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群与长株潭(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
武汉城市群与长株潭(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主要总量指标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GDP、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用电量、实际利用外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城市道路长度、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等总量优势显著。01 主要总量指标排在首位摘 要:城市圈(群)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极,但各城市圈(群)的发展水平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同。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群已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武汉、成都、重庆、长沙是新一线城市的典型,肩负着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重任,以这四个新一线城市为中心构成的城市群,均有成为三大一线城市群之外的最强增长引擎。文章基于研究各城市圈(群)的统计年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等不同方面将武汉城市圈、成都
李春洋 罗颖 陈莉
编者按
武汉城市圈,也称武汉“1 8”城市圈,是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和周边约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市构成的城市联合体,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武汉城市圈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武汉重返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7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21年12月2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召开,要求强化“九城就是一城”理念,全力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全国重要增长极。
为助力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大江学术特刊发《武汉社会科学》2022年第一辑武汉城市圈研究专栏文章。
摘 要:城市圈(群)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极,但各城市圈(群)的发展水平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同。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群已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武汉、成都、重庆、长沙是新一线城市的典型,肩负着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重任,以这四个新一线城市为中心构成的城市群,均有成为三大一线城市群之外的最强增长引擎。文章基于研究各城市圈(群)的统计年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等不同方面将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发展潜力巨大,有望在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第四增长极
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强劲活跃增长极。第四增长极将在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成都都市圈、重庆市为核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产生。“十三五”以来,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四大经济区发挥各自优势,跑出经济加速度,在城市和区域排名中竞争态势十分明显。武汉城市圈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圈主要总量指标、质量指标和发展速度在四大区域中表现出强劲的发展优势,有望在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竞争中脱颖而出,到2030年,实现从全国重要增长极到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完美跨越。
01 主要总量指标排在首位
与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主要总量指标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GDP、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用电量、实际利用外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城市道路长度、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等总量优势显著。
从经济总量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2.64万亿元、2.23万亿元、2.5万亿元、1.76万亿元,武汉城市圈稳居首位,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区域影响力持续增强。从第二产业增加值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0029.19亿元、7303.44亿元、9992.21亿元、7351.55亿元,武汉城市圈排在第一位,制造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7596、5797、6694、5648个,武汉城市圈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抓工业企业发展,通过引育,促进工业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优势明显,规上工业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核心,是城市圈经济的主引擎,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709.58亿元、1827.22亿元、2094.80亿元、1527.49亿元,相比经济总量优势,武汉城市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大幅度领先态势,表明财政收入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良,政府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比较雄厚。
从全社会用电量来看,2019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220.53亿千瓦·时、973.15亿千瓦·时、1160.19亿千瓦·时、636.12亿千瓦·时,武汉城市圈排在第一位,电力指标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风向标”,用电需求旺盛,表明武汉城市圈市场活力强、经济发展好,总体规模大。
从实际利用外资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45.27亿美元、86.81亿美元、102.70亿美元、108.72亿美元,体现了武汉城市圈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外商投资环境在同类区域中表现优良,外资利用水平较高。
从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00、75、65、70所,武汉城市圈数量优势明显,特别是武汉市坐拥2所“985工程”大学和7所“211工程”大学,高等学校发展质量竞争力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从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72599、56136、45537、49182人,大学教师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专任教师数量优势明显,说明武汉城市圈高等学校综合实力较强。
从城市道路长度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1084.19、9490.25、10872.67、5428.64公里,武汉城市圈排在第1名,说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网系统承载能力较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物理基础比较坚实。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388.01、601.97、334.08、161.19公里;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291、381、217、114个;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在建)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228.14、178.22、202.51、96.36公里;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在建)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19、117、117、62个。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四个区域中均排在前列,显示了武汉城市圈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基础好,城市化建设水平较高。
02 发展质量指标居于前列
与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主要发展质量指标方面居于前列,特别是人均GDP、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建成区路网密度、绿化覆盖面积等方面充分体现高质量城市圈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
从人均GDP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8.27万元、7.54万元、7.80万元、10.55万元,反映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前列,居民富裕程度较高。
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武汉市、成都市、重庆市、长沙市分别为6259、6125、4222、4142家,武汉市稳居首位,在2021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榜前10名中,有9个城市都来自东部地区,仅有一个城市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武汉市,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展十分快速,已经集聚了几十家上市公司。
从专利申请数来看,2019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0.09万件、8.93万件、6.73万件、5.57万件,专利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项目,武汉城市圈专利申请数量排在第1位,说明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能够为企业或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03 发展速度指标总体领先
与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主要发展速度指标方面居于前列,特别是GDP年均增长速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等主要指标,反映了武汉城市圈在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总体领先于其他三个区域。
从GDP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部分指标的比较年份截止到2019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0.85%、10.51%、10.77%、7.79%,武汉城市圈GDP年均增长速度全面领先。
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武汉城市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5.54%,快于重庆市(-0.15%),与成都都市圈(6.30%)基本持平,长株潭城市群(7.71%)在较低的基数上增速较快。
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2017年(由于受2016年武汉市发生的洪涝灾害影响,武汉市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值,报告数据从2017年开始)到2019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1.07%、7.4%、9.54%、11.4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有效支撑了武汉城市圈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从2017年到2019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0.71%、10.05%、11.22%、8.32%,武汉城市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较快,表明中部地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互联互通,商贸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心城市贸易辐射能力较强,国家贸易枢纽建设成效显著。
04 不足和短板长期存在
与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人均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进出口总额、三次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足和短板仍然存在。
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768.61亿元、1065.75亿元、973.54亿元、583.39亿元,武汉城市圈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投资仅高于长株潭城市群,远远落后于成都都市圈和重庆市。
从人均道路面积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17.47、19.11、14.5、22.29平方米,武汉城市圈人均道路面积排名靠后。
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41.36%、43.37%、43.05%、45.62%,武汉城市圈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排名最后。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3023.28亿元、6014.59亿元、5792.78亿元、2442.94亿元,武汉城市圈进出口总额仅高于长株潭城市群。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20年,武汉城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市、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为7.2∶38∶54.8,7.2∶40∶52.8,5.9∶32.7∶61.4,5.5∶47.9∶46.6,武汉城市圈第二产业占比低于其中两个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05 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几点建议
目前看,武汉城市圈初步具备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良好基础,然而,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相比,其区域战略地位偏低,总体发展实力偏弱,外向度、创新转化能力、航空客货运水平长期低位,尤其是除武汉市外,其他八市竞争力不强。城市圈需要进一步着力推进增强实力,补足短板,聚集资源,全面实现同城化发展。
(一)争取国家政策层面提升武汉城市圈战略地位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武汉城市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请求国家支持提升武汉城市圈战略层级。比照国家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武汉城市圈发展能级,积极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一起,争取国家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或中三角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请求国家支持武汉城市圈重大项目建设。比照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建议国家支持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支持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各城市间异地设立产业创新协同中心,鼓励九市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产业联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等创新联合体。请求国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级新区,设立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健全武汉城市圈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推进武汉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合理延伸。
(二)积极支持武汉城市圈打造升级版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力度。设立武汉城市圈产业投资基金或政策性发展基金,支持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挥省级股权引导基金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向武汉城市圈集中,积极争取国家相关基金支持,探索“国家省地市”引导基金多级联动机制,提高引导基金服务效率,全力推进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即股权基金的出资人)试点基金落地,吸引海外资本参与武汉城市圈重点产业投资。
二是提升武汉城市圈协调机制协调能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建设不仅仅是九市之间的合作共赢,更需要省级层面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目前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机构既不是常设机构,又设在了武汉市,在直接协调省级支持方面不够有力,建议明确推进机构在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等方面协调和督办方面的行政法律地位,特别是跨市域重大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城镇规划、区域规划需要在武圈办框架下批复或者发布等。
三是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工作的支持。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加强在重大改革方面的统筹力度,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如重大项目库支持、武汉城市圈区号统一、高速公路试点月票制、政务大数据平台统一、公交卡通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制定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和协调城市圈统计工作等。
四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完善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大力建设黄石、黄冈、孝感副中心城市。黄石工业基础雄厚,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黄冈市人力资源丰富,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用好用足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支持政策,加快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富市转变。孝感市交通区位条件优良,与武汉市接壤边界约242公里,三次产业发展基础好,力争实现与武汉全方位同频发展,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三)推动武汉城市圈补短板工程
谋划和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必须要实施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补短板工程,做足优势,补足短板,一个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武汉城市圈才能具备成长为第四极的资格,可以说,武汉城市圈短板补足之日,就是武汉城市圈第四增长极起飞之时。
一是大力提升武汉城市圈外向度。武汉城市圈作为内陆发展增长极,外向度低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与成都都市圈、重庆市比较,甚至都不在一个层级。建议加快自贸区改革开放力度,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打造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武汉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尤其是来自境外的投资,大力推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化合作,加快建设飞行经济圈,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入驻。
二是大力提升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支持武汉城市圈九市聚焦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转移转化能力提效,创新生态环境提质,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提升武汉城市圈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能级,加快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开放共享的区域创新网络。进一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配置创新要素作用,依托武汉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支持更多的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利用多样化金融工具融资和发展,更好地配置资源。依托包括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等一些国际性活动和国际性组织,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溢出效应,联动全球资源服务区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一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持续发挥东湖科创走廊作用,加快把科技创新原动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强化人才第一资源优势,在武汉城市圈建设高水平国际人才高地,吸引、集聚、培育各类人才,进一步赋能和服务武汉城市圈创新共同体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空港建设。打造武汉—鄂州航空客货“双枢纽”,建设武汉城市圈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合力推进跨区域的多机场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民用航空客运量。加快组建本土航空公司,带动航空市场发展,构建完善的航线网络。实施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建设第三跑道、谋划第四跑道,推动湖北高空管制中心项目建设,争取支持天河机场容量提升。加快推进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推动高铁进机场,谋划天河机场与中心城区之间快速联通方式。加快完善天河机场周边快速路网等配套交通设施。协同共建空港型物流枢纽。推进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运营合作对接,拓展至国内主要城市群的航空快线,加密通达全球区域经济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巩固天河机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推动花湖机场建成一流航空货运枢纽。加速构建国际航空大通道,申报建设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协同构建国内全货机航线网络,构建通达全球、覆盖全国的航空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成都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2]重庆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2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李春洋,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颖,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研究助理。陈 莉,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研究助理。
原载《武汉社会科学》2022年第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