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智慧新时代智能电动车:上海智能电动车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智慧新时代智能电动车:上海智能电动车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2019年初,特斯拉在临港的超级工厂奠基;刘涛也开启新征程,加入上汽集团打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的“一号工程”。“当时智己汽车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论证,我们汇报了9轮,每一轮集团高管都参加,这在我职业生涯中是没有过的经历。站在这样的风口,我们不能错过。”数据能证明,特斯拉落“沪”的这一炮打响了。特斯拉去年交付了93.6万辆汽车,其中,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全球交付量的51.7%;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6,销量占全市新车销售的43%,居全国首位。“决策层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我们身处行业,感受是很深的。”抢抓风口时间拨回到2017年。那一年,刘涛从上汽乘用车产品规划总监的岗位切换到上汽集团总部质量和经济运行部门工作。虽然离开了直面“战火”的一线,但他却有更多的机会以全新的角度去聆听一线市场的“炮声”。那一年,最震动汽车市场的“一炮”就是,特斯拉要来了。“当时,电动车还是一个小众市场

智慧新时代智能电动车:上海智能电动车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1)

图说:不少顾客前往智己体验中心体验新车 采访对象供图

6月1日早上7时,刘涛结束2个月的居家办公生活,赶往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的“汽车创新港”,作为智己汽车联席CEO,他所负责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总部在此安家。复工后,他和团队“满血复活”,迅速进入“交付倒计时”。还有不到半个月,首批智己L7将真正接受市场考验。

回望过去5年,刘涛从传统燃油车切换到智能电动车赛道,见证了新能源汽车在上海的飞速发展:产值从2017年的232亿元到2021年突破1600亿元,销量从6万多辆增至25万辆;亲历一家家造车新势力、设计机构、AI芯片企业落户上海、一辆辆自动驾驶汽车驶上街头。

2021年,上海汽车产业总产值占全市GDP的17.5%,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上海汽车5年的发展坐标中,他用了两个字评价:幸运。

抢抓风口

时间拨回到2017年。那一年,刘涛从上汽乘用车产品规划总监的岗位切换到上汽集团总部质量和经济运行部门工作。虽然离开了直面“战火”的一线,但他却有更多的机会以全新的角度去聆听一线市场的“炮声”。那一年,最震动汽车市场的“一炮”就是,特斯拉要来了。

“当时,电动车还是一个小众市场,市场占有率低于1%。业内都觉得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没有人知道它未来会发展得多快、多大。引进特斯拉,透露出的重要信号是,上海要牢牢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抓在自己手里。”

数据能证明,特斯拉落“沪”的这一炮打响了。特斯拉去年交付了93.6万辆汽车,其中,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全球交付量的51.7%;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6,销量占全市新车销售的43%,居全国首位。“决策层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海纳百川的城市气质,我们身处行业,感受是很深的。”

2019年初,特斯拉在临港的超级工厂奠基;刘涛也开启新征程,加入上汽集团打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的“一号工程”。“当时智己汽车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论证,我们汇报了9轮,每一轮集团高管都参加,这在我职业生涯中是没有过的经历。站在这样的风口,我们不能错过。”

2021年12月26日,200辆智己L7体验版下线交付。从立项到首车下线交付,智己汽车仅用了22个月,集成了行业领先的众多深度智能化技术。上汽积累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和科技产业链的前瞻布局对智己全面赋能。

以智己汽车为起点,刘涛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路;对上汽而言,则是一段向着高质量发展、向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的创新路。

开放生态

刘涛历经行业巨变,始终怀抱热忱。“前二十年做传统燃油车,行业一路高速增长,我们享受了发展的红利;现在又赶上了智能电动车的浪潮,非常幸运。更幸运的是,上海为我们开辟新赛道创造了开放有活力的生态。”

在刘涛看来,上海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布局,是对智能汽车发展最有力的“加持”。“智己的智能域控制器有4个,相当于4台车载智能电脑,架构支持整车固件和软件云端更新升级,对算力的要求非常高;车载智能控制单元超过140个,分别控制空调、座椅、车窗、屏幕等。像智己L7这样的高阶智能电动车,用到的芯片总数,从广义上来讲,超过6000多片,对于半导体和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

上海尤其是张江不少企业正大力发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通信设备产业优势,加大力度布局车规级芯片的生产。新生力量和英伟达、英特尔等国际大厂展开竞争,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了更多鲜活的能量。“智己现在有1300名员工,40%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人才,同时在进行五辆整车的研发,这在以前传统的汽车公司里是不可想象的。”在刘涛看来,产业沃土也培育了一大批新兴行业的顶尖人才。

一个城市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发展路径,将决定其未来竞争位势。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新兴产业上表现突出,2021年三大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18.3%。“这些产业都是大投入、长赛道、高效益的,我们也从中受益,共同发展。”

在临港,智己的生产基地与特斯拉超级工厂毗邻而居。围绕上汽和特斯拉两大整车龙头,临港飞速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短短两年内,已经聚集了宁德时代、李斯特、均胜电子、地平线等100多家企业,涵盖电池、芯片、新材料、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一条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渐在上海明晰。

韧性成长

上海汽车产业在本轮疫情中遭遇的打击不小。2个月的封控,使刘涛一度很焦虑。但他从没有动摇过信心。“一旦解封,市场复苏速度会很快。尤其是5月底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对汽车产业直接利好,消费者的信心会迅速重建。”

端午假期,智己体验中心迎来客流小高峰,验证了他的判断。到店客流比预想的翻了两三倍,4天时间超过100批用户完成试驾。“车市开始回暖,临港工厂已经开启双班生产,越来越多的新车会生产出来,目前的订单情况也好于预期。”

在智己总部所在的汽车创新港,智己的“邻居”,蔚来ET7也开始陆续交付了。在C级豪华轿车这个细分市场,我们终于看到中国品牌的身影。而在不远处,理想上海研发总部、百度与吉利合资成立的集度汽车也来创新港安家了。“这里已成为未来汽车梦工厂,园区现在的办公位置很紧俏。”

刘涛在上海工作生活了25年,时刻能感受到上海的速度与韧性。“去年,上海GDP站到4万亿的新台阶。作为新上海人,我是很自豪的。当下是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最好的时代,智能汽车将在未来上海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带给中国汽车品牌的机遇。”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非凡成就】

2017年,上海GDP总量首破3万亿元;2021年,GDP总量首破4万亿元。每一个万亿的提升,都代表着经济进入到新的增长极。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冲击,这一万亿的增长,尤显不易。

过去五年,上海更加注重依靠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五个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四大功能”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落实,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一;系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完善城市布局,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城市软实力。在经济总量和规模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上海经济在结构、质量、效益上都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

今天的上海不是一朝一夕建成。前期发展所积累的坚实基础,为上海抵御风险挑战、跃上更高发展筑牢了基石。

猜您喜欢: