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诀窍)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诀窍)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乡村性及其决定的乡村意象是乡村的核心吸引力。乡村性是区别于城市的乡村特性,乡村性及乡村意象能够为游客还原乡村环境和乡村意境,是和城市地域空间有区别的特有的本质属性。乡村性的特点包括:①土味,即乡村所拥有的古朴的、原真的、独特的乡村景观,包括乡村建筑、乡村环境等。②野味,乡村曾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曾经儿童游戏场景及设施等都是“野味十足”的。③俗味,即乡村民俗,是乡村所积淀而形成的上千年甚至上百年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传统节庆等,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和趣味性。④古味,乡村拥有的古朴气息是最接地气、最具有历史性的味道。(2)乡村性及其决定的乡村意象是核心吸引力在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问题,即乡村旅游的本源主体是谁、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什么、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什么?(1)乡村居民是本源主体乡村居民是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载体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诀窍)(1)

温馨提示:全文约2600字,阅读大约需要5.5分钟

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地区取得了较快发展,乡村旅游是这一过程中的一大助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乡村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是否可持续也是乡村地区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0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诀窍)(2)

各地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2010-2017年,国家共支持建设38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73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9年至今,共支持建设1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十四五”时期,国家计划要建设300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22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规范发展乡村旅游”,从政策保障、精品工程实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推动乡村旅游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因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那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02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诀窍)(3)

在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问题,即乡村旅游的本源主体是谁、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什么、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1)乡村居民是本源主体

乡村居民是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载体,将乡村要素串联起来,是乡村文化的“源”文化,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活”的部分,也是吸引旅游者到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乡村居民是乡村旅游的直接组织和参与者,乡村居民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还可以参与乡村民俗表演、指导游客农事活动体验和游戏,是乡村旅游的魂之所在。乡村居民的存在和参与是乡村原真性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增加乡村旅游的真实感、体验感和沉浸感。然而,部分地区将乡村居民隔离在旅游开发和活动之外,将开发商、游客作为核心利益主体,主客关系颠倒,导致乡村旅游内涵和形式扭曲。因此,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保证乡村居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乡村性及其决定的乡村意象是核心吸引力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乡村性及其决定的乡村意象是乡村的核心吸引力。乡村性是区别于城市的乡村特性,乡村性及乡村意象能够为游客还原乡村环境和乡村意境,是和城市地域空间有区别的特有的本质属性。乡村性的特点包括:①土味,即乡村所拥有的古朴的、原真的、独特的乡村景观,包括乡村建筑、乡村环境等。②野味,乡村曾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曾经儿童游戏场景及设施等都是“野味十足”的。③俗味,即乡村民俗,是乡村所积淀而形成的上千年甚至上百年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传统节庆等,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和趣味性。④古味,乡村拥有的古朴气息是最接地气、最具有历史性的味道。

(3)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本质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即乡村旅游的开发在生态与社会承载能力范围内,能够为乡村发展带来好处,满足其发展需要,将收益最大程度地本地化。然而,现今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乡村居民的利益和乡村文化的传承,从而导致外来文化入侵、外来经济对乡村的掠夺和破坏,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乡村是乡村旅游的根基,乡村能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决定了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借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为乡村植入持久的内生动力,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0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诀窍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诀窍)(4)

(1) 做好乡村旅游规划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科学策划。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和调查,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注重差异化开发。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产业资源都可以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开发对象。也要注意开发的可行性、对环境的影响。其次,要注重乡村基础设施规划和乡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给排水、电力、通信、环卫等设施的建设和住宿、交通、餐饮、医疗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乡村环境治理包括乡村景观环境打造、庭院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目的是保留乡村的原真性。最后,要完善乡村旅游的监管和保护机制。政府部门应发挥其监督、监管功能,村委会应强化乡村旅游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乡村旅游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加强社区参与

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规划和管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资本化运作,乡村居民可通过土地、房屋等入股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与开发商成为利益共同体,既能起到监督作用,也能发挥居民的主人翁作用。二是,参与经营,引导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接待和服务工作,既有助于提高主客交互质量,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还能增加村民收入。

(3)挖掘文化内涵

在众多乡村旅游景点中,能够脱颖而出依靠的就是乡村的与众不同,而这最重要的还是乡村文化的独特性。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就在于乡村旅游产品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乡村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已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从村落格局到乡村民居、从生产生活方式到乡村习俗、从行为意识到价值观念都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要挖掘乡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突出其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彰显乡村的文化气质和内涵。

(4)拉长乡村产业链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能为乡村产业链延伸增加助力;而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可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拉长产业链条,丰富乡村产业类型,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乡村全产业链条,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助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丨左琳、田乙慧、安童童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服务平台

中农大农业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尤海涛.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 2015.

[2]李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 2020.

[3]贾艳芬.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 2015.

[4]张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烟台市为例[D].鲁东大学 2016.

[5]美丽乡村丨乡村旅游之魂——乡人的缺失与回归[N] 搜狐网 2019.

[6]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N] 光明网 202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