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昆明西山区未来发展规划(昆明西山区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

昆明西山区未来发展规划(昆明西山区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西山区委考虑,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等。西山区委书记王忠表示,实现上述目标,要以《昆明市西山区发展战略规划——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2020—2030)》为指导,明确发展思路、制定政策措施、推进工作落实,构建完善“六大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工业补短板持续推进,中烟异地技改项目顺利开工,云南汉麻集团(昆明)技术研发中心挂牌成立,云南磷化集团年产7万吨食品级磷酸等3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年产3万吨无水氟化氢/氢氟酸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扭负为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原特色现代都市农业初具规模,万亩花卉园艺、万亩蔬菜园区加快建设,农业龙头企

在1月3日召开的西山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上,西山区给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预计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6.57亿元,同比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1亿元,同比增长6.17%,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昆明西山区未来发展规划(昆明西山区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1)

会议现场 记者 龙舟 摄

一年来,西山区坚持产业转型促升级,动能转换迈出新步伐。按照“稳中求进、进中调优”的产业发展思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16︰83.5。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楼宇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年引进总部企业5家,新增税收亿元以上楼宇2幢,总部企业达43户,商务楼宇总量达67幢。

“八大商圈”商业业态和聚集效应不断提高,消费活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1亿元,同比增长12.5%。云投中心“昆明国际金融小镇首期示范点”正式授牌,长城资产、信永中和等8家金融、类金融、金融服务机构顺利入驻。

工业补短板持续推进,中烟异地技改项目顺利开工,云南汉麻集团(昆明)技术研发中心挂牌成立,云南磷化集团年产7万吨食品级磷酸等3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年产3万吨无水氟化氢/氢氟酸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扭负为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原特色现代都市农业初具规模,万亩花卉园艺、万亩蔬菜园区加快建设,农业龙头企业达50户,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6.4亿元、农业增加值4.1亿元。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先后建成云南省首个运用5G技术建设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区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55.5%。文旅健康产业不断壮大,建成云纺文创园、云安会都两个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文创园区,省、市、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融创文旅城累计完成投资263.08亿元并投入运营;以中药、健康服务、保健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健康产业不断做大,北大资源博泰城、云南省癌症防治中心等大健康项目加快建设。

开启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新篇章

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

西山区委考虑,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等。西山区委书记王忠表示,实现上述目标,要以《昆明市西山区发展战略规划——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2020—2030)》为指导,明确发展思路、制定政策措施、推进工作落实,构建完善“六大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那么,何为《昆明市西山区发展战略规划——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2020—2030)》(以下简称《战略规划》)?

为更加精准西山定位、全面细化空间、产业、运营等专项规划、超前谋划十四五、十五五规划,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山区委决定在继承和升华《西山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实施纲要(2017—2030)》的基础上,编制《战略规划》,目的是通过新理念,确定新定位,谋划新战略,规划新格局,引导全区上下更科学、更系统地创新探索推动西山发展的新动能、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新载体、新业态,为西山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清晰的发展蓝图、科学的行动纲领和全景的作战地图。

西山区《战略规划》通过“五大部分,15章,150节”,共研究规划了400余个问题,分别从总则、全面分析篇、系统规划篇、全景运营篇、总结五大部分进行研究。根据《战略规划》,西山区将服务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呼应“一枢纽、四中心、三品牌”,突显“六大中枢功能”、擦亮“六大地区名片”、强化“六大核心能力”,系统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简称666战略。具体为:

呼应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一枢纽、四中心、三品牌”建设: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建设、世界春城花都品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中国健康之城品牌。

西山区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的“六大中枢功能、

六大地区名片、六大核心能力”建设包括:突显云南政治中心、滇中生态枢纽、昆明南亚交通门户与区域性国际数字中心、传媒中心、结算中心六大中枢功能;擦亮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文旅圣地、健康福地、商贸旺地、会议胜地、三创宝地、服贸高地六大地区名片;强化聚集辐射能力、核心引擎能力、要素融合能力、综合引流能力、动能汇聚能力、经济链接能力六大核心能力。

昆明西山区未来发展规划(昆明西山区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2)

西山区打造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目标图解:

昆明西山区未来发展规划(昆明西山区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3)

战略行动的两个阶段:

昆明西山区未来发展规划(昆明西山区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4)

第一阶段按六年三步走,有序落实赋能创新期、聚能提升期、扩能辐射期三步走,冲击“千亿GDP”发展计划。

昆明西山区未来发展规划(昆明西山区要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5)

第二阶段(2026-2030)逐步实现繁荣活力、创新包容、美丽健康的昆明都市圈中枢门户。2030年末,西山区六大中枢功能、六大地区名片、六大核心能力的区域影响力大大提升,对昆明、云南、中国西南乃至南亚东南亚的新理念、新要素、新平台、新模式的动能汇聚能力,以及新价值、新功能、新需求、新业态的经济链接能力大幅度提升,西山区作为昆明中枢门户和城市内核的价值充分体现,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全面释放,“心往春城,脉汇西山,更具活力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枢门户区”的西山印象广泛认同,西山区地区竞争力、地区美誉度、地区软实力充分体现。

通过十年实施“666”展战略,西山区伴随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全面建成,将成为繁荣活力、通达融合、创新包容、链接汇聚、美丽健康的昆明都市圈中枢门户区,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建设将达到新的高度,西山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将显著增强,西山的影响力和软实力、集聚力和辐射力、高质量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大提升,为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交上西山美好答卷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完善“六大体系”

远看十年,干在眼前。

以此《战略规划》为指导,西山区将在今年构建完善“六大体系”,即构建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充满活力的动能增长体系、相得益彰的城乡建管体系、和谐共享的绿色发展体系、高水平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日益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等

其中,构建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西山区将依托资源禀赋和综合条件,部署实施“4×3产业组合战略”,构建全新产业发展体系,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数字经济,大健康、服务贸易三大主导产业:依托云纺科创园、腾云信息、能投集团能源大数据中心等现有基础,抢先5G应用推广,提升数字化生产服务水平,营造数字经济新生态;以省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三甲优质医疗资源、长和天城康复医院等医养结合机构、明镜亨利等先进制药企业、医美行业集聚区、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及云南医药物流中心为健康产业发展基础,以建设云南省癌症防治中心、草海中医馆等项目为契机,进一步丰富完善大健康产业布局,在昆明“中国健康之城”建设中凸显西山特色;依托融创星级酒店群等辖区众多高端酒店,做大商务会展、高端论坛等对外开放型服务产业。做优房地产、装备制造、化工三大基础产业:参考融创文旅城为文旅产业筑场、云投中心为金融产业筑场等成功案例模式,引导房地产开发与金融、商贸、健康、文旅等业态融合;推动园区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推动化工产业提质增效,向精细化工转型。做大商贸物流、文化创意、主题旅游三大配套产业:加速推进商贸物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入零售新体系、打造消费体验新场景,推动万达、云投中心等商圈提升消费业态;依托云南报业集团、云南广电集团等一批总部企业,发挥云纺、云安会都等省级文创园区带动作用;围绕大观河沿线探索打造夜经济体验带,形成“夜间景观 餐饮娱乐 休闲观光”的全新旅游增长点。做活生态农业、金融及结算、军民融合三大机会产业:加快推进海口现代苹果种植示范园、团结农业旅游示范点及12个都市农庄建设;以云投中心“昆明国际金融小镇首期示范点”为主战场,发挥富滇银行、省农信社等金融总部的聚集带动效应,引进更多优质金融企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军转民、民参军的国家政策为核心引导,借助海口片区军工发展基础,促进军民科技协同研发,通过光电精密仪器材料、机械加工制造等产业集聚,打造海口智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同时,西山区将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丰富优质医疗资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提升群众满意度。今年,西山区将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学校小学、中学以及3号片区、26号片区等城市更新改造配套学校建设快速推进,云师大附中西山校区开工建设。完成昆一中西山学校晋升省一级一等完中工作,创建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1所、学校1所,外引优质中小学1—2所,引进或培育名师4名、名长1名;以区人民医院“县区级医院提质达标”工作为契机,按照三甲医院高标准启动建设1所区级医养一体综合医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落实好“互联网 健康医疗”行动计划,依托区人民医院与省第一人民医院联合打造的专科联盟,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和远程诊断;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按照建设统一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要求,保持全区基本医保参保率在96%以上。

云南网记者 龙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