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面条是洛阳有名的小吃之一(浆面条俺们洛阳的特色美食)
浆面条是洛阳有名的小吃之一(浆面条俺们洛阳的特色美食)饭店师傅干活还挺麻利,刚坐下不一会饭就上来了。九块钱一大碗是洛阳的官价,常在外面“跑江湖”的人都知道,这样低的价格也恐怕只有俺们洛阳有了!在几个小时的回程车上,满脑子就是“到洛阳以后第一顿吃什么?”烩面、泡馍、刀削面、馄饨烫面角、油条胡辣汤......这些都是我的碗中常客,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浆面条,它对于我是最解馋爽口的美味!时间回到现在,已经有半个月未曾体验那种感觉了,于是我疾步走进了这家熟悉的“清真”店面。
今天难得偷懒一回,不想再做饭,偷偷告诉您:其实是想吃浆面条了。
想起俺们洛阳的浆面条都会垂涎欲滴,浓浓的酸浆味,黏黏糊糊的手擀面,吃一顿三天不知肉味。嗨,它勾起了我多少往日的记忆。
记得去年到苏杭玩,计划要呆半月时间,哪成想是高估了自己的忍耐极限。江南水乡风景秀美流连忘返,但让本人不敢苟同的是南方饮食 : 淡的无味,甜的腻胃。我本是承袭了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咸与辣是我的食谱必须,要嘛是纯甜食也能接受,但咸与甜的组合体叫我难以苟同。这样的饮食一两天还能将就,到第七天就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一张车票“打道回府”!
由此看来啊,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所能够改变的。
在几个小时的回程车上,满脑子就是“到洛阳以后第一顿吃什么?”
烩面、泡馍、刀削面、馄饨烫面角、油条胡辣汤......这些都是我的碗中常客,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浆面条,它对于我是最解馋爽口的美味!
时间回到现在,已经有半个月未曾体验那种感觉了,于是我疾步走进了这家熟悉的“清真”店面。
九块钱一大碗是洛阳的官价,常在外面“跑江湖”的人都知道,这样低的价格也恐怕只有俺们洛阳有了!
饭店师傅干活还挺麻利,刚坐下不一会饭就上来了。
双手接过服务员大姐端来的“大格娄”,还没来及转身,那扑面而来的酸酸“诱惑”瞬间叫我“垂涎三尺”!
一大勺辣椒、一大勺韭花算是标配,对于我,这两种调料是一样也不能缺少的。
有些海量的爷们儿,还可以要一份炸馍片或者咸食“助力”。
“咸食”有必要说明一下,是这种油炸食品的洛阳叫法,主料:小麦粉、萝卜丝,佐料:食盐、花椒面、味精或鸡精等。做法:小麦粉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放入萝卜丝和佐料,搅拌均匀,用八成热油炸而成。
有点迫不及待了,开吃吧!
挑起面条,五颜六色的太诱人了,我不假思索就下口。
“哎呀,烧死我了!”哈哈,心急吃不了热浆面,这也太烫了吧!
各位别眼馋,要不您先尝尝?
之前,曾请教过“老司机”关于浆面条的做法,自己也尝试着做过好多次,自我感觉还不错,趁着这功夫显摆一下。
用料:绿豆酸浆、手擀面、植物或动物油、水发黄豆(青豆或者花生米)、芹菜、红萝卜丝,白菜、韭菜、大葱、香菜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偏爱选用。
关于酸浆的选用有多种,在我小时曾吃过家人用红薯浆做的,也挺好吃的,但味道与绿豆浆味道略有差别。但在市里面一般见不到,只有在冬季的乡间,磨红薯粉时才有。采用绿豆做浆是普遍的,老城瀍河地区有几家老浆作坊,一般都是下午做浆,第二天上午供应。在冬季气温低发酵慢,都要隔几天酸味才能出来。所以,现在浆坊都生起了炉子提高室温,借以加快发酵速度缩短制作周期。
说起浆面条与普通汤面的做法,差别还是挺大的,主要表现在往锅里下面前操作流程和用料的区别。浆入锅、加热至起沫,将要煮沸时,缓缓添加植物油,边加油边搅拌,直至泡沫完全消失为止。这个时间点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早了,加进去的油会漂浮表面,与浆水融合不到一起。加得晚了更不行,本来粘稠的浆会有疙疙瘩瘩的棉絮状东西出现,汤水也会变作清水,味感发涩口感极差。
在过去那些年月里,百姓生活水平不高,一般用动物油偏多,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口感浓香味道足。如今呢,大多都采用植物油了,为保持身材和抑制“三高”的需要。
说起浆面条其中的道道可多了,但我得就此打住了,要先吃饭不然都凉了 哈哈......
浆面入口微酸带着绿豆浆特有的芳香,被黏黏糊糊地包裹着,泥鳅一样在舌尖缠绕,不知不觉就消灭了大半碗。
再来说说面条的选用,我们这里有名气的店面一般都选用手擀面,而不用机制面。之所以用手擀面主要是口感的挑剔。因为手擀所用的面团都要比机制面团松软密度小,这样就容易入味,吃起来就会觉得柔软如棉味道更浓,所以得到大众的青睐也就毫无悬念了。
关于水发黄豆(青豆或者花生米)的用法,不同店面也略有不同。有的直接下锅与面条一起煮熟,有的事先与芹菜一起做成凉菜模样,饭做好盛碗以后再放。反正不一而同各有特色吧。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洛阳的浆面条是如何发展而来的?这个问题说来可话长了,这时我已经一碗浆面下肚,又另做了一碗要趁热给家人带回去,不便在这继续显摆了,对不住各位,就且听下回分解吧,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