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城市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加快撤县设区设想)
桂林城市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加快撤县设区设想)桂林的最大优势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桂林的旅游要联动周边柳州,贺州,河池,来宾等城市协同发展。促进桂林的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桂林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综合保税区,打造面向东盟、对接大湾区的开放门户。《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到,将推动桂林建设成为广西副中心城市。桂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打造要基于桂林市的区位、产业、交通、文化旅游等优势。
桂林是一座因旅游而自带流量的明星级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跻身世界级旅游城市第一方阵。
桂林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桂林立足于门户枢纽城市的定位,加快构建国际旅游枢纽港和临空经济区。
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综合保税区,打造面向东盟、对接大湾区的开放门户。
《广西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到,将推动桂林建设成为广西副中心城市。
桂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打造要基于桂林市的区位、产业、交通、文化旅游等优势。
促进桂林的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桂林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桂林的最大优势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桂林的旅游要联动周边柳州,贺州,河池,来宾等城市协同发展。
#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恭城#10个县(自治县)及#荔浦市#。
桂林行政区划
桂林的尴尬桂林经济总量并不突出,与标兵柳州,南宁等市差距巨大,追兵玉林追赶很紧。
桂林如果抓住机遇,进可轻松超越柳州,退则大幅度落后玉林。
省域副中心城市需要强大的经济总量作为支撑,桂林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2022年广西部分城市GDP
桂林主城区经济首位度偏弱,似乎进一步影响了桂林高质量发展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能力。
2022年桂林各县市区GDP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是七星区和临桂区。
紧随其后的是全州县,灵川县等县级城市。
桂林中心城区GDP合计988亿,占桂林全市的40%。
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柳州,中心城区经济首位度高达75%,省会南宁则高达78%左右。
桂林提升中心城区经济首位度还有较大的空间。
2022年桂林部分县市区GDP
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近500万的大城市,桂林各县市区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全州县。
桂林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只有172万人,占桂林全市比重为34%。
城市化本质是人口的集聚,资源的优化整合。
桂林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想进一步放大辐射带动效应,中心城区人口集聚需要加快。
2022年桂林部分县市区常住人口
桂林户籍人口541万人,常住人口只有494万人,桂林外流人口至少高达47万。
而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柳州,常住人口高出户籍人口近20万。
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桂林中心城区首位度大大落后于柳州。
桂林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相当迫切。
城市无论在小,都有发展壮大的权利。
桂林要真正落实省域副中心的定位,提高桂林中心城区首位度是必答题。
撤县设区是一个加快桂林中心城区崛起,增加首位度的一个理想方法。
假设一下桂林的撤县设区。
从区位来说,永福县和灵川县是比较理想的撤县设区对象。
永福县毗邻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柳州的鹿寨县,是柳州和桂林将来联动发展的桥头堡。
灵川县是桂林的经济强县和人口大县,发展基础相对良好。
两县规划基本已经和主城区一体,同城融合如火如荼进行。
两县均表示要深度融入桂林,协同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圈。
假如两地成功撤县设区,对于桂林来说,提升了中心城区首位度。
对于县级城市来说,突破了县域经济天花板,利用地级市的政策能级能够更好的发展自身。
桂林地处桂林东北部,是区域中心城市。
一个强大的桂林能够辐射带动周边的贺州,河池,来宾等周边城市。
桂林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将进一步助推桂林全市的高质量发展。
期待桂林加速起势,飞奔,祝福高质量发展的桂林市。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