐射圈层分工协作”的梯度合力、层次清晰的“圈层 放射”城市群体系。促进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高水平协作联动发展,带动鲁南地区协同发展。济南都市圈(核心圈层)强化济南省会引领功能,充分带动周边地区,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实现同城待遇、同城保障、同城覆盖、同城共享。省会经济圈(紧密圈层)发挥资源配置中枢作用,引领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协作、生态共保、设施互联、文化互鉴。山东半岛城市群为辐射圈层,将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优势,带动鲁南地区转型发展;强化陆海统筹战略支点作用,推动济青联动发展。同时,《规划》草案也重点提到了“区域协同发展”。拟通过发挥门户作用,为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草案提出,济南将共同抓好大保护,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加大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黄河流域高

记者 孟杰

26日晚,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公示《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规划》草案的规划范围包括济南市整个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0244平方公里。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1)

拟定四大战略定位,制定三大目标愿景

根据《规划》草案,济南拟确定四大战略定位: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新动能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

同时,制定了三个时期的目标愿景。近期到2025年,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取得显著成果,基本建成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成为活力迸发、开放进取的创新之都、人文厚重、包容大气的泉韵名城,绿色智慧、幸福宜居的生态典范。

具体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上,包含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绿色可持续战略、新动能培育战略、城乡高品质战略。其中,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由建设综合一体化开放枢纽、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铸就世界文化交流中心为支撑;绿色可持续战略制定了系统优化自然生态格局、稳固保障高效农业格局和筑牢城市韧性安全格局三大格局;新动能培育战略包括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保障新动能发展空间;城乡高品质战略包括提高城乡公服品质、塑造绿色公园城市、营造魅力活动空间。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2)

促进协作联动发展,形成“圈层 放射”城市群体系

同时,《规划》草案也重点提到了“区域协同发展”。拟通过发挥门户作用,为沿黄城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草案提出,济南将共同抓好大保护,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加大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样板区;依托沿黄大通道融入区域战略,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同时,也在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城市群协同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划。

《规划》草案提到,将围绕济南形成“核心圈层功能优化、紧密圈层协同发展、辐射圈层分工协作”的梯度合力、层次清晰的“圈层 放射”城市群体系。促进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高水平协作联动发展,带动鲁南地区协同发展。济南都市圈(核心圈层)强化济南省会引领功能,充分带动周边地区,构建一小时通勤圈,实现同城待遇、同城保障、同城覆盖、同城共享。省会经济圈(紧密圈层)发挥资源配置中枢作用,引领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产业协作、生态共保、设施互联、文化互鉴。山东半岛城市群为辐射圈层,将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优势,带动鲁南地区转型发展;强化陆海统筹战略支点作用,推动济青联动发展。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3)

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

《规划》草案明确济南“山河交融、中心引领、副城支撑、双星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具体以“南山—中城—北田”的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锚固以泰山北麓生态屏障区和黄河生态文化带为核心的全域开发保护本底;强化主城的核心引领、副城的辐射支撑和两县的门户带动作用。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4)

同时,在城镇空间的布局上,强调“集约聚力、品质一流”。

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一主”即主城,包括中心城区与章丘、济阳、长清三个主城片区,是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一副”即副城,包括莱芜、钢城两个副城片区,是支撑济南辐射带动鲁中、鲁南的副城区、省会城市副中心。“两城”即平阴、商河两县,是支撑济南向北与西南方向辐射的相对独立的门户型节点城市。“三轴”即由主城向北、东南、西南方向辐射的三条发展轴,引导差异化城镇功能集聚,完善城乡功能组织。“多圈”即城镇圈,作为郊区空间组织和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发挥外围城区、县城和重点街镇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确立了拉开拥河发展的主城框架,构建“依山拥河、泉湖相济,双十字轴带、多中心网络”的空间格局。“依山拥河”,即南依泰山生态屏障区,北拥黄河生态文化带。“泉湖相济”则强化城市和泉水共生的发展模式,延续山泉湖河、融城山水的特色风貌。“双十字轴带”由城市综合发展十字轴和城市新动能十字轴组成。前者即泉城特色风貌轴、东西综合发展轴,后者即东部智造动能轴、北部新城动能轴。“多中心网络”则涉及优化提升城市主中心、打造大桥城市副中心、强化片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与特色专业功能、完善地区中心的本地服务功能、提升社区中心的生活服务功能等。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5)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规划》草案提出,济南未来要打造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两廊、两核、五区、多点”的创新空间结构。“两廊”指京沪创新走廊及齐鲁科创走廊,承接京沪科创资源,争取重大科学 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建设央企研发中心集聚地,带动沿线创新区向科技创新“强载体”升级。“两核”指齐鲁科学城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核心区两大创新核心,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建设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区”指高新区核心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片区、龙山国际创新城片区、长清大学城——创新谷片区、莱芜高新片区等5个创新区。打造高等级创新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同时,提出要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4 4 X”的先进制造业体系。聚焦发展4个支柱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全力突破4个前沿产业集群,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氢能储能、航空航天等前沿产业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培育X个未来产业集群,包括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量子科技、区块链等。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6)

建立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更优质

“学有优教、病有良医、文有乐享、体有康健、老有颐养。”在此次公示的《规划》草案中,民生方面仍旧是重头戏。《规划》草案提出,要建设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城区基础教育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市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的幼儿园不低于80%;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9张,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6个;每10万人拥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区县级以上文化设施1.5处,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0.5平方米;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全民健身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99% 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知名群众体育赛事5项;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规划》草案还提出要建设公平复合的多层级城乡生活圈。包括职住平衡的城镇就业圈、以人为本的城镇慢行圈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进城镇与乡村地区设施共享,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规划》草案提到,济南要通过分区引导和租赁并举等方式打造多功能住房供应体系,并在建设品质公园城市上下功夫。将建设四类城乡公园,打造千园之城;完善三级绿道系统,构建游憩网络;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人,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7)

划定18.6平方公里城区保护范围,塑造泉韵文化名城

近年来,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次的《规划》草案中,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更加系统和具体。

《规划》草案提到,要构建“一核、五廊、多片”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一核”即历史城区及其周边为核心的地区,“五廊”为黄河、胶济铁路、玉符河、小清河、绣江河五条文化遗产廊道,“多片”为与济南历史文化核心价值密切相关的是一个文化遗产聚集区。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8)

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史,为弘扬济南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规划》草案提出,济南将历史遗迹、文物古迹、泉水资源、人文底蕴进行全面保护并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改善城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展示文化遗产,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提升。

保护范围东至历山路,南至经十路,西至纬十二路,北至胶济铁路, 总面积共计18.6平方公里,主要对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历史城区格局、肌理、风貌、历史街巷、历史环境、泉·城文化景观等进行重点保护。多手段展示与阐释古城格局特色与价值,构筑多主题展示体系,注重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泉水体验的有机结合。

未来济南的中心城市(预见2035年魅力济南)(9)

1小时通达省会经济圈内城市,2035年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草案提到,到2035年,济南将建设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1小时通达省会经济圈内城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市、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构建“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同时,也可以实现1天货物送达省内、2天货物送达国内、3天货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

同时,《规划》草案提出,济南也将实现“轨道交通一体化”和“道路网络一体化”。其中,在对“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中提到,要构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形成大“米”字形高速(城际)铁路网、小“米”字市域铁路网,实现济南市域各区县城区至机场1小时可达,10万人以上城镇的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达到约95%。“道路网络一体化”则需要完善公路网络,提升公路服务能级,畅通全域高快一体通道。形成“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实现市域建制镇30分钟上高速,镇级以上中心之间1小时出行可达。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推进快速路、主干路网建设,加密次干路线、支路网,中心城区建成区路网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