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之奇幻旅游(摩洛哥旅游论坛)
摩洛哥之奇幻旅游(摩洛哥旅游论坛)著名的四大皇城仍保留着曾经的模样她是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此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摩洛哥王国旅游、手工业、航空运输和社会经济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摩洛哥王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中国旅游报社和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为支持单位。相关阅读摩洛哥
为落实好主席与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关于“以举办中摩旅游文化年为契机,共同规划疫情后双方人文合作蓝图”的共识,12月2日,作为中摩旅游文化年预热活动之一的“中国—摩洛哥旅游论坛”暨“重返伊本·白图泰访华之路”旅游推介会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摩洛哥旅游、手工业、航空运输和社会经济大臣阿拉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摩洛哥文化、青年和体育部秘书长阿菲菲,摩洛哥驻华大使梅库阿尔,中国驻摩洛哥使馆临时代办茅俊出席活动并致辞。
张旭在致辞中表示,中摩旅游论坛旨在集中智慧、启发思路、汲取经验、凝聚力量,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中摩旅游合作与发展的新动力新趋势,探索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密切旅游互访、促进旅游信息交流共享等方面的合作途径,活动的举办对于重振中摩旅游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摩两国旅游业界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深战略对接,增进务实合作,促进中摩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提升至更高水平。
阿拉维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两个伟大文明,中摩两国传统友好,2016年主席与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共同决定建立中摩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两国多领域合作的新篇章。近年来,两国旅游合作尤为密切,旅游业是摩洛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中摩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摩洛哥是非洲第一大入境旅游国,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希望两国旅游主管部门和业界加强对接及规划,促进两国游客双向流动,推动中摩旅游合作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中国—摩洛哥旅游论坛”暨“重返伊本·白图泰访华之路”旅游推介会以“中摩旅游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为主题,邀请中摩外交机构、旅游企业、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及部分地方旅游主管部门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与会者从旅游开发、资源利用、乡村旅游、老城保护等方面分享成功案例,并着重就旅游业的复苏举措交换了意见,探索中摩在疫后加强文化和旅游合作的新途径。
此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摩洛哥王国旅游、手工业、航空运输和社会经济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摩洛哥王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中国旅游报社和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为支持单位。
相关阅读
摩洛哥
她是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著名的四大皇城仍保留着曾经的模样
她是清新的“非洲后花园”
曾被评为《孤独星球》十佳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里“一半海水,一半沙漠”
有一千零一夜的传说
还有三毛浪漫的爱情故事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神秘国度
概 况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700多公里。
气 候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称。摩洛哥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份平均气温为12℃,7月份平均气温为22~24℃。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
时 差
摩洛哥地处零时区,与中国时差八小时,即中国比摩洛哥快8小时。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语言有法语和西班牙语,英语只是第三语言。
签 证
2016年6月起,摩洛哥实行对中国大陆的免签政策。
必游地
旅游业是摩洛哥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政局和社会秩序长期稳定;其次是地处北非,距旅游资源丰富的欧洲仅数十公里之遥,被誉为“欧洲后花园”;第三是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撒哈拉沙漠、雪山等胜景,还有马拉喀什、菲斯等历史名城,阿拉伯风情浓郁;第四是气候怡人,一年四季都适合游客休闲。
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是现代奢华的代表,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
阿加迪尔
阿加迪尔每年有300天沐浴在阳光下,曾在1960年被地震摧毁,后由意大利建筑师重建。阿加迪尔面向碧波浩瀚的大西洋,南距苏斯河口8公里,背依富饶的苏斯平原,南行不远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特拉斯山脉在东南两面阻隔了大漠的热浪,使得这座沙漠边缘的城市,一年四季气候如春。
卡萨布兰卡
没去过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对于你来说可能只是一首歌或者一部电影,但在摩洛哥,他是最现代城市的代表。从海上眺望这座城市,上下是碧蓝无垠的天空和海水,中间夹着一条高高低低的白色轮廓线。有时候大西洋上海浪滔天,港内却水波不兴。南北绵延几十公里的细沙海滩,是最好的天然游泳场。沿岸的旅馆、饭店和各种娱乐设施掩映在一排排整齐而高大的棕榈树和桔子树下,有它绮丽独特的引人之处。著名的双子大厦正是卡萨布兰卡的地标中心。
梅克内斯
梅克内斯是摩洛哥北部城市。在中阿特拉斯山北坡,东北距非斯53公里。人口38.6万(1982)。建于十一世纪,十七到十八世纪曾为都城。
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始建于公元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拉巴特濒临大西洋,有不少海滨浴场,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拉巴特王宫、穆罕默德五世墓、乌达雅城堡和舍拉废墟等是游人参观的名胜。
萨伊迪耶
萨伊迪耶有着位于地中海的魅力海湾,有着14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是水手们梦想的地方。
菲斯
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菲斯河在此分支,适宜农耕,所以菲斯在阿拉伯语意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
瓦尔扎扎特
瓦尔扎扎特,一个封闭的环境,一个经典的阿拉伯世界,它是摩洛哥土著人的家园。土著的风情、充足的光照、未被污染的环境,使这里成为世界电影业的一个重要拍摄基地,电影《四片羽毛》、《寻找宝石》、《埃及艳后》、《阿拉伯的劳伦斯》、《情陷撒哈拉》、《尼罗河宝石》、《间谍游戏》等在此取景。
特色美食
塔吉锅
塔吉锅是到摩洛哥的必尝菜肴之一。将牛肉、鸡肉或羊肉、蔬菜等各色食物放在带有圆锥盖的陶瓷锅里,小火慢炖,口感软烂,极大程度地保持了食物的新鲜与营养、温度与美味。
库斯库斯库斯库斯是一种北非小米饭,属粗麦制品,常与肉或蔬菜一起炖煮,色彩艳丽,味道独特,口感浓郁。
巴司蒂亚馅派这道摩洛哥创意美食,将以鸽子肉或鸡肉为主的馅料塞进薄薄的面皮里,并在饼上撒上杏仁、肉桂粉和糖粉,放入烤箱进行烘烤,直至金黄焦脆,这种咸甜的完美搭配,加上薄脆鲜美的口感,让人无法拒绝。
烤肉串摩洛哥的烤肉串在很多集市中都能找到。鸡肉、羊肉、牛肉、鱼或蔬菜均有,撒上香料,加在面包里吃,或和洋葱、辣椒、孜然等拌在一起吃。哈利拉浓汤哈利拉浓汤是摩洛哥非常有名的传统风味汤,由羊肉汤、西红柿、扁豆、鹰嘴豆等食材制成。
三角酥饼一种三角形的酥皮点心,可甜可咸,面皮里包裹了肉(鸡肉或羊肉等)、奶酪、柠檬与胡椒调味,亦可包裹杏仁或花生酱。羊角饼由杏仁粉、橙花水和肉桂制成,是摩洛哥的著名甜点。
薄荷茶清热解暑必备饮品。在绿茶水中加入薄荷叶和糖泡制而成,茶水兼备绿茶与薄荷的清香,甘甜爽口。
END
来源:新华社 摩洛哥手札微信 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微信 马蜂窝旅游 排行榜123网
编辑:李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