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丑的女人前十(怎么吃也吃不胖)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前十(怎么吃也吃不胖)本病于1896年 由法国小儿科医生安东尼·马凡(Antoine Marfan)首次提出。1955年,McKusick建立了第一个结缔组织疾病的分类,其中包括马凡氏综合征[3]。由于此病全球较为罕见、报道较少,多数医疗机构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诊漏诊[3]。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累及机体结缔组织,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这也是本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该病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颚等。一段影像在网路上传播后,她被网友嘲讽为“世界上最丑女人”,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习,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演讲师,用演讲激励其他的年轻人。Lizzie Velasquez演讲照片马凡氏综合征是什么?为何发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Lizzie Velasquez是一位美籍演员、制作人,主演了一部名为《一颗勇敢的心:丽兹·维拉斯奎兹的故事》的电影,曾在2015年轰动一时。
看到这些光鲜亮丽的经历,人们大多会认为这是一位美丽又能干的女士,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Lizzie Velasquez患有马凡氏综合征,她成人后身高1.57米,但体重只有27公斤,相当于8岁女童的重量,还有各种生理缺陷。因为极低的体脂率和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曾有人称她为“骷髅女孩”。
一段影像在网路上传播后,她被网友嘲讽为“世界上最丑女人”,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习,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演讲师,用演讲激励其他的年轻人。
Lizzie Velasquez演讲照片
马凡氏综合征是什么?为何发生?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累及机体结缔组织,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这也是本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该病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颚等。
本病于1896年 由法国小儿科医生安东尼·马凡(Antoine Marfan)首次提出。1955年,McKusick建立了第一个结缔组织疾病的分类,其中包括马凡氏综合征[3]。由于此病全球较为罕见、报道较少,多数医疗机构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诊漏诊[3]。
随着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也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与其相关的600多个突变位点,广泛分布在FNB1基因的整个区域。
在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体内,FBN1基因中出现罕见致病性突变,导致纤颤素-1(Fibrillin-1)蛋白结构域结构异常而产生无活性蛋白。人体组织中的纤维蛋白具有维持组织结构强度稳定性的功能,并为组织提供延展和缓冲性能。而纤颤素-1是纤维蛋白的关键组成成分。这也是MSF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3]。近年来最新研究发现,TGFBR1和TGFBR2也与马凡氏综合征的发病相关[2]。
“又高又瘦”要当心
由于发病与纤维蛋白相关,此病以骨骼、眼及心血管三大系统为主要特征。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肺、硬脊膜、硬颚等。
马凡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概览[3]
1、骨骼系统表现:瘦高身材、手指和脚趾细长、呈典型蜘蛛样改变、两臂平伸的距离超过身高、脊柱侧凸或后凸、漏斗胸或者鸡胸、关节松弛、扁平足等。
2、眼部表现:60%的患者出现晶状体脱位。其他常见表现还有近视、视网膜脱落、开角型青光眼等。
3、心血管表现:主动脉扩张形成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二尖瓣脱垂伴或不伴回流、三尖瓣脱垂、肺主动脉扩张、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扩张或夹层等。心血管病变常导致患者猝死,也是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主要死因。
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根动脉瘤[3]
除了这些生理异常,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多因疾病而存在心理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与亲戚、朋友和同事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总体幸福感[4]。
如何治疗?
马凡氏症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32岁,但由于诊断及治疗手段进步,现在已接近普通人的平均寿命,预期寿命在过去40年里翻了一番[5]。在此期间,常规管理的器官的临床病史有所改善[6]。
▌系统规范的医疗管理:
1.强烈建议由临床遗传学家、心脏病学家、眼科医生、骨科医生和心胸外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进行综合管理;
2.早期治疗的目标是延缓主动脉扩张的进展;
3.TGF-β水平和主动脉硬度的测量可能有助于估计进展的风险。
▌心血管系统:
-
手术:
1.预防性手术能显著改善疾病预后,可用于主动脉扩张符合手术适应症者;
2.保留瓣膜的根部手术是目前标准的选择;
3.对于主动脉瘤急重症者,应尽快行急诊手术;
4.血管内治疗表现出次优效果,不推荐常规治疗。
β受体阻滞剂:黄金标准药物,可用于主动脉扩张不符合手术指征者;亦可作为早期或急重症术后的一线药物。
ACEI类药物(洛沙坦、坎地沙坦等):减缓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扩张的进程,改善预后。目前最新研究中,洛沙坦治疗的前瞻性随机试验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
眼部:
氩激光光凝:视网膜撕裂或脱离;
手术:高度近视、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
基因诊断与筛查
马凡氏综合征症状呈现广泛的多样性,很多患者的症状不一定符合诊断标准,而且由于马凡氏综合征的症状是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所以许多儿童期的患者并未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因此,马凡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对于辅助临床诊断非常重要,这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随着基因检测在许多疾病中的相关性的增加,对更快、更广泛和更便宜的分析的需求已经出现。过去的曾用的技术有Sanger测序、下一代测序(NGS)、全外显子组测序(WES)以检测FBN1突变状态[7]。最近,“基因芯片”形式的重测序阵列,结合了一些与主动脉疾病相关的基因,已经作为传统毛细管测序的快速替代方案被学者们提出[2 8]。
除了针对可疑患者的基因检测,对已检测出突变的患者,专家建议对其后代进行产前诊断,避免罹患马凡氏综合征的后代出生。
小
结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不能根治但能有效延长患者预期寿命。但随着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对此病的关注,新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相信随着技术进展患者的预期寿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也将消除对患者的议论而送去关爱。愿每一位马凡患者都能如Lizzie Velasquez一般阳光灿烂。
更多罕见病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