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记南瓜蒸饭做法(原创第608篇饭盒蒸饭)
日食记南瓜蒸饭做法(原创第608篇饭盒蒸饭)蒸饭需要铝制的饭盒,这样导热比较快。所以我们几乎人手一只这样的饭盒,为了好区分,大家用小刀在盒盖上刻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我们没有冰箱,更没有微波炉 想要让菜可以保质六天,只能不断加盐。咸的菜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下饭!所以我们的饭量一般都很大。虽然农村的孩子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家家种稻子,米倒是可以管够,学校也因地制宜一直保持着蒸饭的传统。我们讨论最多的是高中三年的伙食,放到现在,也许大家很难想象,在最需要营养的阶段,是咸菜陪伴着我们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当然,刻在我们记忆深处的还有那带给我们许多欢乐的蒸饭往事。我们是一所农村高中,来这里上学的是十里八乡参加完中考被选拔上来的学子,除了一些镇上的孩子走读,乡里来的基本都住校。学校也安排了一个小食堂,荤菜1元一份,素菜5毛一份,但这对于当时来自农村的我们也算奢侈。为了省钱,大家基本都是自带米菜。每个学期一开学,同学们都会扛一大袋米放到宿舍,力气小
文〡晓无涯
图〡二哥画画
昨天,留在母校高中任教的同学在群里公布了一则消息:我们原先住的宿舍楼即将拆除。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论忙或是不忙,同学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加入到这场对那段艰苦却快乐岁月的怀念中。因为,自此以后,它将永远只留在我们的脑海中,这世上再也寻不到它的痕迹。
我们讨论最多的是高中三年的伙食,放到现在,也许大家很难想象,在最需要营养的阶段,是咸菜陪伴着我们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当然,刻在我们记忆深处的还有那带给我们许多欢乐的蒸饭往事。
我们是一所农村高中,来这里上学的是十里八乡参加完中考被选拔上来的学子,除了一些镇上的孩子走读,乡里来的基本都住校。学校也安排了一个小食堂,荤菜1元一份,素菜5毛一份,但这对于当时来自农村的我们也算奢侈。为了省钱,大家基本都是自带米菜。
每个学期一开学,同学们都会扛一大袋米放到宿舍,力气小的女生一般由家长送来,宿舍的墙上每个床铺都有两个很大的壁橱,一个放米放菜,一个放盆放瓶。我们那时每周单休一天,每到周日返校,都会带上一大瓶妈妈牌咸菜,那是要陪伴我们六天的下饭菜。虽然是不同妈妈做的,品类却惊人的相似,大多是雪里蕻、干黄豆,条件好点的放点虾米、瘦肉,带点咸鸭蛋……
我们没有冰箱,更没有微波炉 想要让菜可以保质六天,只能不断加盐。咸的菜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下饭!所以我们的饭量一般都很大。虽然农村的孩子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家家种稻子,米倒是可以管够,学校也因地制宜一直保持着蒸饭的传统。
蒸饭需要铝制的饭盒,这样导热比较快。所以我们几乎人手一只这样的饭盒,为了好区分,大家用小刀在盒盖上刻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
每餐吃完,我们洗了饭盒,就需要将下一餐的米淘好,送到食堂后面的大蒸房里。蒸房里是一个个方方正正很大的木蒸屉,一个蒸屉对应一个班级,我们将淘好米的饭盒放到自己班级的蒸屉里,便去教室上课。
放学铃一响,每个班的值日生便聚集到蒸房外面等待着蒸饭老师的开闸放行。时间一到,大家鱼贯而入,一个班级两个值日生,拿着本班级的大筐子,将本班的所有饭盒拾掇进去,再嘿呦嘿呦地抬出来,这时,外面已挤满了来拿饭盒的同学。每每此时,看到自己班级的饭筐出来,都有一种特别的激动和喜悦。
拿到饭盒的同学一路说笑着往宿舍疾走,肚子已经开始唱空城计。到了宿舍,大家将饭盒在桌子上一字排开,便开始掏出自家的大咸菜瓶子,你挖一勺,我夹一筷,相互分享着各自的妈妈味道。边吃边聊校内校外的有趣事,那种快乐是哪怕山珍海味也换取不来。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饭菜是真心难吃,饭盒蒸出来的饭,像一块砖头,又硬又没味,但它却承载和见证了我们最激情奋斗的三年。虽然时间已过去很久,我们也没再吃饭盒蒸饭,但当得知关于它的最后一点痕迹即将抹去,我们内心竟生出对它无比的怀念~~
再见,我的饭盒!
我是晓无涯,写有温度的文字,讲有能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