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最初倒爷们的“生意”只局于国内各个城市,后来通过中俄国际列车,倒爷们将目光转向了俄罗斯。中俄国际铁路早在1959年就已经建成,1960年中国开始营运,这条铁路连通了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全长7858公里,列车一趟往返需要耗时13天。当时的火车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倒爷们背着大麻袋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前进,看到一个空位就立刻坐下,根本来不及分辨自己是否坐错了位置。人们对这样的情形早已习以为常,对倒爷们来说,火车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伙伴”。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倒爷”这个词可能非常陌生,“倒爷”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类人,这类人主要通过倒买倒卖的方式赚取商品差价。如今这个词虽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些倒买倒卖的现象却依然存在。倒爷这种群体出现的最初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期间的“价格双轨制”,由于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之间存在差价,一些敏锐的人立刻抓住了“商机”。最初,倒爷们只做一些简单生意,比如从乡下

2011年8月的某一天,广西省南宁市正在举办一场为贫困学生捐款的慈善活动,这天的主题本该是爱心与慈善,现场的和谐氛围却因几位便衣警察的到来而打破。一位“慈善富商”被警察带走,一起被埋藏了18年的“惊天大案”也因此重新浮出水面。

这位“富商”是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中的罪犯之一,这场大劫案曾经轰动一时,车上6天6夜没有警察,劫匪嚣张至极,车上乘客先后经历了4伙劫匪的洗劫。跨国列车上为何会发生如此恶劣的案件?车上的警察去了哪里?罪犯又为何能逍遥法外18年?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1)

一、跨国列车上的暴利“行业”

中俄列车大劫案并不是一起单纯的抢劫案件,这起案件的发生虽然令人痛心,却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几乎是当时环境形势下的必然结果,是列车上一些现象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说到列车大劫案的前因后果,不得不提起一种人——“倒爷”。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倒爷”这个词可能非常陌生,“倒爷”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类人,这类人主要通过倒买倒卖的方式赚取商品差价。如今这个词虽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些倒买倒卖的现象却依然存在。

倒爷这种群体出现的最初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期间的“价格双轨制”,由于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之间存在差价,一些敏锐的人立刻抓住了“商机”。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2)

最初,倒爷们只做一些简单生意,比如从乡下低价收购鸡蛋,运到城里面换购粮票;或者从沿海地区低价批发一些电子手表等物品,带到内地各城市进行售卖。倒买倒卖物品往往需要跨地域,于是火车成为了很多“倒爷”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当时的火车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倒爷们背着大麻袋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前进,看到一个空位就立刻坐下,根本来不及分辨自己是否坐错了位置。人们对这样的情形早已习以为常,对倒爷们来说,火车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伙伴”。

最初倒爷们的“生意”只局于国内各个城市,后来通过中俄国际列车,倒爷们将目光转向了俄罗斯。中俄国际铁路早在1959年就已经建成,1960年中国开始营运,这条铁路连通了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全长7858公里,列车一趟往返需要耗时13天。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3)

中俄国际列车K3次虽然自从1960年就开始营运,但由于当时的中苏关系,乘车条件比较严格,不仅需要护照以及单位推荐信,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询问,因此K3次列车运行的前20多年一直冷冷清清。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俄关系迎来转折点,贸易往来逐渐密切,中俄国际铁路成为了两国之间的主要贸易通道,冷清许久的K3次列车也开始热闹起来。列车的乘车条件不再苛刻,嗅觉敏锐的倒爷们也立刻抓住了时机,摇身一变成为跨国商人,也成为了中俄列车上的常客。

那时候的俄罗斯虽然重工业发达,但一些生活基础物资却非常紧缺,倒爷们从国内带过去的商品非常受欢迎,一些皮衣、棉服之类的商品甚至在中途停靠的站台就能售卖一空。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4)

跨国商品差价巨大,比如100多元的皮衣卖出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高达600多元,一个8毛钱的打火机可以卖到6元左右。活跃在国际列车上的“倒爷”们的生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暴利行业。

二、欲望膨胀,罪恶开始滋生

“暴利”生意让倒爷们手中的财富积累速度迅速上升,在名为“财富”的温床之上,罪恶开始滋生。往返13天的路程无聊至极,一些手握大把金钱的倒爷们为了在火车上寻找乐趣,开始尝试赌博。

沉迷赌博是迈向深渊的第一步,当有人输到心理崩溃的时候,另一个恶念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偷。车上的倒爷们都身负巨额财富,此前各自全心全意看守自己的财富,无心觊觎他人,因此大家相安无事。而穷途末路的负债者们,在列车上撕开了一道罪恶的口子。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5)

最开始,赌博负债的一些倒爷拉帮结派,在列车上小偷小摸。而一些丢了财物的乘客,对此根本无计可施,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在这趟列车上,存在一个非常大的“治安漏洞”。

由于这趟列车是跨国列车,而列车乘警不能跨国执法,因此到了中国境内最后一站二连浩特之后,中国乘警必须下车。在列车驶出中国国境到抵达莫斯科期间,本应由俄罗斯乘警上车执勤,但这些警察根本懒得处理中国人的纠纷,因此在这6天6夜的时间里,列车上根本没有警察。

列车上那些拉帮结派的人小偷小摸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事真的没人管,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从偷摸变成了明抢。这些人拉帮结派,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并逐渐开始携带砍刀、瓦斯枪等武器,在列车上“称霸”。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6)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如果不能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只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这些人从一开始沉迷赌博,到后来的偷鸡摸狗,再到明目张胆的抢劫,最后甚至凌辱妇女、称霸列车,从最初的跨国商人逐步变成了无恶不作的罪犯。

列车上的抢劫团伙持续犯罪,直到“526大劫案”轰动一时。1993年5月26日,K3次列车照常从北京出发,驶向莫斯科。到达二连浩特之后,中国乘警下车,列车上短暂的平静即将结束。

很快,几名手持刀枪的劫匪走过一节节车厢,乘客们被迫交出自己身上的财物,一些乘客拒不服从,结果都被劫匪暴打一顿,身上的钱财则被直接抢走。期间,一名女性乘客甚至在车厢内遭到了劫匪们的凌辱。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7)

5月27日中午,这群劫匪带着满满的“战利品”在乌兰巴托下了车,而车上乘客的噩梦还没有结束。第一批劫匪下车之后,另外两伙劫匪相继上车,他们并没有马上开始抢劫,而是等到5月31日火车驶入俄罗斯境内之后才开始行动。

此时,车上又来了一伙劫匪,这三伙劫匪不一定互相认识,却非常有默契,并未发生冲突,而是各自从车头和车尾分别打劫。抢劫过程中,有乘客反抗跳车,反被劫匪追击刺伤。

先后遭遇4伙劫匪抢劫,乘客们愤怒不已,列车到站后立刻在莫斯科报警,中国大使馆接到消息后立刻向中央反馈,而中国警方在接到通报后也立刻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8)

此次大劫案给几十名中国旅客造成了重大财物损失,涉案金额高达7000多美元、几十万卢布以及大量人民币和贵重财物。除了金钱损失之外,还有几名旅客受伤,以及一名旅客被凌辱。

三、改头换面18年,天网恢恢终落网

跨国列车大劫案情节严重,中国警方对此案非常重视,经过5个月的跨国调查追踪,先后将60多名涉案罪犯捉拿归案,并立刻将其引渡回国,让他们接受法律的制裁。

1994年4月,法院对这60多名罪犯做出了最终审判,其中31人判死刑或无期徒刑,10多人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然而,这起案件并没有因此终结,还有多位涉案人员在逃,其中包括几个团伙重要成员,中国警方也并未停止调查追捕。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9)

直到2011年,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18年,在中国警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俄列车大劫案的剩余在逃罪犯终于尽数落网。最后一位落网的,正是前面提到的“慈善富商”,名字叫邵迅。他是如何在犯罪潜逃后逍遥法外18年,并且摇身一变成为了富商呢?

邵迅原本也是倒爷中的一员,往返中国和俄罗斯,做一些服装生意,羽绒服在俄罗斯销路很好,也能为邵迅带来很大利润。如果生意一直顺利,邵迅应该一直是一个本本分分的生意人,然而好景不长,在遭遇了几次抢劫之后,邵迅血本无归,走投无路之下不得已加入了劫匪团伙。

邵迅加入的团伙头目名叫贾晓明,而邵迅被抢劫正是贾晓明指使的。邵迅的南方口音能够为贾晓明提供便利,于是为了拉邵迅入伙,贾晓明设了这个局。当时的邵迅也根本没想到,自己穷途末路加入的团伙,正是让自己走上绝路的罪魁祸首。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10)

大劫案发生之后警方迅速出手,邵迅立刻潜逃回国,在一个偏僻山区的小寺庙待了一段时间,避过风头之后偷渡到了香港,在酒楼打工为生,积攒了一些财富和人脉。几年后大陆招商,邵迅立刻把握商机,改名换姓,以香港商人“林永海”的身份回到了大陆,在深圳做起了生意。

邵迅本来就有非常不错的商业头脑,没几年时间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开了几家酒楼、美容院,拥有千万资产。“林永海”不仅很快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商人,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慈善家。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11)

邵迅每年都会拿出不少钱做慈善,捐给贫困山区或者孤寡老人,但并不留名。一是因为他害怕暴露身份,二是因为他做慈善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希望能够减少自己心中的罪恶感。

邵迅18年来一直隐匿得非常成功,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警方通过对邵迅父母行踪以及住址的调查追踪,发现了这个潜逃犯的蛛丝马迹,识破了他伪装的身份,最终在2011年8月将其缉拿归案。18年前的跨国列车大劫案也终于能够真正终结。

1993年中俄国际列车大劫案:1993年中俄列车大劫案(12)

结语:

“倒爷”是一群具有商业头脑的生意人,中俄跨国列车为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列车本身为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一些人的贪婪却将罪恶带上了列车,让自己走上了绝路。犯罪者也许可以潜逃18年,却不可能永远逍遥法外,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必将得到惩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