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但6802万方这个数据,也是有很大水分的。当然,绝对数量上,天津的新房存量依然庞大。不是成交有多好,而是供应端拧紧了水龙头。去年三轮土拍,成交9宗地;今年首轮土拍,成交6宗地;今年第二轮土拍,只挂了11宗地。新地少,新盘自然就少。而且,受市场打击,一些开发商的推盘节奏,也变慢了。快周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直都在去库存的天津,看到成绩了。

规资局发布统计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天津存量住宅项目总数833个,同比下降7%;用地总面积约6802万方,环比上个季度,降低23万方,同比去年二季度,下降了9%。

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天津已经实现存量住宅用地的五连降。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1)

去库存的原因,我们解释过很多次。

不是成交有多好,而是供应端拧紧了水龙头。

去年三轮土拍,成交9宗地;今年首轮土拍,成交6宗地;今年第二轮土拍,只挂了11宗地。新地少,新盘自然就少。

而且,受市场打击,一些开发商的推盘节奏,也变慢了。快周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绝对数量上,天津的新房存量依然庞大。

但6802万方这个数据,也是有很大水分的。

这其中,有销售面积的项目,有474个,未销售房屋土地面积约2379万方,这还不到总存量的一半。

而这些存量里,供地时间在2016年及以后的项目,有319个,未销售房屋土地面积约1149万方,几乎是总存量的七分之一。

这还没完,这七分之一里,还包含了安置房、还迁房等保障性住宅。

也就是说,商品房的交易市场库存,其实只占总存量较小的一部分。

真正头疼的,是未动工、未竣工中的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想要推进、盘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具体看看各个区域的情况。

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整体去化是没什么问题的。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2)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3)

单位:万方

南开区的库存较高,也是受了“天房系”项目、启迪协信的拖累。

最近一年,河西区新入市房源的销售速度变慢。

但整体来看,库存还是在减少,特别是未销售面积,减少92%。

现在,河西区的成交主力还是在新梅江(起步区),6月成交TOP10楼盘,有一半都出自这里,而且,东、西区的成交量开始分庭抗礼。

西区以中海天空之镜、天津瑞府为代表,主打高端改善,成交价3.5-4.3万/平米;东区以中海左岸澜庭、中海左岸源境为代表,主打控总价,成交价3.8-3.9万/平米。

河北区、河东区去化成绩还可以。

现在河北区的存量集中在金钟河大街一带,河东区集中在万达商圈一带。

相对而言,万达商圈的去化预期会更好一些。

红桥区,需要警觉了。

存量住宅不减反增,同比涨了92%,销售面积更是涨了250%。

关键在于,红桥区还是中心城区中,“余粮”超多的一位。

2021年的红桥区土地推介会,全区居住用地约有150万方,这个体量,太庞大了。

越是这样,越要控地,大水漫灌只会让市场越走越难。

目前,红桥区的成交量,严重两极分化。

今年6月,区域内的成交TOP3,基本占去全区70%的份额。

三位种子选手,分别是九和府、惠灵顿和中海云麓公馆。

1个在双环邨,稳坐市区门槛;2个在老城厢,背靠南开卖房子。

夹在中间的项目,存在感比较低。

环城四区,论绝对存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津南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4)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5)

单位:万方

论销售去化,西青、北辰更好,其次是津南,东丽最差。

这样来看,就轮到东丽区尴尬了。

存量高、去化慢,症结在哪里呢?

首当其冲就是东丽湖。

没想到吧?好久没声音的东丽湖,存货居然不老少,深藏不露。

新立、军粮城,项目倒是不多,但是去化也成问题。

新立不好卖,外部因素更多。程林庄、增兴窑、张贵庄,这些板块和市区的距离都比新立要近,外溢落差更小。新立和它们比起来,也没什么价格优势。

军粮城主要是内部问题,周边都是还迁户,实在没什么改善需求。地铁和新盘距离不算近,商业、学校也不太拿得出手,另外,实地、新城两家开发商,也确实没什么品牌号召力。

津南看着存量大,那是因为有一个大蓄水池——津南八里台。

八里台镇(含天嘉湖)的未销售房屋土地面积达到约297.5万方,占去全区的7成比例。

特别是天嘉湖的大盘选手们,任重而道远。

再提一个冷门板块:北闸口,未销售的存量约20来万方,看着倒不吓人,但架不住它没动静啊。高价地带来的遗留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

西青区的存量,集中在南站、张家窝、新老中北。

中北镇真的是个挺矛盾的存在。你说它行吧,在售新盘就是卖不动;你说它不行吧,配套兑现这么牛,出个新地皮关注度还特别高。

可见,地段是个好地段,但价格、产品大家不认头。

再来说说远郊、滨海。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6)

天津二手房库存量有多少:市区也有卖不动的地方......(7)

单位:万方

静海我们挺意外的,这两年觉得它供应断崖式下降,怎么库存还更多了呢?

我们都知道,静海区的团泊东,存量很大。

但是有多大,一直没什么概念。

这次有了,未销售的土地面积约208.7万方,占全区将近70%。

所以,团泊东不抗价,除了兑现力差,库存庞大也是个关键原因。

远郊大哥武清,要有危机意识了。

未销售存量是五个区中最高的,而且大家都在去库存,它却在涨,还涨了142%。

是武清商务区火力太猛了吗?还真不是,问题出在黄庄、南湖、高村等板块身上。

南湖的通武廊迟迟没实锤;黄庄饱受高价地困扰,爆发价格踩踏,这两个片区,再火起来的难度挺大。

蓟州、宁河属于封闭市场,宝坻区的成绩挺惊喜,这里面恐怕有高铁站的作用。

滨海新区这两年也是超低频供应,可去化却不怎么见成效。

未销售的存量,两大集中地就是塘沽湾和生态城。

确切地说,是生态城的旅游区和中心渔港片区。

中心渔港基本就一个项目,原先叫鼓浪水镇,后来被世茂收购,叫世茂起云湾。但现在,世茂也是在生死线上起舞,很难想象,它能够支撑起这样一个楼盘巨无霸。

存量其次集中的板块,就是空港和海洋科技园,也就是我们文章里常说的滨海西站板块。

空港的去化,难度会是二期;滨海西站的去化,就要看大盘金海云城了。

金海云城首开时,人气一度爆棚,但现在很少有人提了。

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背后主要有3个原因:

其一,滨海的市场占有率整体流失;

其二,品牌开发商相继进驻,抢占份额;

其三,金海云城的二期产品改为精装,实际就是简装配置,却借此拉高了价格。

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各个区域的去化情况,还真是天上地下都有。

而库存数据,也为大家的买房,提供了一些参考。

库存量大的板块,是买方市场,房价的议价空间相对更大。

去化快、库存少的板块,物以稀为贵,房子相对更能抗价。

2022年,天津不会再有庞大的新供应,还要继续去库存。

在这一时期,锁定低库存板块,也是守卫房产价值的一个方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