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小曲十劝(甘肃地方戏曲通渭小曲)
甘肃通渭小曲十劝(甘肃地方戏曲通渭小曲)"眉户"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它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虽然说它流行于陕、甘、宁、青和山西、湖北一带,但它的胜地是太白山麓的两个地方--眉县和户县,那里正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通渭小曲在明代已经非常盛行,因当时陕、陇(即今甘肃、青海、宁夏)为一省建置,明代陕西进士康海和王九思善歌弹,工词曲,有剧作行世(按:此二进士同为通渭进士、曾任开封知府的王瓒撰书墓志铭)。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当时,对关陇地区的戏曲有重大的贡献,民间还有关于他们二人组织戏班的传说 ,他们的影响所及,对眉户小曲的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甘肃通渭境内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是通渭县的民俗文化娱乐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群众基础相当雄厚,深为老百姓所喜爱。"小曲"即西北地区群众所喜爱的"眉户"或"迷胡子戏",因其有别于秦腔大戏而得名。眉户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诸省区,是个地方剧种,它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调小调的集合集,最适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
通渭小曲是"小曲"的一种,小曲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户县,这里曾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又因其深扎根于西北民间,群众听着着迷,感到"迷胡"(即舒坦),也称其为"迷胡";古时候还称其为"清曲",意为不经化妆,不用"行头"能在家庭院落或地摊"清唱"。
春秋战国时,今陕西为郑、秦的辖地,故有"郑声"的遗韵和"秦风"的传承。因"郑声"多为表达男女相爱和悲欢离合的"桑间"、"濮上"之音,曲调缠绵绯恻、如泣如诉,
"小曲 "中还折射着宋元杂剧中的许多词牌和曲牌的影子,如"风落怨"、"打枣杆"、"迭落金钱"、"越(月)调"等曲调。"小曲"还有由"弹词"演变而来的踪迹,如清代毛奇龄《西河词话》"所谓弹词者,以故事编为韵语,有白有曲,可以弹唱者也"。故通渭一带称唱"小曲"为"弹唱",称擅长于"小曲"的民间艺人为"弹唱家"或"弹唱手","弹唱"为演唱眉户小曲的古称和简称。
通渭小曲在明代已经非常盛行,因当时陕、陇(即今甘肃、青海、宁夏)为一省建置,明代陕西进士康海和王九思善歌弹,工词曲,有剧作行世(按:此二进士同为通渭进士、曾任开封知府的王瓒撰书墓志铭)。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当时,对关陇地区的戏曲有重大的贡献,民间还有关于他们二人组织戏班的传说 ,他们的影响所及,对眉户小曲的形成与发展,不无关系。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有一首赞颂陇戏曲同行的诗作:"秦中弟子最聪明,何用偏教陇上声。半拍未成声先绝,可怜白头为多情"。由此可见当时关陇地区戏曲的盛行与影响。
清代是戏曲发展的盛世,"小曲"也不例外,通渭的小曲也发展成熟于这一时期,小曲剧目中就有反映清代道光前后社会生活的词句,如《张连卖布》、《看女》中有反对吸食鸦片的唱词,《皇姑出嫁》反映的是清朝顺治年间的历史故事等。民国年间,通渭县马营镇有专门演唱小曲的业余团体,秦腔艺人大都会唱小曲。有的甚至祖孙几代都是有名的小曲 弹唱家。
"小曲"是"眉户"的另一种名称。它常以"地滩"的方式活动,与大戏相比规模较小,故其名曰"小曲"。而"通渭小曲"是在原"眉户"的基础上发展和变异的产物。
"眉户"是民间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的集合体。它最适合于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虽然说它流行于陕、甘、宁、青和山西、湖北一带,但它的胜地是太白山麓的两个地方--眉县和户县,那里正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眉户"的来由了。因为它流行普遍,老百姓谁也能哼几句"眉户",念几句曲子,所以也有叫"曲子"戏的。
"眉户"传入通渭的途径据老艺人讲,主要有三个:一是通渭地处甘肃中部,缀连于古丝绸之路,汉唐以来,东路商家沿着丝绸之路相继而来,于城关、马营等地经商旅居,将东部文化带到了这里;二是历史上曾几次从山西等地向外移民。据拷,通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山西大树槐的子孙后代,继承它的文化就成为天经地义;三是相传光绪三年(1877)关中大饥,依*农村为基地的"眉户"艺人,遭遇到严重的打击,不得已纷纷外逃,将中西路的曲子带了出去,其中的部分也落户到通渭这块宝地。
外来文化的传入对当地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不无关系。随着"眉户"腔体的流入,不仅慢慢改变着通渭民间文化活动的形式,即使是内容也赋予了新的生命。从此,"小曲"以"清唱"的方式在通渭全境广为流传。
通渭不愧人杰地灵。"小曲"音乐在通渭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几代民间老艺人的成型,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渐改造成了另一种表演形式--舞台伴奏,从此增添了当地民俗文化活动新的色彩。清中叶,秦腔尚未流传到通渭之前和秦腔传入到通渭的初级阶段,小曲音乐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经常活动在"庙会"舞台上,后来随着秦腔的蓬勃兴起,老艺人在一台戏中往往将秦腔音乐和小曲音乐联缀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运用,他们把这种不同腔体并用的唱法叫做"风搅雪"。
清嘉庆年代以后,随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日趋丰富和完善,秦腔艺人不再运用两种腔体并用的唱法,而是用秦腔代替了多年来"庙会"上的小曲音乐。小曲也从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但是小曲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受众群体极大,具有玩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喜庆之余,在庭院、地滩、村落里活动的主要文化娱乐内容,它带着百姓生活的真切感,久唱不衰,百听不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
漫漫的发展历程,使它在不断汲取当地民歌营养的同时,无论在音乐旋律,节奏变化,还是速度减缓与强弱改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地域特色,成为今天的"通渭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