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至诚学校靠谱吗(向世界展现浙江)
宁波至诚学校靠谱吗(向世界展现浙江)宁波至诚学校以文化、运动、青年一代为纽带,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海内外侨胞寻根中华文化;有利于社会各界的和谐、稳定和团结;进一步加强全球华人华侨向心力和凝聚力。宁波至诚学校的办学模式正逐步朝国际化教育方向迈进,学校课程融合了国际先进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思想,积极参与创建国际化、特色化学校的建设,小学、初中、高中实行双语教学,学生毕业去向实行“双通道”(升入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的“两双”办学模式,这些都成为了国际化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在教学中,各年段均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注重小组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知识结合的学习,特别强调学生应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并在独特的校园环境中,强化学生的国际意识,让学生具备应对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基本能力。至诚独特的教学模式已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本报记者 张晨 报道
从3月26日起,世界侨报将持续推出特别策划——“向世界展现浙江·侨浙好地方”系列报道。
今天,记者带你走进这家有着“侨”基因的“国际学校”—— 宁波至诚学校。
宁波至诚学校由陈辉女士创建于1996年,是宁波市最早的民办学校之一。学校坚持以“小班化、精品化、国际化”为办学特色。校园占地近200亩,是一所集双语幼儿园、双语小学、双语初中、双语普通高中(含美术班)、美国部为一体,15年一贯制,中外籍学生同校就读的国际特色寄宿学校。学校现拥有300余名中外籍教职员工(其中外教近50名,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肯尼亚),近1800名中外籍学生(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南非、俄罗斯、西班牙、韩国、印尼、菲律宾、巴西等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师生比高达1:6 真正实现了小班制。学校为宁波市教科所实验学校,江北区新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学校。学校还拥有自己的农庄—布兰登堡艺术庄园(BRANDENBURG),是宁波首个艺术农庄。布兰登堡艺术庄园是至诚学校的“课堂农庄”,户外艺术课堂都在这里进行,内容包括户外写生、绘画、音乐演奏等,同时农庄内长达300米的河道,是学生“皮划艇”学习基地。农庄常年种植各类果蔬,是学校蔬菜水果基地,为学生提供无公害、无污染绿色蔬菜和水果。
宁波至诚学校的办学模式正逐步朝国际化教育方向迈进,学校课程融合了国际先进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思想,积极参与创建国际化、特色化学校的建设,小学、初中、高中实行双语教学,学生毕业去向实行“双通道”(升入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的“两双”办学模式,这些都成为了国际化城市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在教学中,各年段均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注重小组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知识结合的学习,特别强调学生应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并在独特的校园环境中,强化学生的国际意识,让学生具备应对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基本能力。至诚独特的教学模式已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宁波至诚学校充分发挥侨务资源,积极搭建友好桥梁,加强与海内外同胞的互通,学校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和鲜明特色更加明显,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校在课程体系、教师素质、校园文化等全程与国际接轨。同时,也针对华裔青少年和爱好中文的外籍学生开设特色汉语言课程、文化体验课程和传统国学课程。
宁波至诚学校通过三大特色课程,把学校打造成宁波地区侨界青少年首选的“侨校”。一是短期学制课程。华侨虽人在海外,但“中国心”不变,不少华侨都有让子女继续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强烈意愿。至诚学校短期学制课程,提供4-6个月不等的课程学习,可供华侨子女在返乡期间,融入本地青少年,一起学习中文课程,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二是开办假日学校。类似于国外的Summer School 华侨子女利用寒暑假期间返乡,可选择进入假日学校学习,内容以加强汉语言“听、说、读、写”为主,同时开设国学文化、国画剪纸、传统武术等内容,组织参观宁波天一阁、保国寺、宁波帮博物馆等宁波历史人文景观,体验宁波风土人情。三是举办国际化夏令营。举办各类主题夏令营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2019年7月,宁波至诚学校承办华裔青少年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接待120名来自意大利、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丹麦等地的青少年,取得较好效果。8月,“2019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宁波滑板夏令营”吸引了海内外10-18周岁的滑板手参加,人数逾100人。此外,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2019 U系列中国青少年滑板巡回赛宁波站”7月也在至诚学校启幕,吸引了来自海内外滑板少年同场竞技。
宁波至诚学校以文化、运动、青年一代为纽带,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海内外侨胞寻根中华文化;有利于社会各界的和谐、稳定和团结;进一步加强全球华人华侨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