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寸滩滨江公园规划图(两江四岸皆风景)
重庆寸滩滨江公园规划图(两江四岸皆风景)青石铺就的宽窄小道,石板路两旁蕨类植物疯长,歪斜的电线杆,老式的褪色电灯,早已人去楼空的宅子,这就是寸滩老街现在的模样。从寸滩地铁口出发,朝着保税港区的方向直走,沿桥头的小路下到江边,便能寻见这条已遭废弃的颓败老街。过去,由传统水运发展而成的寸滩被誉为巴渝的“古渡口”,它是旧时水上进入重庆城区的第一站,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文观测站。作为集散码头的寸滩在它最兴盛的时期,老街上经营着一百多家盐店,每日有三四十条船只停泊于此。如今,陆路运输取代了传统的水陆运输,新建的现代化保税港区取代了过去的船帮码头,寸滩老街也在这一场时代巨变中沉寂下来,繁华不再。
文字:一升梅子酒
图片:一升梅子酒
山城重庆,以山为脉,以水为络,两江四岸皆是风景。
这座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靠近江边的地方,兴建了许多码头与老街,磁器口、望江、黄桷坪、明月沱、大竹林便是如此,而寸滩也是这山环水绕间的一点。
过去,由传统水运发展而成的寸滩被誉为巴渝的“古渡口”,它是旧时水上进入重庆城区的第一站,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文观测站。
作为集散码头的寸滩在它最兴盛的时期,老街上经营着一百多家盐店,每日有三四十条船只停泊于此。
如今,陆路运输取代了传统的水陆运输,新建的现代化保税港区取代了过去的船帮码头,寸滩老街也在这一场时代巨变中沉寂下来,繁华不再。
从寸滩地铁口出发,朝着保税港区的方向直走,沿桥头的小路下到江边,便能寻见这条已遭废弃的颓败老街。
青石铺就的宽窄小道,石板路两旁蕨类植物疯长,歪斜的电线杆,老式的褪色电灯,早已人去楼空的宅子,这就是寸滩老街现在的模样。
老人面江而坐,江边是烧烤休闲的年轻人,还有一两桌打发时光的牌友。几家还未搬离的住户准备着自家午饭,人们熟知的那家豆花店大门紧闭呈歇业状态,反倒是隔壁的姐妹花炒菜店坐满了前来踏青的客人。
整条老街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之下。
沿青石板路再往里走,靠近至善桥有一家茶馆,老旧的门窗上用粉笔字歪歪斜斜地写着三元一杯。
店家是一位奶奶,卖茶也不为挣钱,就像客人来此地也不为喝茶只为解渴小憩一般。小院儿的猫咪眯着眼闲适地晒着太阳,时不时地打几个滚儿,还险些从青石板上掉下来。
由茶馆再往里,便能见着这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单孔古桥 - 至善桥。
至善桥东西桥头有着对称的“鸳鸯垮”,据传这“鸳鸯垮”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踏上古桥,桥两侧是枝繁叶茂的树木,树下是抽烟闲聊的叔叔,桥面上杂草丛生还附有一层新掉的落叶,几块条石间隙里开出不知名的小花,桥下坐满了一心一意的钓鱼爱好者。
沿西桥头的青石板路直上,与背着背篓的阿姨擦肩而过,站在小道的尽头能看见古旧老新四座大桥,把这个最佳机位分享给我的大哥还将之命名为“古往今来”。
过去,一队队马帮从底层的至善桥上踏过,马蹄与驼铃声响,寸滩老街热闹喧嚣。
如今,中层的大桥一新一旧,旧的大桥已遭废弃,新的大桥车流不息。顶层的地铁环线也将寸滩同更远的地方连接起来,这里的过往终将被遗忘。
折回老街,这里户户贴满了封条,木窗剥落、石条青瓦、碎块土墙,锁芯早已锈迹斑斑。
房檐上长有一串串野生的仙人掌,黄桷树粗壮的根基从石缝里迸出来,废弃砖缝上的青苔结了厚厚一层,古桥老树静谧美好。
叔叔们坐在渡桥上闲话家常打发午后时光,寸滩大桥下驶过一艘又一艘的货船,浪一个接一个地打在沿江的礁石上。
我坐在江边,望着江对岸同样面临着拆迁命运的洋人街,思绪万千。
我想,这座城市走的最急的往往都是那最美的时光。
迷离寂静中,行走至那些比灰尘还陈旧的地方,老街老房子老石板老砖老瓦老墙都成了过去的镜像,眼睛和思绪也嵌了进去。
这座魔幻之城,还有很多隐秘的秘境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