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绿道景点(龙游江边漫道串联无限风景)
滨江绿道景点(龙游江边漫道串联无限风景)驻足红色漫道,倚着护栏望向江面,波光旖旎,不时可见野鸭、鸳鸯游弋。这些野生鸟儿透着调皮,一不留神便会不见了。它们一头扎进水里,久久地不见动静,细细搜寻才可在几米、十几米外的水面看到它们又冒出来。目光越过江面,那一座座绿洲更是鸟类的天堂了,一只只鸟儿飞出丛林、飞回丛林、在丛林的上空盘旋。成群的白鹭喜欢站立枝头,像是宣告它们是绿洲的主人,显得格外醒目。傍午或傍晚,江中的一座绿洲依稀飘荡起缕缕轻烟,那是船厂,是翠光岩村的一个自然村。船厂自然村周边曾有二千余亩农田,种稻、种麦、种玉米、种油菜,三十年前曾又成了茂密的桑树林,而今则还原为沙滩了。之所以有这番变迁,主要是采砂导致农田的废弃。而今,船厂成了极具人气的景区了,只因有个叫方六平的农民在那里养了成群的天鹅,那一带江面以及港汊就成了“天鹅湖”。站在漫道、登上翠光阁,凝神望去,就能看到天鹅们在江面嬉戏、在港汊出没,偶尔还能听到天鹅“曲项向天歌”。翠
龙游县城,形胜之地。衢江由西而东渐次转而往北,灵山江则由南而北,宛若两条巨龙拥抱、护卫着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龙洲街道后厅村位于衢江之畔,由村东头即可进入衢江边的漫道了。这条漫道总长有8.8公里,蜿蜒连绵,折而向南至灵山江之铁路遗址公园。因地势、环境各异,漫道各段有彩色沥青路面、木栈道、水洗石路之别。
这条漫道,是市民们的最爱。无论晴天雨天、天冷天热,每天的早上和傍晚,漫道上人流如梭,俨然成了一道靓丽风景。事实上,为休闲、健身而来的人们之所以钟情于这条漫道,正是因为漫道串联起了两江无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漫道上一路前行,有听不完的故事,有看不尽的美不胜收的景色。漫道两旁,绽放着并不断孕育着美丽和魅力。
翠光阁
凝望着浩浩荡荡的衢江
江滨公园,因一座城市的崛起而兴建的景区。这是绿的海洋,是花的世界,是市民们的乐园。人们在公园里荡秋千、堆沙子、藏猫猫,甚或可以卿卿我我谈情说爱。每到夜晚,彩灯闪烁,乐声悠扬,令多少人迷恋流连!
江滨公园有一座仿古建筑——翠光阁。
翠光阁因翠光岩而得名,翠光岩与江滨公园有一江之隔,处于衢江北岸。翠光阁深情地凝望着翠光岩,深情地凝望着广阔的衢江。
翠光阁下,便是奔流不息的衢江,远眺则是无边无际的沙滩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还隐约可见遍布的港汊,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令人们无限的神往。
驻足红色漫道,倚着护栏望向江面,波光旖旎,不时可见野鸭、鸳鸯游弋。这些野生鸟儿透着调皮,一不留神便会不见了。它们一头扎进水里,久久地不见动静,细细搜寻才可在几米、十几米外的水面看到它们又冒出来。目光越过江面,那一座座绿洲更是鸟类的天堂了,一只只鸟儿飞出丛林、飞回丛林、在丛林的上空盘旋。成群的白鹭喜欢站立枝头,像是宣告它们是绿洲的主人,显得格外醒目。傍午或傍晚,江中的一座绿洲依稀飘荡起缕缕轻烟,那是船厂,是翠光岩村的一个自然村。船厂自然村周边曾有二千余亩农田,种稻、种麦、种玉米、种油菜,三十年前曾又成了茂密的桑树林,而今则还原为沙滩了。之所以有这番变迁,主要是采砂导致农田的废弃。而今,船厂成了极具人气的景区了,只因有个叫方六平的农民在那里养了成群的天鹅,那一带江面以及港汊就成了“天鹅湖”。站在漫道、登上翠光阁,凝神望去,就能看到天鹅们在江面嬉戏、在港汊出没,偶尔还能听到天鹅“曲项向天歌”。
偶有渔人摇着小木船在清清的江面荡漾,悠悠的。千百年来,衢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渔民,他们常年寄居水面,不避风雨,不避酷暑严寒,以捕鱼为业。如今,这一群人已然消失,捕鱼成了一些人的副业或消遣娱乐。衢江“渔民部落”渐行渐远,或许应留下他们的印记?或许在漫道边应当有一道景观,叙说远去的渔民群落的故事?
衢江清清的水是诱人的,江滨公园地段的衢江因为江面宽阔而更激发人们挑战的欲望,于是一年四季都有一些人游泳横渡。寒冬时节,几个人相约,赤露着健壮的身体跳进江里,奋力游往对面的沙滩和绿洲,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景象!而夏季里,几个少妇在江边分头寻寻觅觅捡拾螺蛳以给家人备一道美食,这又是多么温情的画面!
驿前村
从繁华归于宁静
春夏之交,乍暖还寒。那日傍晚,细雨绵绵,在虎头山大桥至龙游大桥之间的漫道上,人们三三两两撑着伞或徐或疾行走着,爱美的女人们不惧寒冷身着薄薄的多彩的衣裙飘飘若仙。
这里位于驿前村北边,漫道有两条,两条漫道有木板铺就的廊道相连接:衢江堤坝是红色路面,堤坝下的滩涂则是木栈道。广袤的滩涂芦苇丛生,于是行走在木栈道上的人们就时隐时现,透着那么一种神秘。
或许人们并不清楚驿前村前世的繁华,只是来享受它今生的宁静。然而,驿前村从来就是极具人气的地方。
驿前村村北是灵山江与衢江的汇合处,这里曾有过龙游县域内最大的码头。历史上,由衢江、灵山江来往于衢州、兰溪、建德、丽水、温州的商船以及客船常年不绝,驿前码头每日停泊的船只逾百,于是驿前村成了人流、货流密集繁盛之地,于是米行、磨坊、染坊、酱坊、药铺和各种商店等等应运而生。岁月沧桑,世事无常。汹涌的洪水吞噬了驿前码头,而陆路交通的发展使得码头失去了原本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于是驿前码头成了淤泥堆积的滩涂。从此,江面上画舫不见了,商船不见了,驿前村酒肆茶馆旅社也消失了,呈现的是“河滩沙草群鹭散,万树丛中牛羊飞。斜阳残碑荒驿梦,孤帆远影柳絮吹”的景象。
漫道让人们汇聚在驿前村。不再喧嚣,不再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人们来看一江清水,来看满目翠绿的芦苇,来看百鸟在树林间翻飞,来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
漫道由西而北而东而南环绕着驿前村,从龙游大桥底下穿过便见滩涂上矗立着高高的茂密的杨树林了。正值傍晚时分,杨树林里叽叽喳喳响成一片,那是鸟儿们归巢了。它们是在盘点一天的收获?是在议论驿前码头曾经的辉煌?抑或在赞叹漫道上行走的人们的悠闲?停下来,在漫道边的椅子上坐一会,细细观景、细细辨听鸟音。
灵山江
让垂钓者痴迷的地方
从龙洲塔至公路老桥地段灵山江边的东岸和西岸,总能见到或站立或端坐着一个个手持钓竿的市民,他们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年汉子、有妙龄女郎,当然也就引来众多的漫道上的行人驻足。
灵山江是龙游的“母亲河”。 南部山区植被的日趋茂盛以及巨化集团龙游黄铁矿的关闭,让灵山江盛满了水和保持了水的洁净,于是灵山江有鱼了,于是引来了垂钓者,于是钟爱灵山江的就大有人在。一位老者搬个小凳在灵山江边手持钓竿一坐就是一天,连中午饭都让家人拿到江边来吃。他是灵山江边的“铁杆钓友”了,坚守在江边已有多年。钓到鱼钓不到鱼、钓多钓少无所谓的,能看着那清澈的灵山江水和享受着那清爽的江风便是美美的收获了。 灵山江边一年四季都有垂钓者,他们悠然自得,端坐江边便似乎荣辱皆忘、喜忧俱消,心静而气定神闲;钓鱼时无话不谈,天文地理、鸡毛蒜皮、历史掌故、笑话趣事什么的都是话题。灵山江边的垂钓者们有时也“忆苦思甜”: 早些年,江里那个脏呀,人都不敢靠近;水也浅,还是黄色的,鱼也活不了。而今江水碧波荡漾,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灵山江有鱼,而且有优质鱼。某日,就在横架县城西东的东阁桥下,一个左腿残疾的男子手持一根小钓竿,不停地从江里提上一条条小白条,鱼护里装着四五斤以白条为主的各色鱼,其中还有原只生长在山溪里的石斑鱼。残疾男子操北方口音的普通话,是个外地人,他说他在东阁桥头的江里钓过一条四两重的石斑鱼,刚好有个人看见了,一定要买去过生日用。结果,那条鱼卖了二十元钱,让垂钓者心里如蜜甜。
近年来,灵山江两岸装饰有各式的彩灯、电子屏。每到夜晚华灯绽放,那彩灯灯光倒映宽阔的江中,使江水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令人迷醉,不由令人浮想联翩,想象着灵山江里藏有龙宫。夏夜,灵山江江边仍有不少人在垂钓,他们用的是荧光标,蓝荧荧的浮标随着江水不住地晃动。这又是一道奇异的令人心醉的风景。
铁路桥
沉甸甸的景
两江漫道止于铁路桥。这座铁路桥,横跨灵山江西东,曾是浙赣通途,日夜繁忙。铁路南移后,这座铁路桥完成了作为铁路交通枢纽的使命。一列火车留在了桥上,仿佛留下了火车从桥上呼啸而过的隆隆声和长鸣声。
如今这里成了铁路遗址公园,与龙游民居苑毗邻,成了龙游市民极佳的休闲之所和揽胜之地:俯瞰,一泓如碧的江水缓缓从桥底流过;仰望,东头鸡鸣山风景如画,鸡鸣塔在绿树丛中骄傲地屹立着,古民居隐隐约约显出青砖黛瓦;极目南眺,巍巍青山连绵,云雾缭绕山间;向北看去,那就是县城了,安宁祥和,高高低低的建筑物错落有致,风韵无极。
站在铁路桥上,年长者会想起它的悲壮和光荣,并把它的故事告诉晚辈们:看吧,鸡鸣山上有座碉堡,碉堡里曾喷射出愤怒的子弹抗击企图通过铁路桥的日寇;而在建设年代,铁路桥承载着繁重的运输任务,不遗余力地为国家的发展作着贡献。
这里,有着凝重的历史,有着不容抹去的记忆。
(原标题《风雅龙游 | 江边漫道 串联无限风景》。编辑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